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页 第2页 】 
讲好一门课比写好10篇论文更重要
http://www.CRNTT.com   2018-10-31 22:15:22


  据中国青年报报道,在南京大学社会学网站上,有个叫梁莹的教授,她的个人成果页面上,目前只张贴着英文论著目录,没有任何中文论文。但梁莹事实上著述颇丰,仅记者所能查到的,以她为第一或第二作者的中文文献就超过了120篇。不过,这些学术成果陆续被从网上删除了。

  在现行的学术评价体系下,论文的重要性,谁都知道。有多少大学老师介绍自己时,都恨不得把自己所发表的每篇重要论文都列举上,但偏偏这个梁莹教授不吃这一套,120多篇,一篇都不提,更是都删除了,为何?

  事异必有妖。中国青年报记者查询到,她在2004年发表的两篇论文,属于一稿多投,且全文约三分之二的篇幅与厦门大学和中国地质大学的两篇论文存在雷同。她也承认自己的一些论文存在学术不端问题。但又表示这只在自己的学术生涯最早期,幷强调那时没有学术规范,“你这样查,全中国所有的人,很多教授、博导都有问题”。

  从梁莹振振有词的回应,基本坐实她的那些中文论文是有问题的。她之所以大规模删除幷只字不提,大概是想把这些“问题”“毁尸灭迹”,但没想到却欲盖弥彰。

  盖是盖不住了,相信梁莹会得到应有的处理。倒是让人痛心的是,梁莹凭借这些有“问题”的论文,在受到质疑的情况下,依旧成功应聘到南京大学社会学院,幷在短短的9年时间内,凭借其“科研能力强”,不但评上了教授,还入选“长江学者奖励计划”青年计划等。

  39岁,梁莹就把别人拼一辈子也可能得不到的,都得到了。如果不是删除上百篇论文发生了次生灾害,梁莹可谓春风得意。但在她的春风得意的人生背后,我们却看到了一群被敷衍和耽误了的学生:一期18周的课,梁莹五六次没有到堂,前三次安排研究生讲课,后面让助教盯着让学生自习;即便上课,也是坐着念课件,每节课长时间安排学生发言,自己玩手机或吃零食,还常常早退1节课的时间。在她眼里,教学是学校的要求而已,她已经评上教授了,“混到头了,没什么可怕的了”。 


【 第1页 第2页 】 


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网移动版 】 【打 印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社微信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