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评论文章 】 【打 印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第5页 第6页 】 
中评观察:盘点岛内政要在中山陵前说些啥

http://www.CRNTT.com   2016-11-01 00:10:51  


洪秀柱发表演讲(中评社 束沐摄)
  中评社北京11月1日电(记者 束沐 秦正阳)中国国民党主席洪秀柱率大陆访问团于昨天上午拜谒南京中山陵。在中山陵前的博爱广场,洪秀柱向中外媒体以及数百南京市民发表了演讲,她回顾了孙中山先生的历史功绩,阐述了孙中山与两岸关系的连结,并表达了对两岸和平发展的信心。洪秀柱演讲虽简短,但饱含深情。

  南京中山陵是两岸关系与国共历史记忆的重要连结点,2005年以来,蓝营政党领袖、岛内政要访问大陆时均要拜谒中山陵并在博爱广场发表演讲。记者注意到,随着时空背景、岛内政局与两岸关系形势的不同,从连战、宋楚瑜、郁慕明2005年轰动两岸的破冰之旅,2008年国民党胜选后吴伯雄意气风发的大陆之行,到2014年王郁琦首次以台当局官员身份访问南京,再到昨日洪秀柱在内外逆境下率团登陆,岛内政要在博爱广场前的演讲内容也各有侧重、各有所图。

  中山思想、两岸和平 演讲永恒主旋律

  孙中山思想长期被国民党奉为圭臬,迁台后也一直深刻地影响着国民党乃至台湾社会的制度、文化与价值。记者发现,2005年以来,孙中山在国家、政治等领域的重要论述。屡屡被前来谒陵的岛内政要反覆提及。连战在2005年中山陵前演讲中曾表示,孙中山是一位革命家,更是一位政治家,他以民主、自由、均富的理念来全心全意地追求中华民族的复兴和昌盛。吴伯雄指出,中山先生留给我们太多共同资产,“天下为公、博爱、民有民治民享的理念,我们要好好珍惜”。王郁琦则强调“三民主义、五权宪法”在台实践。此次的洪秀柱也不例外,她提到了孙中山“天下为公的理想,追求民族、民权、民生,希望建立一个民有、民治、民享的民主共和国”。

  不过,由于岛内政治生态的变化,孙中山追求统一的情怀,则时有时无地在中山陵演讲中被“点到为止”。2005年连战、宋楚瑜与郁慕明均以不同方式提到了“统一”,如连战回顾了孙中山晚年追求“南北统一”,宋楚瑜呼吁华夏子孙能够团结起来“华夏一统尚未完成”,郁慕明更是直接喊出“统一尚未成功,同胞仍须努力”。不过,2008年蓝营执政后,由于马英九的“不统不独不武”政策,蓝营高层在两岸关系场合开始避谈或少谈统一,吴伯雄、王郁琦在中山陵前的演讲也找不到相关内容。此次洪秀柱也没有直接谈“统一”,但她指出“两岸携手和平发展,共同的心愿必将完成”。

  同样,两岸关系历来是国民党在岛内政治中的正资产。2004年陈水扁连任、次年大陆颁布《反分裂国家法》,各界对两岸关系前景十分担忧,连战在谒陵后演讲时指出,面对今天两岸的局势,尤其这种可以说是称为严峻的一个僵局,我们免不掉会回忆到中山先生弥留的时候,一再的昭示国人不要忘记和平、奋斗救中国。宋楚瑜则在中山陵前首次提出“两岸一家亲”与“心灵相通”。王郁琦表示,两岸过去六十多年来,最严重的时候,曾经兵戎相见,“但在2008年之后,双方在九二共识的基础上,以制度化的协商及两岸的交流合作,促进两岸的和平稳定发展”。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第5页 第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