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评论文章 】 【打 印
【 第1页 第2页 】 
戴维-皮林:蒙古为什么富不起来?

http://www.CRNTT.com   2012-06-29 10:32:52  


  中评社北京6月29日讯/英国《金融时报》专栏作家戴维-皮林撰文称,作为一个体制脆弱、人均GDP为3000美元的国家,即将迎来巨额资金的洪流,蒙古必须至少理顺4件事:治理、资产、经济管理和地缘政治战略。以下为全文:

  科威特,1950年。阿布扎比,1970年。卡塔尔,1995年。蒙古,2012年?

  资源丰富、经济增长率高达17%的蒙古弥漫着一股淘金热气氛。来到首都乌兰巴托的矿商、银行家和律师都愿意相信,蒙古是下一个黄金国。那些祝愿这个国家成功的人们还希望,蒙古将成为一个机会公平分配、治理良好的民主国家。

  超级乐观的约翰-菲尼根(John Finigan)经营着蒙古郭勒穆特银行(Golomt Bank),他想到了卡塔尔,1995年该国经济规模为70亿美元。如今,卡塔尔的国内生产总值(GDP)高达1740亿美元,人均收入为9.8万美元,为全球第二。菲尼根问道,蒙古为何不能取得同样的成就?单单蒙古的10大矿山就蕴藏着2.75万亿美元的矿藏,蒙古人口为270万,如果把这些财富分配给所有蒙古人,那么蒙古人个个都会变成百万富翁。

  毗邻中国的蒙古拥有可开发几十年的煤炭、铜、黄金、稀土和铀。该国总统将其称为全球震中。对于这种兴高采烈,最好的回应(用专业措辞来说)是“哇”。

  把蒙古建设成卡塔尔的抱负令人钦佩,但该国也有可能变成尼日利亚。当然,蒙古人口较少,而国土面积是法国的3倍,这应有所裨益。但想想看吧。一个体制脆弱、人均GDP为3000美元的国家,即将迎来巨额资金的洪流。哪里可能会出现问题?

  蒙古必须至少理顺4件事:治理、资产、经济管理和地缘政治战略。治理是关键。在这方面,蒙古既具备优势,也有着明显的劣势。自从1992年摆脱俄罗斯的控制以来,尽管困难重重,但蒙古基本上是一个运转正常的民主国家。该国定期举行总统和议会选举,只有一次选举因暴力事件受到影响。95%的蒙古人识字。领导者们自己呢?蒙古有数量多得惊人的技术官僚在海外留过学,要么是俄罗斯或东欧,要么是美国、英国和日本。蒙古现任领导人的某些出访之行,让人想起日本明治维新后旨在向西方学习的出国考察。避免“资源诅咒”是优先任务:定期的考察对象包括海湾、智利、挪威和加拿大。 


【 第1页 第2页 】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