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页 第2页 】 
“两岸一家亲”打造“两岸族”
http://www.CRNTT.com   2017-03-17 00:18:43


“两岸一家亲”成为两岸青年人合作的依托平台
  中评社╱题:“两岸一家亲”打造“两岸族” 作者:郭至君(香港),中国评论通讯社国际部主任、纽约哥伦比亚大学研修学者

  •“两岸一家亲”的实质内涵是“两岸一中华”。

  •“两岸一家亲”的“亲”字,核心内涵就是民族情怀。

  •假以时日,在习近平“两岸一家亲”理念鼓舞下,必然会诞生一代横跨两岸、融入两岸的“大陆通”、“台湾通”、“两岸通”,也就是前所未见的新一代“两岸族”。

  “两岸一家亲”意涵深厚

  2013年4月8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博鳌会见萧万长一行时提出了四点希望,其中一点就是希望本着“两岸一家人”的理念促进两岸经济合作。2014年2月18日会见连战的时候提出,希望两岸双方秉持“两岸一家亲”的理念,共圆中国梦。而2014年两会涉台工作报告部分,俞正声主席与李克强总理分别接连在工作报告中指出了“两岸一家亲”的理念,首次将之写入工作报告。

  随后,“两岸一家亲”的理念高频率地出现在习总书记的对台讲话中,表达了对台湾同胞的真切理解及共创美好未来的真诚心愿,虽然只有五个字,却意涵深厚:因为一家亲,两岸没有什么心结不能化解;因为一家亲,大陆愿意同台湾同胞分享发展机遇;因为一家亲,两岸是命运共同体、有共同的民族使命。

  在李、扁“去中国化”环境下成长起来的台湾年轻世代对大陆还是较为疏远。据台湾政治大学选举研究中心长期进行的民调显示,1992–2012年的20年间,自认为是台湾人的比例从17.6%增加到54.3%,自认为是中国人的从25.5%降到3.6%,且这样的差距在随后的几年内(2013–2016)还在增大。2014年爆发太阳花学运的时候,两者差距值达到了最高峰。

  所以,习近平提出“两岸一家亲”的理念非常重要及时,有针对性,更有解决问题的实用性。大陆专家评论说,“两岸一家亲”是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新理念。

  作为大陆生长的青年一代的其中一员,我认为,“两岸一家亲”这五个字不仅要作为大陆对台的工作方针和理念,两岸的青年人自身也要好好思考这五个字的具体意涵,以及我们要探询两岸年轻人在这其中能有何作为。作为千禧世代的一个个体,我是这样理解“两岸一家亲”的:我认为,“两岸一家亲”的实质内涵是“两岸一中华”。

  第一,两岸必须同样具有中华民族精神

  在五千多年的发展中,中华民族形成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伟大民族精神。台湾作为中华民族的组成部分,一直拥有中华民族的传统与精神。比如,在日本侵占台湾的半个世纪里,勇敢的台湾人民从未停止抗争;又如,我在与台湾各个地方,无论是青年人还是老年人,学者专家亦或是平民老百姓交流沟通的时候,同样感到了两岸人民一样推崇的儒家思想和洋溢的传统道德文化。这都是中华民族精神的写照。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说:“我们的血脉里流动的都是中华民族的血,我们的精神上坚守的都是中华民族的魂。”台湾人民也当之无愧。当然,台湾现在的思潮很复杂,脱离中华民族的分离势力成为新的导向,这就更加需要用“两岸一家亲”的新理念,来聚合在台湾的中华民族精神。

  第二,两岸必须同样具有中华民族情怀

  两岸属于同一个中华民族,两岸使用同一种语言、同一种文字。在台湾各个县、市,我看到了保留很好很完善的中华文化传统建筑,也知道每年台湾不同地方都会有各种规模的祭祀习俗。不仅是文化的传承,无论是大陆还是台湾,人们都希望生活幸福、家国富强、民族振兴。这些共同的夙愿,都说明了两岸具有同样的中华民族情怀。习近平表述的中国梦包含着国家情怀、民族情怀、人民情怀。我认为,对于两岸关系来说,当前民族情怀最为重要。台湾同胞对大陆有了中华民族情怀,两岸之间的误解以及矛盾就会大为减少。大陆人民对台湾有了中华民族情怀,对台湾就会有更多的包容、更大的耐心与信心。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道路就不会颠覆,一个中国原则就会成为最大的两岸共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就有未来。所以,“两岸一家亲”的“亲”字,核心内涵就是民族情怀。

  第三,两岸必须同样背负中华民族使命

  习近平总书记曾在“两岸一家亲”的论述中表示,“中国梦与台湾的前途是息息相关的。中国梦是两岸同胞共同的梦,需要大家一起来圆梦。两岸同胞要相互扶持,不分党派,不分阶层,不分宗教,不分地域,都参与到民族复兴的进程中来,让我们共同的中国梦早日成真。”事实上,中华民族的复兴和台湾的参与发展不可分割,大陆好台湾也会好,台湾发挥正面积极作用,国家统一、繁荣富强、民族振兴,就会早日到来。“两岸一家亲”,就是不分彼此,共同承担。因此,两岸同胞应该携手同心,努力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我认为,两岸青年能够有所作为的关键还是两个字:认同。我们知道,认同这个词可以细分为很多方面,包括政治认同、族群认同、国家认同、文化认同、情感认同等。现在,两岸的青年们在政治、族群、国家认同的方面因为受教育不同、感受不同,差距比较大,导致互相无法理解,不能顺畅地沟通,更遑论融合。但我认为,至少可以先从增加情感认同和文化认同两个方面做起来,让两岸青年打破隔膜,亲切相对。

  不可否认,现时台湾青年的确在自我认同上出现了“去中国化”的趋势,但同时我们也应注意到,两岸青年人生长在全球化的时代,可塑性强,理应创造更多条件让彼此多交流多瞭解。按照习近平“两岸一家亲”的理念,两岸双方的青年人应该有意识地培养增加彼此亲切感和认同感。期待在未来能够出现在“两岸一家亲”理念召唤和鼓励下诞生朝气蓬勃的“两岸族”。

 


【 第1页 第2页 】 


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网移动版 】 【打 印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社微信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