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评论文章 】 【打 印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 
为何党内外许多纷争缺少蔡英文声音?

http://www.CRNTT.com   2013-07-02 09:18:52  


蔡英文为了顾及中间选民,停止对《两岸服务贸易协议》的批评,及与谢长廷结盟,在此刻远走以色列,就少了许多风风雨雨。
  中评社北京7月2日讯/谢长廷到香港举行“红绿”研讨会,及到深圳与国台办主任张志军会晤,在民进党内部掀起了轩然大波。支持和批评的各种声音都有,几乎是党内主要人物都出了声。其中与谢长廷有瑜亮情结,并时刻提防谢长廷在明年五月与自己争夺民进党主席职位的苏贞昌,当然是没有一句好话可说;而一向扮演党内两岸促进派角色的“新潮流系”,可能是不甘心自己的旗帜被谢长廷“夺走”,甚至是更为有声有色,将包括孙亚夫在内的大陆地区几乎所有对台研究专家“大咖”都请到了会场,因而也一反自己向来对言行,对谢长廷此举冷嘲热讽。但党内外最为触目的蔡英文却没有出声。这并非是她故意不说话,而是此刻她到了以色列访问,记者们找不到她,因而无法报道她的反应。

  就此,不管是刻意还是凑巧,蔡英文在此时刻离开台湾,避开了对谢长廷进行“红绿”交流的评价,确是最佳的安排。因为无论她的反应如何,所造成的影响是正面还是负面,都让她避过了这一次攸关她未来再战“二零一六”的舆论前哨战。尤其是外传她将与谢长廷结盟,互相支持和掩护,分别攻取民进党主席及“二零一六”。倘她对谢长廷此举发声,倘是批评当然是不利于建立“蔡谢联盟”;若是支持可能也将会使自己流失部分支持度。因此,“一走了之没眼看”,就是最佳的选择。即使这并非是她的以色列之行的本意,但在客观上却是起到了这一效果。

  这确是折射了蔡英文目前的进退两难之处。实际上,一方面,大陆政策对于蔡英文来说,有着切身之痛。她在“二零一二”的败选检讨报告中,就不得不承认是败于自己的大陆政策,因而呼吁全党必须调整大陆政策。在此背景之下,即使是她没有与谢长廷结盟的计划,也不可能批评谢长廷为推动民共交流所作的努力。但另一方面,党内也有部分人仍然认为,尽管大陆政策确是败选的重要因素,但也不能忽略其他因素,尤其是在马英九占有在任及诸多工商巨贾出面相挺的优势之下,也只是赢得几个百分点。而“二零一六”马英九已不能再次参选争取连任,民进党即使是没有调整大陆政策,胜选的机会仍将会很高。因此,过于强调两岸交流,反而将会流失原本的支持者。在此情况下,以不在台湾为由而避免表态,应是左右逢源的做法。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