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页 第2页 】 
“衡水中学模式”之弊 争议根源在哪?
http://www.CRNTT.com   2017-04-14 09:57:43


学校内的标语、口号均为红底白字,和衡水中学的类似。浙江卫视新闻截图
  中评社香港4月14日电/被称为“高考工厂”的河北衡水中学(下称衡中)以卓越的升学率蜚声中国,也因鲜明的应试特征屡被诟病。近日,因在浙江平湖开“分号”,衡中又站上舆论风口,不少声音对其教育模式表示“不欢迎、不接受”。

  美国《侨报》4月13日载文《衡中争议的根源在哪?》,文章说,有分析将衡中争议归结为素质教育与应试教育的冲突。军事化管理、无处不在的压力、洗脑式的口号教学、唯成绩论的校风……衡中模式之好坏的确智者见智。然而,以升学率作为学校教学质量的验证标准,海内外皆是如此,何奇之有?因此,衡中争议的根源不在教育模式,而是它背后所折射的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问题。

  不可否认,高考与人生成就的关联取决于社会根深蒂固的运行模式,倘若条条大路皆锦绣,且无高低贵贱之分,那诸如教育、升学之类命题也将不再那么敏感尖锐。

  中国社会常被拿来与美国作比较。“American Dream”的精神内核是“自主奋斗与自我成就”,这与中国“知识改变命运”的教育理念本一脉相通。不同的是,美国人相信“不落后于终点”,而中国人执迷于“不落后于起点”。由此,美国社会为年轻人提供的自我塑造空间显得更宽松、途径更多元,机会更均等。此外,美国社会在价值观上对无法通过“高考独木桥”者给予了最大宽容,同时为这样的群体准备了实现自我的丰富出路。一位美国学者曾说,在美国,卡车司机与大学教授所获得的社会尊重无差。“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也曾是中国老话,如今,山姆大叔依然是美国精神的象征,“清华北大等我来”却成了中国学生唯一的信仰。 


【 第1页 第2页 】 


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网移动版 】 【打 印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社微信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