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网评:“大师”已离场,“围观”犹疯狂
http://www.CRNTT.com   2019-04-07 00:11:46


”流浪大师“沈巍在街边读书(图片来源:网络)
  中评社北京4月7日电/网评:“大师”已离场,“围观”犹疯狂

  来源:环球时报  作者:张涛甫(复旦大学新闻学院教授) 

  过去一段时间,上海一位“流浪大师”被众多网络视频主播和网红生生造成了一个“现象级”事件。“流浪大师”最终忍受不住那种近乎疯狂的围观炒作,被迫逃离了自己的暂住地。之所以没有在“第一时间”而是在尘埃初定时写下这篇文章,实在是不想为这种不理智的“围观”再添一把“虚火”。

  在“流浪大师”逃离之后,笔者认为此中反映出来的东西值得我们思考。众多衣着光鲜、打扮靓丽的网红举起手机,围坐于蓬头垢面、衣衫不洁的“流浪大师”四周。这一图景映射出网络时代之下,充斥着浮躁与无聊的各种“围观”。

  互联网如今已经日益形成一个特殊的群体性社会。着有《乌合之众:大众心理研究》一书的法国社会心理学家勒庞认为,聚集在一起的个人,无论他们属于什么职业或性别,也不管是什么事情让他们走到了一起,在形成群体后,处于群体中的个人都将自己的情感与思想融入群体中,个体的差异从而被隐藏、模糊。而对于“流浪大师”的围观,正是反映出这种从众的群体性心态。那些围观者和网红争先恐后地与“流浪大师”合影、拍视频,就是发现有人这么做并在互联网上引起了不小的轰动效应。而网络上更多人的围观,也让他们有了动力。

  其实,在任何时代,都有“看客”和围观者。鲁迅先生曾讲过这样的话:倘使一个人,在路旁吐一口唾沫,自己蹲下去,看着,不久准可以围满一堆人。但是,以此为职业,并以所谓直播的方式,把围观的场景延展到网上,甚至为了制造爆点不惜弄虚作假,这就凸显出一些人的浮躁和非理性了。现实中的一些东西被扭曲后,通过网络为围观的人们构建了一种错误的认知和浮躁的心态。

  我们必须要看到,这种网络舆论场的群体性效应,以及对现实的扭曲和放大,对我们传统的价值观和一些习惯性的认知带来的冲击、挑战。这是需要我们警惕的。在商业法则主导并深刻影响着这些“围观者”时,如何获得更大的商业利益和网络知名度成为他们首先考虑的原则。在他们看来,一切可以在最短时间内使自己在这两方面受益的手段和资源,都要抢先一步利用。
 
  在这样的氛围影响下,在网络上通过各种终端“围观”这些网红和视频主播的网民,则会在群体效应下受到这些负面心态和价值观的影响,看似追逐到最新的话题,了解了最新的事件,却被网上碎片化的风景牵扯了太多的注意力,忙于追逐移动的风景。目光整天打捞的是没什么营养的东西,眼睛越忙,心里越慌。无聊和浮躁催生出一连串的焦虑。

  当然,我们也要看到,上述“围观”现象,也是被网络聚焦放大和扭曲的图景。现实社会与网络社会不同,前者才是更大范围、更为本质的真实。在现实社会中,“沉默的大多数”在心底里对社会中屡屡出现的“网红围观”持厌恶态度。更多的人在现实生活中能够坚守传统的价值观,提醒周边的人不要陷入“围观陷阱”中。因此,我们在对各色“围观”保持冷静、批评的同时,也大可不必将其泛化,误认为这样的无聊已经渗透到我们真实生活的方方面面。

  在这个时代,绝大多数人仍然崇尚知识,坚信知识改变命运,不会以被商业因素扭曲的“围观”心态去消费每一个热点事件。也只有认识到这一重要性,才能让社会祛除浮躁,留住知识带给我们的充实和真实。

  满脸写着焦虑,这种奔忙的身影,不是获取知识与踏实做事的正确姿势。我们需要的是让自己慢下来、静下来,整理好心情,脚踏实地去做每一件事,而不是让心灵因为躁动而无处安放。

  (来源:环球时报)

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网移动版 】 【打 印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社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