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评论文章 】 【打 印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 
上海自贸区如何探路人民币可兑换

http://www.CRNTT.com   2014-05-27 09:03:38  


  中评社北京5月27日讯/根据《中国人民银行关于金融支持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建设的意见》,上海自贸区的金融改革与金融对外开放要领先于全国其他地区,应该在金融创新方面大胆尝试,勇于探索。自贸区的金融改革是综合的、系统的,主要体现在人民币跨境使用、人民币资本项目可兑换、利率市场化和外汇管理等领域。

  可兑换是提升人民币国际地位的必然要求

   文汇报发表上海财经大学上海国际金融中心研究院院长助理谈儒勇文章表示,货币可兑换是指一国居民出于对外经济交往的需要,可以自由地将本国货币转换成主要国际货币。货币可兑换包括经常项目可兑换和资本项目可兑换。前者指居民与非居民发生的经常项目下的各种交易在汇兑上不受限制;后者指居民与非居民发生的资本和金融项目下的各种交易在汇兑上不受限制。早在18年前,中国已实现了经常项目可兑换。但是,因为亚洲金融危机等事件的发生,中国在资本项目的开放上趋于谨慎,比如未曾明确时间表。然而,这并未影响人民币可兑换的稳步推进。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曾对资本项目下的交易进行分类,共有七大类40项。若按此标准,在40项中,目前中国实现部分可兑换的有17项,基本可兑换的有8项,完全可兑换的有5项,三者加起来占全部交易项目的75%。但离完全可兑换尚有一定差距,具体来说,外国公司不能在中国境内发行股票和债券,境内居民不能直接到海外从事证券投资(只能借道QDII),境外居民不能直接到内地从事证券投资(只能借道QFII、RQFII),境内居民个人年度购汇有额度限制等。

  “逐步实现人民币资本项目可兑换”已被写入《金融业发展和改革“十二五”规划》和党的十八大报告。人民币资本项目可兑换是未来几年的国家战略,按照中国改革开放的一贯路线,实现人民币可兑换必须是渐进的。

  人民币离岸市场的发展,以及人民币的跨境使用,都依赖于可兑换性的提高。更重要的是,可兑换性的提高是人民币国际地位提升的必然要求。去年9月,国际清算银行(BIS)发布的全球外汇交易调查报告显示,人民币在2013年4月的日均交易额为1200亿美元,占全球外汇交易额的2.2%,并首次跻身全球十大外汇交易货币之列,超过瑞典克朗、新西兰元和港元。

  可兑换性对于货币国际地位的重要性可以进一步从货币的层次性中看出。世界各国货币按其国际地位的高低,可以划分为几个层次。层次高的货币地位高,但种类也少。如果用金字塔来刻画各种货币的层次结构,那么,位于塔尖的是载体货币(vehicle currency),即其他货币与之交易十分频繁,十分便利,而其他货币相互之间的交易并不活跃,或微不足道。目前只有美元和欧元可以充当载体货币。第二层次是特别提款权(SDR)定值货币,目前是4种货币:美元、欧元、日元和英镑。第三层次是美元指数的标的货币,美元指数是全球外汇市场最重要的指标,它反映美元和6种非美元货币之间的汇率变化,这7种货币是第二层次的4种货币加上加拿大元、瑞典克朗、瑞士法郎。第四层次是主要国际货币,大约有十几种。第五层次是可兑换货币。位于塔底的是包括人民币在内、为数众多的不可兑换货币。由此可见,人民币的国际地位与中国经济实力、人民币交易规模严重不相称。

  经过30多年的改革开放,中国现已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进出口总额已跃居世界第一位,并成为一个典型的开放经济体。可是,由于人民币资本项目不可兑换,国内金融业的开放程度、发展状况与国家的国际经济地位并不相符。如果不能实现可兑换,将严重影响人民币国际地位的提升。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