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儿歌“一分钱”变“一元钱”是与时俱进的改编
http://www.CRNTT.com   2019-09-10 18:30:54


  经典儿歌《一分钱》,是由已故著名作曲家潘振声应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小喇叭”节目组约稿而作词作曲的一首儿童歌曲。这首儿歌一经中央人民广播电台播放,迅速红遍大江南北,成为广大60后、70后、80后、90等几代人共同的儿时记忆,是很多人在儿时必学必唱的一首儿歌。可以说,儿歌《一分钱》深刻影响了几代人的成长。

  从情感角度说,当儿时记忆中的儿歌“一分钱”突然被改成了“一元钱”,这样的改编确实让人不太能接受,给人一种对经典儿童作品缺少尊重的感觉。但从更加有利于孩子理解、传唱这首儿歌角度讲,儿歌由“一分钱”改编成“一元钱”,一字之变未尝不是一种与时俱进的改编。

  在儿歌《一分钱》创作的时代,“一分钱”是广大青少年儿童经常接触到的金钱概念、物质概念,买东西经常能用到“一分钱”,口袋里有的零花钱可能就是“一分钱”,孩子们学唱起来很容易理解。但在今天,分币已经从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彻底退出了,不仅分币在生活中停止流通,而且人们在日常生活中连一毛钱都很少用到。换言之,现在的孩子经常接触到的钱币,最小的基本上就是一元钱,他们对一分钱乃至一角钱完全没有概念。如果儿歌“一分钱”继续使用“一分钱”的歌词,音乐老师可能需要花费不少时间跟孩子们解释“一分钱”的概念,孩子们还不见得能理解。毕竟小学一年级、幼儿园阶段的孩子的理解能力相对较弱。

  儿歌将孩子们完全没有概念的“一分钱”,改编成孩子们更为熟悉的“一元钱”。这样的歌词修改,显然更有助于今天孩子们对这首儿歌的理解。而且,歌词不管是用“一分钱”,还是“一元钱”,精神内涵幷没有改变,儿歌倡导的拾金不昧这种社会价值观始终如一。所以,对儿歌“一分钱”改编成“一元钱”,不宜贴上恶搞经典、消解经典之类标签,不妨多一点包容和理解。(来源:成都商报 作者:张立美 本文略有删节)

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网移动版 】 【打 印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社微信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