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评社香港5月四日电/香港经济与政策处主管王春新今天在中银香港研究上发表文章表示,只要香港在突破创科产业、提升金融中心和转变房屋模式等三大领域狠下功夫,未来20年GDP每年增长3-4%是不成问题的。为此,香港需要把好前进航向,加快融入国家发展大局,确立发展为先、民生为本、有效市场和有为政府等新理念,全域性谋划,战略性布局,系统性推动,使香港经济早日走出困局,在国家新征程中再次高帆远航。文章内容如下:
近些年来,在内外诸多因素的带动下,香港经济结构发生了重大改变,呈现出十分典型的“三元经济”特征。在历经一甲子最严重衰退的今天,深入剖析“三元经济”结构的具体表现、互动关系及其影响,便于我们准确把握香港经济未来变化的脉搏,采取有效手段推动转型升级,使香港经济驶出浅滩,再度启帆远航。
一、“三元经济”:表现和影响
第一元是近乎停滞的传统部门。包括贸易、物流、零售、制造、建筑、旅游、其他商业支援服务及社会服务等行业,以实体经济为主。按要素价格计算,这些行业创造的增加值合共占GDP六成左右,是香港经济的主体部份。但因业务分流、转移或转型困难,尤其是创新及科技产业迟迟未能取得突破,因而总体上发展缓慢,无法成为经济增长动力。过去五年(即国家“十三五”规划期间)内地经济年均增速为5.8%,香港却只有0.2%,其中作为经济主体的传统部门平均增长率为负数,拖了香港经济的后腿。
香港传统部门的停滞不前,首先归因于贸易及物流行业的相对衰落。如所周知,香港靠出口贸易起家,贸易及物流一直是首要经济支柱,最高峰时其创造的增加值占GDP比重高达28.5%,提供了83.6万个就业岗位。然而,2008年全球金融海啸后,香港外贸增速持续减缓,加上转口贸易的毛利率不断下降,以及离岸贸易的停滞不前,到2019年,贸易及物流占GDP比重急降至19.8%,把第一大支柱产业的头衔让给了金融业;就业人数降至67.4万人,比高峰期大减16.3万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