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页 第2页 】 
治理城市“隐患” 不能“一清了之”
http://www.CRNTT.com   2017-12-04 09:57:58


11月25日、24日,北京市委书记蔡奇,市委副书记、代市长陈吉宁分别赴大兴区西红门镇、朝阳区十八里店乡督导检查。图为蔡奇到火灾废墟查看。(图片来源:《北京日报》“识政”微信公众号)
  中评社香港12月4日电/“11•18”火灾之后,北京市开展了一次火灾隐患排查行动,排查过程中,一些位于城乡接合部的公寓和租住房被关闭或拆除,导致这些房屋里的住户被迫连夜迁居。此事很快引起了社会舆论的强烈反响,不少人都表达了对执行机构在寒风彻骨的冬季把住户赶出租住房的行为的不满,也有一种声音认为这是北京市在清理“低端人群”,幷对这种“以业驱人”的做法提出了批评。

  美国《侨报》11月28日载文《治理城市“隐患” 不能“一清了之”》,文章说,目前,北京市有关部门已对此事做出了澄清,明确表示北京幷没有清理“低端人群”的政策,同时,也对排查中的一些做法做出了调整,如召开招聘会帮助因排查而出现生活困难的租住户找工作,以及为需要返乡的人提供车票等。这些做法是值得肯定的。

  此次拆除城乡接合部租住房的行动之所以会招致舆论强烈反响,直接原因是执行机构不顾北京正值寒冬,靠强力手段清理租住房。在“11•18”火灾发生后,相关部门本应着重查找自身工作中存在的疏漏,而这次清查和之后的拆除中,相关部门简单地认定隐患和责任都只在被管理者一方,因而采取了强行推动拆除租住房的行动。

  从深一层的角度看,此次清查过程中,很多合法建设、出租的公寓也被迫关闭,这样的行动缺乏充分的法律依据,更多的是依靠行政权力,在政府部门必须“依法行政”、企业和个人可以依法保护自身权益的观念已经深入人心的中国社会,这样的做法势必招致批评。

  再有,为了加强城乡接合部这一“盲区”的管理,过于简单粗暴、急于求成,没有采取疏导、规范、管理与发展结合的管理方式,而后者才是符合中国改革开放近四十年来形成的靠发展解决问题基本共识的。

  城乡接合部生活着大量外地进京务工者,他们中既有从事快递、外卖送餐等服务业的体力劳动者,也不乏记者、程序员等拥有较强专业能力的人,把这些人租住的地方视为城市管理的隐患和“麻烦”,想要“一清了之”,这种做法不仅不能治好城市的“隐患”,相反,对城市的发展也将造成巨大损失。例如,如果将“快递小哥”清走,北京人网购的便利就大打折扣。 


【 第1页 第2页 】 


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网移动版 】 【打 印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社微信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