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第5页 】 
为什么有的文物会“长毛”?
http://www.CRNTT.com   2021-06-22 19:24:22


  近日,有网友在社交媒体发布信息称:陕西乾陵博物馆看到两件文物“长毛”了,幷晒出两张图。图片中,一件类似于陶制人像的文物四周长满了小绒毛,在光线的照射下仿若一只“金丝猴”。

  “这是怎么回事?”“保存温湿度不到位吗?”“文物‘长毛’了还能不能修复?”……此事在网上引发了热议。

  那么,贵州省博物馆的“宝贝”们都还好吗?文物为什么会“长毛”?博物馆平时如何养护这些“宝贝”?6月18日,记者采访了贵州省博物馆相关专家,为大家答疑解惑。

一 陶器文物“长毛”其实是“盐析现象”

  据了解,目前,陕西乾陵博物馆的两件“长毛”文物已经撤展,送至文物修复室进行处理、养护。

  贵州省博物馆文物科技保护中心工作人员滕昭玉告诉记者,陶器文物容易出现“长毛”的情况,这是因为陶器在地下埋葬的过程中,可溶性盐类侵入到陶器表面,外界环境的变化导致盐的析出,所以会看到陶器表面出现一层白色的类似毛状物,这就是“盐析现象”。

  但幷非所有的陶器都会出现盐析情况,“这与它的埋葬环境,即土壤里的盐含量有关。另外在陶器出土以后,跟它的保护修复处理有关。”

  为了避免陶器出现盐析,博物馆怎么做呢?

  滕昭玉介绍,一般情况而言,陶器入藏博物馆前要先经过脱盐处理,将陶器文物内残存的盐类进行脱除。紧接着,做好预防性保护工作,保证陶器在展示过程中的温度和湿度的恒定,“这样就不会因为温、湿度的变化而出现‘盐析现象’了。”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第5页 】 


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网移动版 】 【打 印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社微信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