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评论文章 】 【打 印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 
马继龙语中评:应重点关注中国体育产业发展

http://www.CRNTT.com   2016-03-24 00:07:53  


全国政协委员、原国家体育总局体育器材装备中心主任马继龙(中评社 赵宇鹏摄)
  中评社北京3月24日电(记者 赵宇鹏 杨犇尧)2016年两会,全国政协委员、原国家体育总局体育器材装备中心主任马继龙接受中评社记者专访。专访过程中,马继龙委员详细介绍了今年提交的三个提案。这三个提案主要关于体育产业在中国的发展和全民健身的推广普及。

  提案一:国家统计局把体育产业纳入到国民经济统计之中

  马继龙委员介绍,现在国家体育总局发布的年度体育产业数据,是根据前些年国家统计局、国家体育总局社会调研时的数据推测出来。多年来,一直缺少准确的数据来指导体育产业的发展。他说:“从准确的数据中可以看出,体育产业中制造业占多大比重、服务业占多大比重,从而分析出未来的发展空间、增长空间。”目前,我国体育制造业占体育产业总额的70%-80%,从侧面显示出体育服务业发展较为滞后,需要加大投入,彻底释放其潜力。

  有了具体的数据作支撑,不仅国家体育总局可以有的放矢地开展工作,而且也利于体育厂商找到商机、抓住商机,共同推动全民健身事业的发展。马继龙委员对中评社记者说,“由于数据的缺失,我们没有办法纵向比较,但是我们可以横向比较,和发达国家相比,他们是我们国家体育产业未来发展的趋势。”在发达国家,体育服务业在体育产业中的比例一般都在60%以上。这一对比可体现出,我国体育服务业目前的发展还远远不能满足全民健身的需求

  国务院去年10月印发了《关于加快发展体育产业促进体育消费的若干意见》,其中明确提出2025年中国体育产业总规模要力争超过5万亿元。马继龙委员希望,国家体育总局协同其他部委一起,抢抓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等机遇,推进各项工作,努力开创体育产业繁荣发展新局面。

  提案二:国家和地方有关部门建立体育产业专项引导资金

  在马继龙委员看来,体育产业是绿色产业,同时也是刚刚发展起来的产业,还处在初级阶段,需要相关部门扶上马、送一程。他说,体育产业投资周期长,并且前几年的投资较大,但回报率比较低。这就使得一些企业不能凭一己之力担此重任,因此,政府可提供一定的引导资金用以弥补社会资金方面的不足。

  近些年,马拉松赛事在各大城市风靡,带动全民跑步热潮。马继龙委员说:“这项赛事在起步阶段也曾面临不少挑战,除了赛事运营的资金,社会服务方面例如交通、安保等也都需要大笔投入。”正是基于政府的资金支持,帮助赛事走过最初两三年的困难期,才进入了自给的良性循环。这一过程中,赛事主办方收获利润、城市建立起体育品牌、市民树立健身的意识,一举多得,各方受益。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