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评论文章 】 【打 印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 
学生运动背后暗藏民进党内权力斗争

http://www.CRNTT.com   2014-03-25 09:31:16  


 
  目前距离5月份只有两个月左右的时间,苏贞昌手中的底牌越来越少。在这样的背景下,一旦出现学生闹事的场景,苏贞昌自然会牢牢抓住这根“救命稻草”。为了加大筹码,苏贞昌还积极操弄手中的政治权势,下达紧急动员令,强硬要求台北、新北、基隆、桃园4个县市,130个民意代表及参选人至少6800人,分批接力声援学生。苏贞昌还指示3月21日民进党至少要组织8000人以上来包围“立法院”。

  在苏贞昌的“沙盘推演”中,此举至少可以为其赢得两个方面的加分效果。一是要将蔡英文和谢长廷比下去。相较于蔡英文和谢长廷的只是单纯表态反对相比,苏贞昌此次思考得则更为“周全”。他不但强力批评目前的服贸条款,而且还抛出了所谓的“民进党版服贸协议”,意在向外界展示自己对于服贸协议是有着充分的建设性思考的,而建构性的作为显然要比破坏性的作为更具有吸引力和说服力。二是巩固和强化深绿人员的选票。通过反对服贸协议,苏贞昌可以向绿营基本盘选民展现出自己“仇中”、“反中”的立场,告诉对方自己并没有改变“逢中必反”的策略。如此操作自然会获得那些深绿人员的认可,最为直接的结果就是在党主席选举中为苏贞昌投上一票。

  无论是想借机将蔡英文和谢长廷打压下去,还是想拉拢深绿人员,苏贞昌内心中最大的盘算就是赢取即将到来的党主席改选胜利。只有这一步成功了,2016参与台湾地区领导人选举才有可能。

  蔡英文借机培养自己亲信

  自从3月18日学生闯进“立法院”开始,蔡英文就一直与这些学生保持密切接触,其信息甚至要比民进党主席苏贞昌还灵通,其动作也一直走在苏贞昌前头,二人互别苗头态势可见一斑。蔡英文之所以频频高调声援学生,其背后目的也颇为复杂。

  其一是“政治保温”,确保顺利拿下5月份党主席选举。由于蔡的民调支持率已经远远高于苏贞昌,蔡英文目前只要维持已有的态势,就可以取得下届党主席改选的胜利。为了保持已有的民意支持度,蔡英文在如此声势浩大的学生运动中必须有意发声,保持媒体曝光率和政治热度。

  其二是培养自己的班底人马,为2016年台湾地区领导人选举铺路。此次学生悍然强攻“立法院”的发起人是陈为廷(原名黄暐杰)。此人虽然年纪尚轻,只有24岁,但却长期参与和领导台湾的各种学生运动和社会运动,无论是2012年的“华隆罢工案”,还是2013年的“刘政鸿被丢鞋案”,都能看到他的身影。凭借自己突出的社会活动能力,陈为廷还赢取了蔡英文的赏识。在2012年台湾地区领导人选举中,陈为廷就被任命为蔡英文在杨长镇和苗栗联合竞选总部的党青。蔡英文此次主动出马,也颇有为陈为廷站台的意味。其目的无非是想进一步拉拢陈为廷以及其他一些年轻人员,以备自己参加2016年台湾地区领导人选举中不时之需。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