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页 第2页 】 
600岁故宫成超级网红,文创产品需回归文化本质
http://www.CRNTT.com   2019-02-21 23:22:30


  刚刚经历“紫禁城里过大年”,马上迎来“紫禁城上元之夜”的故宫,明年就要过600岁大寿了。

  近年来,随着IP价值的深度挖掘和一系列爆款文创产品的推出,故宫俨然成为“萌萌哒”的老顽童,不断带来惊喜。在2019年2月17日的亚布力论坛上,故宫博物院院长单霁翔首次晒出故宫的账本,2017年文创收入已达15亿元,超过1500多家A股上市公司的营收水平。

  像故宫这样的文化景点,通常会存在“游客体验单一、参与感不强”的现象。据有关调查显示,在参观故宫的游客中,有45%抱怨说“不能离近观看”;有30%觉得“围观人群影响了大殿整体参观效果”;有39%表示,“由于围观的人太多导致无法看清展品”;另有28%认为,“光线太暗是影响参观的最主要原因”。

  故宫打造的“现代消费+传统文化”发展模式是个不错的尝试。例如,故宫将清朝传统朝珠和数码产品耳机相结合推出的朝珠耳机产品,以及“十二美人图”挂历、清代宫廷娃娃、故宫国宝色口红、故宫美人面膜等爆款文创产品,全都是一上市就被疯抢。此外,故宫还与互联网公司合作,打造了故宫陶瓷馆等APP平台及故宫定制游戏等,找到一个聪明的创收途径,值得点赞。

  不过,笔者在为传统文化焕发生机感到欣慰的同时,也深刻感悟到,文创产品最终还需回归文化的本质。故宫文创产品不应浅尝即止,不要满足于简单的表面结合,而应做到与历史、与传统文化的真正融合,让故宫从一个“超级网红”走向一个“有故事的智者”,才能具有持久的市场生命力。

  故宫现在所谓的文创产品,只是将一些创意简单赋予到化妆品及生活用品上,大多局限在图案与花纹上。这种简单结合存在较多隐忧。例如,在2018年年底仓促上线的故宫口红,一度引发故宫“嫡庶之争”,导致市场口碑急转直下。甚至有人感慨:“故宫已经被过度透支了,满大街都是故宫,每一篇都在引导人转发、点赞、买东西”。 


【 第1页 第2页 】 


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网移动版 】 【打 印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社微信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