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评论文章 】 【打 印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 
中评深度专访:范太谈中史教育缺失

http://www.CRNTT.com   2017-01-14 00:50:31  


 
  中评社:前一阵子教育局出台谘询文件,在中国历史科中加入“香港发展”单元,规定了150个课时,穿插在初中三年的中国历史科中,占科目总课时的10%,对此您怎么看?

  范徐丽泰:教育局首先应该保证初中三年须连续不断、每周两节、至少150个课时的中国历史课。不要忘记,台湾就是因为李登辉、陈水扁时期大搞“同心圆”史观,把台湾史和中国史割裂,“台独”才越来越猖狂,太阳花运动就是这时期受教育的人搞起来的。

  香港史是中国史的一部份,如果学习香港史,应该强调香港和国家的联结,比如宋皇台、九龙城寨,改革开放以后香港企业家到内地投资等等,而不是把香港史单列一章。现在150个课时都无法保证,如果香港史占中国史的十分之一,那么中国古代史要压缩到什么地步呢?

  中评社:除了中国历史之外,这些年一直备受争议的还有通识教育。您觉得,教育局应该怎么做?

  范徐丽泰:通识教育没有统一的教材,当中争议最大的是“当代中国和今日香港”章节。老师只能从网上收集材料,和同学讨论。教学过程中,有些老师属于泛民主派,他们的政治理念会有意无意地感染了学生。

  大多数老师是没有政治立场的,但是他们手上也没有合适的资料。所以我们(励进教育中心)在做相关的工作,组织教师去内地观摩,看些在香港看不到的东西,他们自己拍相片和录影,回来就可以跟学生分享,陈述事实。我希望他们不美化、也不丑化任何事物,只是将所见所闻告诉学生,由学生自己去分折、理解。学生的政治倾向,是他们自己的选择,没有人可以强迫,这也是香港社会所认同的教育方式。

  即使老师有政治倾向,也不是大问题。对于大部分老师来说,教书是一份高尚的职业,最终目的是把学生教育好,成为好学生,好市民。如果教育局有指引,老师是会跟随的。所以关键是,教育局认为国情教育有否必要,如果有,就应该提供教材或指引,而有承担地、无惧地面对因此而带来的压力。

  港英时代,官立学校校长的房间里都有英女王的挂像。现在回归了,我们也不用就把国家领导人的相片挂在墙上,但是挂国旗、区旗是可以的吧?定期的升国旗、奏国歌也是应该的吧?为什么在学校中间不流行呢?因为如果学校这样做,就会有泛民主派家长投诉甚至反对,若教育局没有担当,不愿意在背后支持学校,校长就会倾向放弃这种做法。如果教育局能给校长作后盾,教育局局长挺身承担相应的社会压力,包括在立法会接受质询、受批评,学校才有动力把事情进行下去。

  实际情况是什么呢?本届政府上任,就因为压力而撤回了国民教育科。特首梁先生说国民教育做不做、怎么做、何时做,由学校决定。如此一来,一般的学校就不做了。即是有的学校、如传统的爱国爱港学校、在通识科中有相应的学习,可是爱国学校的老师告诉我,到考试时,如果学生以爱国的思维回答考题,不会得到高分。学校的努力,一下子就被瓦解了。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