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评论文章 】 【打 印
【 第1页 第2页 】 
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五大使命

http://www.CRNTT.com   2016-10-10 10:19:02  


 
  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使命

  文章指出,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肩负多重使命,也面临多重风险,需要创新模式、革新理念,以共商、共建、共享原则打造利益共同体、责任共同体、命运共同体。

  一、突破三个岛链封锁

  2013年10月,在出席亚太经合组织(APEC)领导人非正式会议期间,习近平主席提出,东南亚地区自古以来就是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枢纽,中国愿同东盟国家加强海上合作,使用好中国政府设立的中国—东盟海上合作基金,发展好海洋合作伙伴关系,共同建设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

  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战略合作伙伴并不仅限于东盟,而是以点带线、以线带面,以重点港口为节点,共同建设通畅安全高效的运输大通道,增进同沿线国家和地区的交往,将串起连通东盟、南亚、西亚、北非、欧洲等各大经济板块的市场链,发展面向南海、太平洋和印度洋的战略合作经济带,以亚欧非经济贸易一体化为发展的长期目标。由于东盟地处海上丝绸之路的十字路口和必经之地,将是新海丝战略的首要发展目标,而中国和东盟有着广泛的政治基础,坚实的经济基础,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建设符合双方共同利益和共同要求。

  其中尤其值得一提的是中巴经济走廊,连接世界岛中心——新疆,世界洋中心——印度洋,帮助中国西北地区和中亚地区进入印度洋,抵达非洲、波斯湾、地中海,打通欧亚大陆的大动脉,突破美国海上联盟体系组成三个岛链对我围堵。

  二、经济使命:大力发展蓝色经济

  丝绸之路经济带分为3条线路,即以亚欧大陆桥为主的北线(北京—俄罗斯—德国—北欧)、以石油天然气管道为主的中线(北京—西安—乌鲁木齐—阿富汗—哈萨克斯坦—匈牙利—巴黎)、以跨国公路为主的南线(北京—南疆—巴基斯坦—伊朗—伊拉克—土耳其—意大利—西班牙)。丝绸之路经济带重点畅通中国经中亚、俄罗斯至欧洲(波罗的海);中国经中亚、西亚至波斯湾、地中海;中国至东南亚、南亚、印度洋。这些线路均为帮助内陆地区寻找出海口,打通内陆与海洋。

  除了帮助内陆寻找海洋外,海上合作本身具有十分重要意义:远洋运输保障体系建设取得进展,海洋产业合作领域不断扩大,海上经济走廊建设,挖掘蓝色经济增长潜力。

  三、政治使命:国内一体化

  超越传统胡焕庸线的经济地理短板,实现国内平衡、协调发展,夯实中国国内战略基础,是“一带一路”建设的重要使命。

  中国目前约2/3的经济活动与人力物力都集中在东部沿海一带,而这部分却只占中国土地面积的约1/3。反之,中国中西部占地约2/3,其经济活动可能仅占全国的1/3,导致沿海与内陆地区发展的不平衡。不仅如此,中国的运输和通信航线都集中在东部长三角和华南珠三角,形成两个瓶颈。中国进出口货品经过这两大瓶颈后,基本上都得通过水路运往东南亚与欧美地区,对东部沿海地区的过度依赖,是中国的战略弱点。

  在这种情形下,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着眼于东西互济、陆海联通的全方位开放格局,推动国内一体化。

  四、安全使命:畅通海上生命线

  “欲国家富强,不可置海洋于不顾。财富取之海洋,危险亦来自海上”。明代伟大航海家郑和这句话提示我们,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建设将使中国的触角超越西太平洋海域,向南深入南太平洋、向西开辟进入印度洋通道,安全风险不可小觑。

  南海、东海问题,尤其是中美安全秩序冲突、中日安全竞争,中国与印度在印度洋的竞争与合作,也给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建设提出不少挑战,客观上在呼唤海上安全组织的建立和亚洲安全与信任措施的建立。

  反过来说,建设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也有利于中国海权的拓展和海洋权益的维护,有利于中国提供海上安全公共产品,畅通海上能源、贸易生命线。

  五、话语权使命:夺取道义制高点

  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以海洋伙伴关系超越海上联盟体系,具有重要话语权意义,助推中国打造道义制高点。

  从人类文明史看,“一带一路”正在开创“天人合一”“人海合一”的人类新文明。2014年6月,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希腊雅典出席中希海洋合作论坛并发表了题为《努力建设和平合作和谐之海》的演讲,全面阐述了中国新型“海洋观”,得到了各方的积极响应。

  建设“和平”之海。中国倡导与其他国家一道,共同遵循包括《联合国海洋法公约》在内的国际准则,通过对话谈判,解决海上争端,谋取共同安全和共同发展。反对海上霸权,确保海上通道安全,共同应对海上传统安全威胁以及海盗、海上恐怖主义、特大海洋自然灾害和环境灾害等非传统安全威胁,寻求基于和平的多种途径和手段,维护周边和全球海洋和平稳定。

  建设“合作”之海。中国积极与沿海国发展海洋合作伙伴关系,在更大范围、更广领域和更高层次上参与国际海洋合作,共同建设海上通道、发展海洋经济、利用海洋资源、开展海洋科学研究,实现与世界各国的互利共赢和共同发展。其中,共建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是中国建设“合作”之海的建设性举措。

  建设“和谐”之海。中国始终强调尊重海洋文明的差异性、多样性,在求同存异中谋发展,协力构建多种海洋文明兼容并蓄的和谐海洋,从而维护海洋健康,改善海洋生态环境,实现海洋资源持续利用、海洋经济科学发展,促进人与海洋和谐发展,走可持续发展之路。

  中国是世界最大贸易国家,同时奉行不结盟政策,并提出与作为海上霸主的美国建设新型大国关系。这就要求中国提出21世纪海洋合作新理念,创新航运、物流、安全合作模式,通过特许经营权、共建共享港口等方式,推进海上与陆上丝路对接。

  这表明,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贵在“21世纪”:表明中国既不走西方列强走向海洋的扩张、冲突、殖民的老路,也不走与美国海洋霸权对抗的邪路,而是寻求有效规避传统全球化风险,开创人海合一、和谐共生、可持续发展的新型海洋文明。

  结语

  文章最后说,总之,海上丝绸之路贵在21世纪。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强调在21世纪如何实现港口改造、航线升级换代,不仅提升航运能力,更要做到“人海合一”,与陆上丝绸之路强调的“天人合一”相呼应。

  理解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主要有“三新”:

  一是新需求:当今世界几十亿人搞现代化,原来全球化瓶颈效应凸显,这就赋予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使命:港口、运河的改造和升级,信息港建设,陆海联通(快线),而且港口背后就是经济开发区和试验区,把中国改革开放的经验往外延伸。

  二是新领域:北极,金融、旅游服务,比如人民币离岸中心,海上银行——从贸易到金融。

  三是新思路:共商、共建、共享海底资源的开放和利用,海上安全秩序维护,海事规则的创新,新型海洋文明观的倡导和推广。

  



 【 第1页 第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