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评论文章 】 【打 印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 
特朗普访华观察:中国信心满 美国疑虑多

http://www.CRNTT.com   2017-11-02 00:08:59  


美国的中国问题专家分析十九大后中国走势与特朗普访华 中评社记者 余东晖摄
 
  不过芮效俭认为,十九大结束了中国国内关于发展模式的争论,谈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有40次之多,表明中国会按照自己的方式去做事,而不是西方的模式。习的报告强调中国智慧、中国道路,强调“文化自信”。报告明确重申了“党是领导一切的”。他相信,这两者对美中关系会产生意涵。

  约翰·霍普金斯大学中国问题专家蓝普顿在接受中评社记者专访时指出,中国以政治稳定获得更高的经济增长率,中国领导人第一次直率地表达中国代表了一种发展道路。以往中国通常说不出口模式,中国现在似乎与高铁一起出口增长模式。“如果美国需要担心自己出口模式的做法,我很喜欢中国以往的谦逊。” 蓝普顿表示,当大国试图出口模式时,往往是以麻烦来终结,美国有过这样的体验。有许多智者说:每个国家有自己的发展模式,来自其自身的历史经历和国情。

  对于美国人对中国输出“中国模式”的担忧,中国驻美大使崔天凯亦有回应:如果说有所谓“中国模式”的话,它的真正意义是向世界展示每个国家的发展不需要只按照某一种特定的模式,每个国家都可以找到符合自己国情的发展道路。“条条大路通罗马”。多年来,中国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走得相当成功,给全世界一个展示和证明,对很多国家也是鼓舞。中国的路走成功了,世界的前途会更加光明,为什么有人要对光明的前途感到悲观呢?

  一方面是中国更加主动地“走近世界舞台中央”,另一方面是美国出现摒弃多边主义,走向孤立主义的趋势。在特朗普即将访问亚洲之际,美国人对特朗普政府没有亚太战略,政策层面高官迟迟不到位充满忧虑;他们更担心的是,当拉回来的“美国梦”遭遇走出去的“中国梦”,当强强对话和博弈开始时,特朗普会否将美国在全球的领导力让渡给中国?

  奥巴马的国安顾问赖斯日前指出,特朗普政府在对华政策上表现出很大程度的不一致性,包括特朗普在过渡期扬言要对中国产品征税45%;似乎轻率地提出终结“一中政策”的想法,不顾台湾问题的敏感性,不理解那里的历史,想给予台湾完全彻底的拥抱;在朝核问题上,依赖中国,对中国有时赞美、有时敲打;在经济问题上也是轻言威胁,却不知退路何在。她称,这种“东拉西扯”(herky-jerky)不是世界上最复杂、最具后果的美中关系所需要的,也会令美国在区域的盟友感到不确定、不舒服。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