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地方发展不能靠“碰瓷”名人刷存在感
http://www.CRNTT.com   2020-11-23 22:30:47


  媒体报道,针对网上热议的“‘武则天她妈祖籍地在钦州’被纳入地方历史文化研究”一事,广西灵山县日前发布说明称,由于工作不严谨,考虑不全面,导致该项工作引起热议,对此深表歉意,下一步,将以严谨细致的工作态度和扎实的工作作风推进各项工作。

  历史文化是一个地方的重要软实力,越来越多的地方重视本地历史文化研究是好事。发掘出那些被岁月土层遮掩的地方历史文化,客观上也是对我国灿烂文化文明的一种补充和贡献。只是,历史文化研究必须秉持严肃、严谨、严格的态度,不能捕风捉影、主观臆测、人为炮制,更不能吹吹打打、哗众取宠。

  灵山县堂而皇之地弄出一个所谓的《武则天她妈在钦州》课题,煞有介事地成立县领导领衔的研究工作组,如此轻浮、草率实在令人不敢恭维。况且,这一与“国骂”甚为接近的课题名称,还以县政府办红头文件的形式下发,这不是创新而是胡闹,不是发掘历史文化而是挑战舆论底线。

  时下有一种吊诡的现象值得注意——一些地方官员为了吸引公众的注意力,提高所谓的“城市知名度”,动辄拿历史文化名人做文章,甚至不惜以博丑名的方式达到目的。从观音故里之争、朱熹故里之争、炎帝故里之争、李白故里之争,到西门庆发家地、孙悟空及其哥哥的墓地等等,炒作的味道越来越重,有的混淆神话与现实,不顾历史唯物主义原则;有的剑走偏锋,非要转着弯地与历史名人攀亲结戚,一出出令人瞠目结舌的闹剧,暴露了一些人的手段贫穷和急功近利。

  最近,中部某地一尊违建雕塑被责令搬迁,吸引众多好奇者前往当地凑热闹。一些人甚至认为这样的结果非常“难得”,花多少钱都达不到的这样的“宣传效果”。令人担忧的恰恰就在这里,如果任凭一些人以“卖丑”的方式进行自我营销,幷且占到便宜,则社会危害甚大——倘各个地方争相哗众取宠、比丑斗臭,城市营销的底线越拉越低,文化品位何在?政府威信何存?

  早在2010年,文化部、国家文物局就发出《关于把握正确导向做好文化遗产保护开发工作的通知》,明确要求各地正确把握文化遗产开发利用方向,防止文化遗产被滥用、歪曲,造成文化遗产庸俗化、功利化,“确保文化遗产的权威性、严肃性。”不是说政府部门一定要多么板正,在宣传本地文化上完全不能萌一点、潮一点,只是这种萌和潮,一定要守住科学严谨的底线,与政府部门的身份相匹配。那种靠炒作、噱头吸引眼球,语不惊人死不休的下三滥营销手段,绝非政府应有之为。

  如何遏制类似现象,矫正一些人的错误观念?建立严肃的责任追究机制是一个重要抓手。《武则天她妈在钦州》这样的课题名称是谁定的,是谁主张写到方案里幷以红头文件印发的,主张者、核准者都应该被依法依规追究责任,作出深刻检讨、透彻反思,以儆效尤。这不是轻飘飘的几句“工作不严谨,考虑不全面”、不细致的问题,而是一个对历史文化保持基本敬畏,对文化宣传底线保持起码尊重、对地方形象保持负责态度的问题。(来源:光明日报客户端 作者:李思辉)

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网移动版 】 【打 印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社微信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