您的位置:首页 ->> 评论文章 】 【打 印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第5页 第6页 第7页 第8页 】 
中评智库:疫后人类交流合作大势

http://www.CRNTT.com   2020-08-09 00:02:48  


 
  二是“不必”。中国本身就是战后国际秩序的重要创建者。中国是在《联合国宪章》上签字的第一个国家。中国曾同印度、缅甸一道,共同宣导了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并使其成为公认的国际关系准则。中国作为安理会常任理事国,在国际舞台上长期维护发展中国家和中小国家的正当权益。中国一直是现有国际经济体系的主要受益者。迄今已参加的国际组织1700多个,其中政府间国际组织220多个,签署2.2万多项国际条约,是国际体系的重要一员和建设性参与者。中国并无意去推翻自己亲手参与建立的国际秩序。

  三是“不需”。新中国70年的实践表明,战后国际体系和国际秩序,总体上符合世界上绝大多数国家的利益。新中国的成立、建设、发展、繁荣,也是在战后国际秩序这个大背景下实现的。即便是从最基本的成本-收益角度看,中国也没有必要去耗费巨大成本,大费周章再搞一套新的国际秩序。当然,不能否认,现行国际秩序的确存在缺陷和弊端,需要改革和调整,这也是包括美国在内的一些国家长期在做的。但是,现行国际秩序是在总结两次世界大战教训基础上产生的,是维护和平与发展的产物,对包括西方大国在内的所有国家都有约束和规范作用,对于降低全球无序竞争具有重要意义,其基础不应动摇。充当“挑战者”,推倒重来无异自挖墙脚,既不现实,也不可取。

  中国将始终做一个维护和平的国家,中国将始终做一个促进合作的国家,中国将始终做一个虚心学习的国家(习近平语)。中国愿意与各国一道,通过对话、交流、合作,共同探讨多极世界全球治理新模式,与时俱进,推动国际体系和国际秩序进行必要改革和完善,使其更加公正合理,更加符合大多数发展中国家的愿望。但在此过程中,中国将注重加强国际关系的多边化、法治化、民主化,推动不同文明的和谐共存,而不会推行单边主义、丛林法则、强权政治和文明冲突论。

  四、中国不会停止改革开放,仍将继续融入世界并不断为人类社会和平发展贡献智慧和方案

  中国和世界之间相互影响、相互改变。作为一个开放、包容、进取、日益壮大、不断走近世界舞台中央的大国,中国在主动拥抱人类文明发展优秀成果的同时,也自然会以自己的方式影响和改变世界。

  中国主要是以改变自身的方式进行的。政治上,中国政通人和,社会和谐安宁,使占世界五分之一的人口可以安居乐业、共享太平,而不必担心战火纷争、背井离乡、颠沛流离。经济上,中国对世界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连续10多年居于各国之首,对推动世界经济发展的突出贡献举世公认。特别是,中国以全党意志,全面打响脱贫攻坚战。到2020年底,现行标准下农村贫困人口将实现全部脱贫,标志着约占世界五分之一的人口摆脱了贫穷。联合国秘书长古特雷斯表示,中国在全球脱贫领域创造了记录。中国也是最早实现联合国千年发展目标中减贫目标的发展中国家,为世界减贫事业做出了巨大贡献。社会上,中国建成了全球规模最大的社会保障体系,覆盖人口超13.5亿。中国人的人均预期寿命,从1949年的35岁增加到2019年的77岁,超过世界平均水平4岁。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第5页 第6页 第7页 第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