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评论文章 】 【打 印
【 第1页 第2页 】 
张蕴岭语中评:“一带一路”贵在坚持不懈

http://www.CRNTT.com   2016-03-05 00:21:28  


 
  “一带一路”难以一挥而就

  中国作为发展中的大国,有能力牵头带领其他国家共同发展。但是,任何一个国家的崛起必然会受到别国的怀疑,尤其是正在快速发展的中国。张蕴岭委员说:“我国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积极寻求与别国的合作,但是有些国家始终怀疑我们的意图,把中国的开放当成扩张和谋求对区域的掌控。”张蕴岭委员表示,面对一些国家的质疑,我们只有用实践证明,需要毫不动摇把“一带一路”地推进下去,取得成效,用互利共赢的实际行动来打消别国的疑虑。

  张蕴岭委员表示,目前,“一带一路”建设的困难主要有两点,一是部分国家害怕中国“大包大揽”,自身收益较少,因此,可能会设置很多障碍或者限制,或者一个项目,引来多个竞争者,多次加码;二是基础设施需要大量资金,当地出资能力低,或者不愿承担责任,总之,不把它看成是自己的事情。张蕴岭委员说:“《推动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愿景与行动》已经明确说明,我们坚持共同投资、共同经营、共享成果,中国也会用实际行动向相关国家证明这一点。”此外,我国积极推动建立丝路基金、亚投行、新发展银行等,并和诸如世行、亚行等国际金融机构展开合作,确保有充足的项目资金。

  张蕴岭委员介绍,“一带一路”倡议下开展的合作项目,虽然是由政府创造条件并积极推动的,但是,真正落实操作的是企业。被媒体热炒的中巴经济走廊460亿美元投资,看起来相当庞大,然而,实际上是被分配到众多的项目里,并且这些项目是长时期的、有规划分阶段的。张蕴岭委员认为,政府尽可能减少直接的参与,让企业、金融机构去做,它们普遍具有较高的风险意识,在投资前会做充分论证,进行可行性研究,量力而行,加上亚投行、丝路基金等政策和资金的支持,企业就会感到有机会和有保证。

  张蕴岭委员指出,“一带一路”是个百年工程,难以一挥而就,需要一步步来落实,这其中有难有易,所以就应有先有后。他说:“现阶段可以在中国的‘朋友圈’里找支持我们的、愿意和我们合作的国家率先开展项目。”他表示,目前,在丝绸之路经济带沿线国家中,中俄、中国与中东欧国家签订的政府间协议最多,就是因为国家之间不牵扯领土争端,不存在所谓害怕被中国控制等问题。但是在海上丝绸之路的沿线国家中,有一些同中国存在一定的争端,对我国的倡议有一些抵触。张蕴岭委员强调说:“丝绸之路建设不是一定要齐头并进,同步开展,这只是我们提供的一种思路,一个愿景。”


 【 第1页 第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