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评论文章 】 【打 印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第5页 第6页 第7页 第8页 第9页 第10页 】 
中评智库:两岸关系的理论历史逻辑

http://www.CRNTT.com   2019-08-25 00:06:13  


 
  1995年春节前夕,时任中共中央总书记的江泽民发表了《为促进祖国统一大业的完成而继续奋斗》的讲话,在该篇讲话中,江泽民提出了“八点主张”,俗称“江八点”。当时,解严之后的台湾政局出现不稳定迹象,岛内政治走上了所谓的民主化道路之后愈发动荡不安,各式“台独势力”纷纷粉墨登场,开始明目张胆地开展活动,尤其是民进党把“台独”目标写进了党纲,且先后还赢得了不少地方选举,面对这种形势,李登辉公开纵容“台独”分裂势力,制造“两个中国”或“一中一台”,阻挠两岸直接“三通”。在这个背景下,“江八点”的提出无疑是必要的。在“江八点”里第一次提出“坚持一个中国的原则是实现和平统一的基础和前提”;“反对以搞‘两个中国’和‘一中一台’为目的的‘扩大国际空间活动’”;重申了十四大报告中提出的“在一个中国前提下,什么问题都可以谈”这一更具弹性和灵活性主张;第一次提出“中国人不打中国人”,但“不承诺放弃使用武力”,第一次提出“两岸同胞要共同继承和发扬中华文化的优秀传统”。⑥这些主张进一步丰富了“和平统一,一国两制”的构想。

  3.从“胡四点”到“习五点”,既坚守原则,又展示高度的灵活性,对以往的理论继承中有创新,坚持中有发展。

  2000年之后,主张“台独”的民进党上台,两岸关系开始跌宕起伏。陈水扁当局玩弄骗术,背信弃义,不断挑战两岸关系的底线,一度使两岸关系搞得剑拔弩张。2005年3月4日,时任中共中央总书记的胡锦涛在参加政协十届三次会议时就两岸关系发表四点意见,俗称“胡四点”即“坚持一个中国原则决不动摇”、“争取和平统一的努力决不放弃”、“贯彻寄希望于台湾人民的方针决不改变”、“反对‘台独’分裂活动决不妥协”。四点意见高度概括了两岸关系和平发展、行稳致远的要点,把原则、方向、依靠力量、反对目标都表达得清清楚楚。

  也就是在该次会议上,近3000名全国人大代表分团(当然也包含台湾代表团)审议了《反分裂国家法》(草案)。3月14日,也就是“胡四点”发表之后的第十天,十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审议并以2896票赞成、0票反对、2票弃权的结果,高票通过了《反分裂国家法》,⑦这是一部迄今为止人大通过的唯一一部没有冠上“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名的法律,且在第一条明确标明依据《宪法》制定本法,因为无论依《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还是依据台湾人民念兹在兹的《中华民国宪法》,两岸均同属一中。从学理上解释,这部法律的出台无论依据哪一部宪法都是有宪可依的,是两岸人民共同意志的最高体现。这部法律的立法技巧真是令人拍案叫绝。

  正是陈水扁当局在岛内不断散布分裂言论,制造紧张局势,把两岸关系搞得剑拔弩张、天怒人怨之际,在历史关头,为中国国民党寻找历史定位、拓展历史价值提供了良机。时任中国国民党主席的连战先生率团来大陆参访,开启了和平之旅,两岸关系才开始柳暗花明,进入了和平发展的新阶段。从2005年开始,至2013年的八年里,连战先生前后十二次与胡锦涛总书记见面,写下了国共关系史上浓墨重彩的一笔。“两岸关系和平发展”正是连战主席与胡锦涛总书记第一次会见时,在共同宣导的五项愿景中提出来的。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第5页 第6页 第7页 第8页 第9页 第1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