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评论文章 】 【打 印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 
陈超:大陆要从零开始重新认识台湾青年

http://www.CRNTT.com   2016-10-27 00:12:12  


厦门大学台湾研究院助理教授陈超(中评社 秦正阳摄)
  中评社北京10月27日电(中评社报道组)中评智库基金会、中国评论通讯社与厦门大学台湾研究院10月22日在厦门大学共同举办第二届中评智库青年论坛,主题为“两岸和平与青年机遇”。十位两岸关系青年学者、学子围绕当前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复杂形势、两岸青年交流的经验与前景、青年人在促进两岸和平发展进程中所发挥的作用等议题热烈探讨、建言献策。论坛联合主持人、厦门大学台湾研究院助理教授陈超在发言中表示,需要引导大陆青年正确认识台湾问题,大陆对台部门也需“从零开始”重新认识台湾青年以及台湾社会。他指出,许多学者的对台话语还停留在十几年前,今后要以更谦卑的心态重新了解台湾,寻求大陆与后现代台湾社会的对接点。

  听到“台湾是国家”时 大陆青年该如何应对?

  陈超表示,他刚刚进入厦大台研院不到两年,在台湾研究领域是一名“新人”,所以借此次论坛,想对大陆的青年人分享涉及两岸交流与台湾问题的一些想法。

  首先,他指出,在我们探讨两岸关系或者面对台湾问题的时候,大陆青年需要补充在台湾问题上的基本知识,并且需要常识的启蒙。“这个所谓的‘启蒙’并不是说你是不是了解‘台湾自古以来是中国的一部分’等教科书式的说法”,他认为,需要大陆青年认识到的问题是:在现在两岸双方经济社会发展已经各有特色的阶段下,大陆青年应当如何与台湾青年相处?

  陈超表示,如果从时间上对比的话,大陆青年在日常生活中能够接触到的台湾青年和十几年前相比多了很多。“所以说,当我们在校园里、课堂上遇到台湾人的时候,当这些台湾人很顺其自然地说出诸如‘台湾是我们的国家’时,我们应该以一个什么样的心态来面对?”陈超认为,如果在这个方面有一个正确引导和启蒙的话,可能会在一定程度上避免了诸如“帝吧出征”、网上“一点就炸”等现象。

  台青从未对政治冷漠 只是不同阶段的理解有别

  “第二,对大陆青年、甚至是大陆对台部门来讲,还要在面对台湾青年时把自己打回起跑线,重新认识他们”。陈超介绍了他最近撰写的一篇评论,此文主要探讨的问题是:我们真的了解台湾青年吗?他介绍,写这篇文章的契机和出发点,是在“太阳花学运”后,有大陆学者说,以前台湾青年对政治冷漠,以太阳花作为节点,标志着台湾青年成为对政治高度热情一代,我们应该予以重视。“针对这个观点,我进行了反思,我觉得台湾青年从来没有对政治冷漠过,只是在不同阶段对‘什么是政治、什么是公共生活、什么是政治生活’等概念的理解发生了变化”,陈超指出,如果只把投票率来衡量“太阳花”前后青年人的政治热情的话,这就走进了误区。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