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无狗社区”是社会治理的信用实验
http://www.CRNTT.com   2019-03-04 21:48:33


  随着社区人狗矛盾凸显,各种“最严养犬令”出现;“无狗社区”的出现,是在执法之外,缓解这一矛盾的有益尝试。

  立法、执法于规范养犬具有强制约束作用,但在操作中难以完美落实。笔者曾见证一次执法失败:去年8月,执法人员接到郑州一小区居民投诉,邻居养大小两只犬,遛狗不牵绳且态度蛮横。工作人员根据居民反映的犬只主人在家的时间,两次追查,都吃了“闭门羹”:任凭屋内狗吠,就是没人开门。该小区居民称,至今一切照旧。据了解,该辖区内在前一年发生过两起犬只伤人事件,最后由执法局出面将犬只逮走。

  可见,在执法资源有限的情况下,只有在出现咬人、伤人等恶劣事件时,执法效力才会得到最大限度发挥。而对于频繁出现的不规范养狗行为,执法人员难以逐一入户监督,文明要靠法律,更要靠自律。

  爱狗无罪,但不应影响他人生活、危及公共安全——道理大家都懂,但实际生活中,每个人的“底线”不同。很多爱狗者,最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它不咬人”,足以让怕狗的人哭笑不得——你的狗当然不咬你;就算不咬,狂犬病也可能通过唾液和黏膜接触传播;就算与人不接触,犬只粪便也会污染小区环境……在各执一词,难以换位思考的情况下,“无狗社区”应运而生,避免了居民被“换位思考”。

  从地产方的角度看,“无狗社区”是一种市场细分,满足了业主普通居住需求之外又一需求。如果现实中这种需求比较强烈,这一细分将起到“圈层营销”的结果,为其获利;对于居民来说,在购房时增加了“确定性”——怕狗或者厌狗的人,可以放心入住,爱狗的人可以放心不入住,减少了可能与邻里发生的矛盾;从社会治理的角度看,从“法治”到“法治”结合“自治”,这无疑是一场有益的社会实验。

  “无狗社区”火了,接下来是否能持续火下去,还要看签了合同的业主,能否遵守承诺。这场社会治理的尝试,更像是一场信用实验。(来源:东方今报 评论员:王姝)

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网移动版 】 【打 印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社微信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