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评论文章 】 【打 印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 
李若谷:给产能过剩问题“把脉开方”

http://www.CRNTT.com   2016-09-21 00:04:53  


 
  “我们现在几乎没有什么产业产能不过剩,中国的现象是比较突出的,生产出来什么都过剩”,他表示,中国的汽车仅仅用了十几年的时间产量已经达到世界第一了,而且产能也过剩,电解铝、平板玻璃的产能基本是过剩的。他认为,现在的产能问题有两个新特征:第一,过去是阶段性的过剩,现在是长期过剩。第二,不是单个行业过剩,而是几乎所有的行业产能都过剩,国有企业去产能面临更大的困难。

  李若谷分析,以产能分散为例,这是历史因素形成的,如60年代中期以后搞“备战备荒”,把大量的产业向内地转移,就是有意要分散;再如改革开放以后,各个地方政府都是需要GDP,加上交通运输不便,各地都要搞自己的钢铁厂,或者全产业链工业系统。

  “过去电视机曾经有一阵在每个省都有生产线,湖南建了生产线说:将来江西、湖北到我这儿来买,湖北建了生产线说:将来湖南什么地方到我这儿来买,结果大家都是这样想的,所以就过剩了”,他认为,各地都要求自己地方发展GDP,所以各地都出土地政策、让利政策,到处都有各种产业,积累到今天就成了产能过剩。

  他还发现,我国的产能过剩体现在产品技术水平都是中低端的。他以西方的波音、空客垄断世界市场为例,指出我们的产品、产能之所以过剩,是因为我们产品的技术含量不行,归根到底是我国消化、吸收、再创新的能力弱,他点出了里面的体制机制问题:某省的两家制药厂,一家民营化改制,另一家仍属国营,改制过的药厂在十年前投入5个亿研发新药,2015年上市后市值30亿元。他说,这如果换做在那家国营企业,由于有任期制的限制,新接班的国企领导未必愿意继续投资研发。

  “国有企业还是有很大的问题,比如制药,我估计生物制药这个行业很快也会过剩,现在很多省份、很多企业都要搞生物制药,但是他的生物制药无非是把西方的东西拿来,然后再去搞,自己研发出来的东西很少,比如中国的中医和西医相结合,是有很大的发展空间的,但是谁去研究呢?没人研究”,李若谷批评,我国生物制药中,中西结合的原创性项目反而研发力量不足,研发经费不足,人员也不足。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