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期待“反向春运”焕发“正向效应”
http://www.CRNTT.com   2019-02-12 19:36:14


  今年春节,朋友圈最火的小视频非《啥是佩奇》莫属。一个流动的中国,每个人都在努力奔跑,每个人都是追梦人。但是,当年迈的父母追不上我们奔跑的脚步时,如何用宝贵的团圆时光来弥补两代人之间因生活环境迥异而造成的隔阂?面对春运的“一票难求”,越来越多在城市里打拼的人们,选择让父母像《啥是佩奇》里的李玉宝老人那样,从家乡到城里过年。这种现象被称为“反向春运”,据媒体报道,今年“反向春运”的人数比往年增加了两倍以上。

  “反向春运”风生水起,打破了春运一边倒的“单向流动”格局,提供了一种把“乡愁”接到城里的过节选项,如果放在城市化的大背景下考量,不失为一种城乡融合的新范式。

  在相当长的时间里,中国人“回家过年”都是这个星球上壮丽的景观。“春运”这个词包含着丰富的内容,远远不是交通领域所能概括。回家天经地义,而返乡的体验,却幷不全是美好。每年春节,都会有出自都市白领的“返乡手记”爆红网络,低吟着各种口音的“回不去的乡愁”;而那些披着搞笑外衣的“春节自救指南”“春节装腔指南”,道出的却是返乡青年不为父母乡亲理解的心酸和疲惫。

  一边是融不进的城市,一边是回不去的故乡,或许有人会说,这是现代化进程中难以避免的局面,但是,“反向春运”却为化解这种“成长的尴尬”提供了契机。对于长年生活在农村的“原生家庭”来说,春节期间的大城市游,本身就是一种独特的城市化体验。尽管多数老年人的世界观已然固化,但是短暂“逃离”原有社会关系,身临其境地感受城市的社交礼仪和过年文化,还是能让他们认识到,城市生活“繁荣”与“艰辛”幷存,被自己视为家族骄傲的子女,也不过是大城市里万千普通人中的一员。

  更进一步说,当世界被现代化交通工具和网络技术拉平,城市不但吸引走了大多数农村青年,也开始吸引他们的父母。无论是否看得懂《小猪佩奇》,大量老年人离开故乡进城过年都将成为一种趋势。这种新的互动方式,对缓和两代人之间由于生活环境不同所造成的隔阂不无裨益,也只有这样的互动多起来,改善代际关系才能成为一种可能。

  还有6天就要过年了,今年春节,或许会有完全不同于白领“返乡记”的父母“进城记”出现在我们的朋友圈,让大家从中收获理解与关爱,而不是抱怨与隔阂。(来源:嘉兴日报 评论记者:汪莹)

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网移动版 】 【打 印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社微信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