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评论文章 】 【打 印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 
社评:安倍的印太战略 拼凑对华包围圈

http://www.CRNTT.com   2017-11-29 00:10:40  


  中评社北京11月29日电(评论员 陈鸿斌)特朗普东亚之行,日本的如意算盘是让美方同意双方共同推进所谓“自由与开放的印度太平洋战略”,这是在外交战略领域首次由日方发起、美方跟进,日本为实现这一目标可说是使出了全部看家本领。

  “自由与开放的印度太平洋战略”是2016年8月在肯尼亚举行的第六届“日本—非洲发展会议”上由安倍首次提出的,安倍当时呼吁要在印度洋和太平洋建立由和平的规则所主导的秩序。显而易见,这是冲着“一带一路”倡议而来的,因为这与“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几乎完全重合。尽管日本官方为避免刺激中国,还煞有介事地说明:此战略并非针对任何特定国家,此前安倍与习近平主席在岘港会晤时也没有提及这一话题。但媒体可没那么多顾虑,《产经新闻》在该战略的前面就加上了两个字:对华。并一言以蔽之:这是海洋国家遏制中国的“霸权主义,”保卫南海的一个协同架构,这就将该战略的定位说得很明确了。

  再往前追溯,实际上安倍早在10年前其首次主政日本期间就提出了这一构想。首次担任首相期间,安倍的“价值观外交”主要体现为倡导“自由与繁荣之弧”。这一概念由时任外相麻生太郎提出,旨在加强从东南亚经中亚到中欧、东欧等与日本具有相同价值观国家之间的外交联系,构建围绕欧亚大陆的“自由与繁荣”弧形地带。2007年安倍曾向小布什总统提议,建立“亚太民主联盟”,开展美日澳印之间的战略对话。但时任美国国务卿赖斯对此反应冷淡,建议不要无谓地挑衅中国,希望日本全力改善与中国的关系。但安倍却一意孤行,在其任期内明显加大了对印度、澳大利亚的外交投入。2007年8月访问印度期间,安倍在印度国会的演讲中强调两国共同的民主、自由价值观,称日印关系应该成为“自由与繁荣之弧”的重要组成部分。印度洋和太平洋作为自由和繁荣之海,形成了充满活力的海上通道。他呼吁除了日本与印度以外,还应联手美国和澳大利亚加强合作,形成相关的架构。

  当时中国还没有取代日本成为第二经济大国,但安倍显然很具有“前瞻视野”,他希望能未雨绸缪,及早采取措施应对中国在这一地区的崛起。此举是在明显地拼凑“对华包围圈”,因此美国和澳大利亚对此不能不表示慎重。而在访印后仅仅半个多月,安倍就因参议院选举失败而黯然辞职,接任的福田康夫则对这一设想并不认同,更由于美国始终没有接受这一设想,所以这一设想最后只能不了了之。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