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页 第2页 】 
硝酸甘油一瓶难求,该如何管好“救命药”?
http://www.CRNTT.com   2019-05-31 16:15:23


  药品属于特殊商品,对病人来说是“刚需”,尤其对一些“特殊”病人而言,在犯病的时候能不能找到药,或者买得起药,几乎决定了病人能否战胜病魔活下来。

  据媒体报道,近日一款“救命药”硝酸甘油“一瓶难求”,价格涨了十多倍。据了解,除了在某平台药房硝酸甘油存货颇为充足,其他多个平台的硝酸甘油片、硝酸甘油气雾剂等多个品类的药品,均出现缺货情况。

  其实近年来,媒体报道的短缺药物幷不鲜见,像鱼精蛋白、他巴唑、放线菌素D、促皮质素等都出现过不同程度的短缺。这种短缺幷不是暂时的,而是受制于“价格不高、临床用量少、仅有一两家企业生产”这一现状,是长时间连续性短缺,当然,此类药物也幷不是找不到替代药物,只是替代品价格高昂,一般患者承受不起。

  此前,一个疑似患婴儿痉挛症的新生儿,需注射促肾上腺皮质激素(ACTH),结果引发了一场全国“寻药”大行动,面对救命药品频频告急,媒体指出,出现这种状况源于当时带有计划经济色彩的药品管理制度,有关部门对药品实施限价导致廉价好用药的消失。之后,国家发改委于2015年6月1日取消了大多数药品的最高限价,让市场导向帮助控制药品价格。但这一政策实施以来,幷没有改变一些平价药濒临消失的现状。

  换言之,不管是限价还是交给市场,都应当有一个有政府托底的平衡点,当药品生产使得企业负担加重时,应当给予企业相应的优惠政策,保证救命药的继续生产;反之,当市场的逐利本色使得他们对平价救命药弃而远之时,政府部门当对其进行有效引导,限制其单纯的盈利模式,毕竟药品生产不能完全当成一种生意。

  回过头来看此次硝酸甘油告急,一来是药房销售硝酸甘油的利润极低,“卖一瓶几乎不赚钱”,使得他们不敢大量进货,二来,原材料涨价,利润偏低,药企生产积极性不高。原料不足导致产量下降,缺货导致涨价的恶性循环,为广大患者造成了极大的困扰。 


【 第1页 第2页 】 


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网移动版 】 【打 印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社微信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