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评论文章 】 【打 印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第5页 第6页 第7页 】 
国内专家谈中国战略:不要急于展现锋芒

http://www.CRNTT.com   2016-10-19 00:23:58  


复旦大学国际问题研究院教授冯玉军(中评社 臧涵摄)
 
  苏格从中国传统文化角度解读“武”即“止戈”,认为沟通和谈判还是大多数问题的解决手段。在这一点上,罗援有不同意见。他指出,有些问题完全不以主观意志为转移,例如美国和中国的两种不同危机控制模式——以中国为主导的危机控制,基本走向是和平;但维持现状的是由美国主导的危机控制,最后往往走向战争。把战争帽子强加给中国,这并不公平。

  张睿壮提到,战争正义性具有误导性,要看清战争的真正性质。

  唐世平认为,有时对战争正义性的讨论是毫无意义的,需要具体情况具体分析。

  罗援最后提到,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战争的正义与非正义也有标准——战争是否推进了社会的进步,是否维护了世界和地区的和平与稳定就是一个标准。

  南海岛礁到底是否具有合理合法性?
 
  苏格认为,中国应继续保持战略定力,他认为主权国家设防是一国内政,且南海岛礁建设取决于这些岛礁所受威胁的态度。唐世平提出创新性解决方案,他认为南海问题可以采取有悖于常规的解决方案——“共同主权”。

  张睿壮提到,80年代错失的良机现在必须及时把握,同时也要守住红线——绝不开战。冯玉军评论说,中国在南海问题上有两点做得不够,一是对外政策相对不够。过多地运用了一些硬的手段,缺乏一些软的手段,二是在菲律宾国际仲裁方面应对不足。

  罗援提到,岛礁建设是中国智慧的体现,既能满足国际社会需求、提供公共产品,又能解决士兵的生存条件,也有效回击了西方社会对中国人权状况的批评。

  他还表示,中国与美国进行战略角逐的棋盘就在南海。美国现在提出的重返亚太政策,一个重要的标志就是海上自由权的问题,这是要控制线,而我们现在控制岛,强占至高点,以点来破它的线,非常有战略智慧,非常有战略魄力。就像古代兵法里面讲的积水漂石,中国的出手时机、采取的方法都非常有力。现在南海已经形成一个三角形,一个礁建了三个飞机场,形成三足鼎立之势。三角是最稳定的结构,中国正逐渐掌握南海斗争主动权。毛泽东说,解决了战争主动权,就解决了战争的胜利权。所以说,我们在南海问题上正在未战先胜。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第5页 第6页 第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