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评论文章 】 【打 印
【 第1页 第2页 】 
于强:对日媒的表态 蔡马态度的巨大差异

http://www.CRNTT.com   2016-10-16 00:17:11  


 
  第二,关于台日经济合作的动因上,马英九和蔡英文的看法完全不同。

  2008年6月,马英九接受《读卖新闻》专访时,谈到台湾和日本的经济合作,说两岸关系的改善,对日本有很大的帮助,日本厂商如果去大陆投资,可以考虑采取与台湾厂商合作的方式。而此次蔡英文接受《读卖新闻》专访时,说她认为台湾和大陆在经济结构上是一个竞争性的关系,而日本与台湾的经济的互补性是比较强的。

  也就是说,马英九认为台日经济合作的动因,是双方可以共同开发大陆市场,大陆、台湾、日本是一个三方合作共赢的关系。而蔡英文则是以大陆作为对手的前提下,与日本开展经济合作。这与马英九的想法相比,无疑是一个巨大的转变。

  那么,在蔡英文看来,台湾要如何与日本在经济上合作呢?蔡英文说“日本具有技术研发跟品牌形象的优势,台湾则拥有完整的高科技跟制造业的供应链”。

  台湾宏碁的创始人施振荣先生很早就提过,当今世界的产业链是“微笑曲线”,利润和附加值集中在“研发”和“品牌”,而“制造”的附加值则相对很低。因此台湾企业要不断从“制造”往“研发”和“品牌”方面努力,才能不断提高台湾经济整体的质量和水平。

  而蔡英文的这一表态,等于放弃了台湾企业不断提升附加值的可能。台湾拿附加值低的“制造”与日本附加值高的“研发”和“品牌”合作,将高附加值拱手让于日本。事实上,台湾企业这些年在“研发”和“品牌”上已经有联发科、捷安特等一批优秀企业,此时作为台湾地区领导人,思考的应该是如何培育更多的研发和品牌上有优势的台湾企业,而不是守着附加值低的制造。

  (于强系国际关系学院公共管理系副教授,获中国人民大学公共管理学院管理学博士学位。研究领域包括政治心理与投票行为,两岸社会整合,日本问题等,曾获第八届全国台湾研究优秀成果一等奖。)


 【 第1页 第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