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页 第2页 】 
网暴频繁出现,我们该如何反思
http://www.CRNTT.com   2022-08-17 18:08:34


  网络暴力发酵的“门槛”,似乎变得越来越低。最近一段时间,舆论场上就有三起值得关注的网暴事件。

  7月26日,18岁女孩雷颖琛选择从自家楼顶一跃而下。去世之前,她留下了关于自己在网上被“厕妹”持续网暴近三个月的记录。

  此外,武汉一位67岁的谢姓老人,17年坚持卖2元的糖水,被人们亲切地称为“糖水爷爷”。然而,在他走红后,谣言和中伤随之而来。无奈之下,“糖水爷爷”放弃摆摊,打算回老家了。

  还有,被拐儿童符建涛的妈妈彭冬英日前发文称,自己因找回孙卓的线索问题遭到网暴。

  这几起网暴事件在短时间内密集出现,实际是当前网暴现象高频发生的一个缩影。这些年,我们已经目睹了太多的网暴悲剧,不夸张地说,几乎每一起热点事件中,都可能存在着不同程度的网暴现象。

  网络暴力,实际是一种舆论暴力。这其实无论在哪个时代都是存在的。在没有互联网的社会,流言蜚语带来的伤害,同样不少见。但是,互联网的出现,将这种扭曲的舆论力量前所未有地放大,它对个体的伤害,很多时候可能是“毁灭性”的。

  网暴为何会如此流行?这方面的分析其实已经非常多。有人说,互联网的虚拟性,让一些人放弃了言论责任,从而导致“口不择言”的现象变得更多;还有分析说,在网络上输出语言暴力的人,都是生活中的失败者,他们在网上谩骂他人,实际是为了追求一种心理上的补偿。这些分析不能说完全没有道理,但同时也要看到,多数网暴者也就是和你我一样的普通人,在线下可能同样是善解人意的,甚至,一些网暴本身还是打着“主持正义”的名号出现。这背后对应着的两种社会心理结构可能仍需要被重新认识。 


【 第1页 第2页 】 


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网移动版 】 【打 印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社微信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