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页 第2页 】 
加强和改善中国宏观经济的预期管理
http://www.CRNTT.com   2019-12-05 09:02:02


  中评社北京12月5日电/预期管理是宏观调控的重要内容,发挥好预期管理作用,稳定和引导市场预期,增强投资者信心,对于落实“六稳”政策,促进经济平稳运行和高质量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习近平总书记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坚持底线思维着力防范化解重大风险专题研讨班开班式上强调,要“加大舆论引导力度”“加强市场心理分析”“善于引导预期”。这充分表明中央对加强和改善中国宏观经济预期管理的高度重视。

  经济日报发表华侨大学经济与金融学院郭克莎、沈少川文章认为,把理论与实践联系起来看,加强和改善中国宏观经济预期管理,应当注重和把握好以下几个着力点:

  完善宏观经济预期管理的政策体系

  分析来看,由于理论研究不足,实践过程较短,当前中国宏观经济预期管理的政策体系还不健全,主要表现在:一是预期管理主体范围比较狭窄。这导致预期管理政策的覆盖面较小,部分领域存在信息沟通的“真空区”,使相关领域市场预期的波动较大。二是预期管理主体权责不明确。一些部门缺乏政策沟通意愿,与市场沟通存在敷衍了事、甚至互相推诿的现象。三是预期管理主体间缺乏协调机制。四是预期管理程序的制度安排不完善。以上这些问题及原因,与中国宏观经济管理部门之间的体制分割有较大关系。完善中国宏观经济预期管理体系,重点要加强以下几个方面的建设。

  一是扩大中国宏观经济预期管理的范围。总的来看,中国宏观经济预期管理的范围不仅有货币政策,还包括财税、产业、区域等方面的政策。中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要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把稳增长与推动高质量发展结合起来,更需要各项政策相互搭配和协调。政府部门应该重视与公众沟通,引导和协调公众预期,使各项政策能够被公众所理解,避免政策实施过程对市场预期产生冲击。中国的预期管理主体应扩大到一系列具有宏观调控职能的经济管理部门。同时,适应中国经济运行的实际情况,政策实施需要地方政府的积极配合,地方政府部门也应重视和支持宏观经济预期管理,并进一步推动政务公开,加大同公众的信息沟通。

  二是明确预期管理主体的权责并加强协调。在政府与公众沟通方面,要发挥预期管理的作用,一个关键点是信息要准确、清晰,以便降低公众加工、处理信息的成本,减少预期异质性。这要求预期管理主体之间明确责任,不同领域的信息沟通应指派主要的承担主体,以利于公众及时准确地获取相关信息。同时,对于政策交叉的领域,不同主体应加强相互之间的协调,在沟通信息方面取得一致性,避免市场莫衷一是,难以形成稳定的预期。

  三是完善适应公众预期的调查统计制度。要对公众预期进行有效管理,需要收集公众预期数据进行深入分析。目前中国公众预期的调查统计范围比较狭窄,调查统计方法相对落后。在国内外经济形势复杂多变的情况下,宏观经济预期管理的范围不断扩大,对信息沟通灵活度的要求不断上升,对公众预期数据的多方位性和准确性要求更为严格。因此,必须加快完善公众预期的调查统计制度,扩大公众预期的调查统计范围,利用大数据等新的技术分析工具,提高重要数据的调查频率,实行差别化的调查统计方法以提高数据的有效性。

  注重宏观经济预期管理的方式方法

  预期管理在政策承诺和沟通方面都有一定的规律性,需要科学研究、精准设计才能有效实施。科学或有效实施预期管理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而是需要政府部门运用智慧和技巧才能完成的艰巨任务。做好宏观经济预期管理,可行的方法方式有:

  一是实施差异化的沟通策略。不同市场主体受制于自身的特点,对经济形势的判断能力是不一样的,他们的预期距离理性预期有不同的差距,我们称之为“预期时滞”,不同市场主体的预期时滞不同,导致政府协调预期的难度也不同。由于存在这些差别,政府要协调不同市场主体的预期,在进行信息沟通时就不能“一刀切”,而是要进行群体分割,善于分析沟通对象的特殊性,选择差异化的沟通方法,提高信息沟通的效率。
 


【 第1页 第2页 】 


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网移动版 】 【打 印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社微信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