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乘地铁不外放声音”是一种公共文明素质
http://www.CRNTT.com   2019-10-31 21:12:40


  近日,云南昆明市交通运输局举行《昆明市城市轨道交通乘客守则(修订征求意见稿)》听证会,将对乘客应遵守的文明乘车秩序相关内容进行增补,对不宜独自乘车的群体进行明确。此次修改增加了不得在列车内大声喧哗、使用电子设备时不外放声音的规定。

  城市让生活更美好,地铁让交通出行更加便利。在一个“流动的中国”,熙熙攘攘的地铁,见证了许多城市的生机与活力。地铁的高速、准时,给老百姓带来了比公交车更好的出行体验;然而,地铁车厢人群更加拥挤、声音更加嘈杂,降低了人们的出行品质。

  同一个地铁车厢的乘客,有着不同的需求。有的乘客身心俱疲只想安安静静地休息一会,有的乘客却有着打发无聊时光、排解孤独寂寞的精神诉求;一些乘客缺乏规则意识与群己界限,习惯了自弹自唱、孤芳自赏,在地铁车厢里调大音量放音乐、看视频,幷跟随着屏幕上情绪起伏,当真是爽了、痛快了自己,却苦了、伤害了别人。

  公共空间只有每位乘客做到了“各美其美,美人之美”,才能实现“美美与共”;如果每位乘客都自说自话,难免会出现“一地鸡毛”的局面。不论是在地铁上,还是在动车上,抑或在飞机上,总是有一些乘客会打破公共空间的安静,将自己的愉快建立在其他乘客“不快”的基础上;当这样的失范行为得不到及时的约束和制止、得不到有效的规训和惩罚,就会造成失范行为的传递与感染,最终导致“破窗效应”的上演。

  法国社会学家布迪厄提出了“文化资本”这一概念,即那些非正式的人际交往技巧、习惯、态度、语言风格、教育素质、生活方式,也在决定一个人的社会评价、社会认同乃至社会分层。一些乘客即使在物质生活“不差钱”,在地铁上外放音也折射出他们精神世界的成色;精神家园建设“慢了一拍”的他们,在看似无关紧要的小事上暴露了自己文化品位与格调。

  地铁车厢在本质上是一个小型的陌生人社会,乘客在年龄、生活经历、兴趣偏好、受教育水平、价值观念等方面存在着千差万别;要想将这些差异化、个体化的“原子”凝聚成有序的整体,需要给所有的乘客塑造共同的行为规则,即他们需要认同与遵循的价值系统与规范系统,树立“有所为有所不为”的规矩与边界。“乘地铁不放外音”契合公共利益和价值理性,有助于让公共出行更有品质。

  地铁车厢是否安静,也关乎公共交通的质量;与其他乘客的提醒与劝阻相比,地铁工作人员作为“吹哨人”的角色扮演不仅能够减少纠纷与冲突,也更有说服力。“乘地铁不放外音”作为一种公共文明,需要更多的公众参与。(来源:东方网 作者:杨朝清)

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网移动版 】 【打 印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社微信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