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页 第2页 】 
日台关系变化轨迹及其发展研判
http://www.CRNTT.com   2018-04-02 00:17:18


日本拒绝承认台湾在冲之鸟礁周边的渔权,这是日本对台湾的好吗?
  中评社╱题:日台关系变化轨迹及其发展研判 作者:王键(北京),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研究员、博士

  冷战结束以来东亚区域的跌宕演变以及中日关系的起伏发展,清楚地显示日本对台策略与日台关系持续升温的发展态势,以及21世纪新时代中日关系框架下日台关系的主题由冷战时期“经济文化交流”演变为包括“政治安全合作”在内的全方位合作、“美日共同协防台湾”渐变提升为“日台战略合作层级”、民进党蔡英文执政下日台间“结构性矛盾难以消融,但仍在起伏中持续推进”的趋势等。

  一、从属于中日关系的日台关系

  形成于二战后的日台关系从属于中日关系,按照1972年中日两国的政治约定,日台关系被限定为民间性质的双边关系。就现实性而言,日台关系是中日关系之台湾问题与两岸关系之日本因素的主体,亦是日本协力美国长期介入干涉中国内政、阻挠两岸统一的主要表现。众所周知,美日的介入干扰是迄今两岸不克统一的最大外部因素,由此,日台关系的任何变化,都极易造成中日关系与台海局势的跌宕起伏,由此,日台关系始终是衡量中日关系与台海局势的一个晴雨表,这充分表现出日台关系的特殊性和敏感性。冷战结束以来的东亚区域的跌宕演变以及中日关系的起伏发展,清楚地显示日本对台策略与日台关系持续升温的发展态势,以及21世纪新时代中日关系框架下日台关系的主题由冷战时期“经济文化交流”演变为包括“政治安全合作”在内的全方位合作、由“美日共同协防台湾”渐变提升为“日台战略合作层级”、以及民进党蔡英文执政下日台间“结构性矛盾难以消融,但仍在起伏中持续推进”的趋势等。我们必须认识和把握日台关系这一演变趋势,提升战略研判准确度和持续强化战略定力,不论发生任何台海危机,始终保持战略主导地位。

  1、台湾问题的历史渊源。1874年3月日本藉口“琉球事件”出兵侵犯台湾,这是近代中日关系史上最初产生台湾问题的滥觞。1894年7月厉兵秣马的日本联合舰队突袭中国兵舰,挑起震惊世界的甲午战争。1895年4月《马关条约》在日本签署,一败涂地的清廷被迫将“台湾全岛及所有附属各岛屿”割让予日本。6月首任台湾总督桦山资纪海军大将在台北主持“始政大典”,自此,台湾进入50年之久的日据时期。

  日据初期台湾总督府武力镇压台民的抗日抵抗运动,残酷剿杀大批敢于抵抗的台民抗日义士。然而,日本占据台湾的目的是永久性占据台湾,为此,必须彻底割断台湾同祖国大陆的文化血脉联系,其中最重要的手段就是强力推行“皇民化”,将台民彻底改造为忠实日本天皇的“皇民”。“七七事变”之后,为配合全面侵华战争,日本在台湾颁布《国民精神总动员实施纲要》,试图把“日本国民精神渗透到岛民生活的每一个细节中去⋯⋯”,其目的就是摧毁植根于台民思想根底的“中国意识”。

  残酷的史实告诉我们,尽管广大台民抗拒日本殖民统治的斗争从未停止过,也涌现出如罗福星、柯铁、黄国镇、林少猫、林添福、简大狮等一大批台民英烈,但“皇民化”亦的确造就出一批思维错乱与精神分裂迭加的“皇民”。而且,“皇民化”遗毒对台湾社会产生的影响延续至今,如以李登辉为代表的“皇民”与蔡英文为代表的“皇民二代”就是其典范。1945年日本宣布投降后,驻台日军部分法西斯军官暗中支持一批台湾“皇民”士绅发起“台独运动”,企图以台湾岛作为日本军国主义复兴的基地。虽然这个计画最终以失败告终,但从此开启了战后“台独”的混浊源流。战后很长一段时间,日本是“台独”分子的主要活动基地,一度活跃在台湾政坛的“台独”骨干,如前台湾“驻日代表”许世楷、前台湾“国策顾问”黄昭堂、“台独”理论家史明等也多在日本“发迹”并持续与日本亲台势力保持密切的联系。战后初期,吉田茂首相亦一度幻想“将台湾返还给日本统治”,吉田曾多次向美英驻日外交官征询建立“日台邦联”(union between Formosa and Japan)或“日台联合王国”(Japanese United Kingdom)的可能性。幻想破产后,则暗中资助廖文毅等“台独”分子在日本活动,以为日后介入台湾问题创造时机。

  1950年6月朝鲜战争爆发,美国开始在经济与军事上重新扶植日本,日本成为侵朝美军的重要后勤基地。为围堵社会主义新中国,在美国主导下,《旧金山对日和约》(1951年9月)与《日台和约》(1952年4月)先后签署,开启所谓20年(1952-1972)战后日台关系史进程。

  2、冷战时期的日台关系。冷战时期美国主导下形成的日台关系严重侵犯中国主权,中国始终坚决反对日台关系的存在与发展。台湾问题完全是中国的内政,是中国内战的遗留问题。而长期以来严重影响台海两岸统一的外部因素,就是来自美日的干扰。二战后美国对台介入主要体现在政治与安全领域,而日本更多地体现在经济与文化领域。但冷战结束以来,日本持续“以台制华”,积极发展与台湾的“全方位实质性”关系,在中日关系中台湾问题的比重急剧增大。1943年12月中美英《开罗宣言》明确规定日本侵占的包括台湾和澎湖列岛在内的中国领土必须归还。1945年7月中美英又发表促令日本无条件投降的《波茨坦公告》(同年8月8日苏联加入)。1945年8月15日,日本宣布接受《波茨坦公告》,向盟国投降。10月25日,台湾光复,回归祖国。由此,二战后的台湾不仅在法律上而且在事实上已归还中国。之所以又出现台湾问题,最重要的是美国等外部势力的介入。美国冷战思维指导下签署的《旧金山对日和约》严重违背和篡改《开罗宣言》和《波茨坦公告》的国际正义精神,仅仅规定“日本放弃对台湾、澎湖列岛、南沙及西沙群岛的一切权利和要求”,只字不提这些领土的归属问题,为日后之“台湾地位未定论”与“两个中国论”制造所谓的法理依据。1950年6月朝鲜战争爆发,美军第七舰队开始巡航台湾海峡;1952年4月日台“建交”;1954年12月《美台共同防御条约》签署,东瀛列岛与台湾列岛共同成为美国围堵中国大陆的第一岛链重要据点,这就是战后日台关系得以发展的历史背景。

  日本战败标志着台湾作为日本殖民地的历史宣告终结,迫使日本对台政策作出重大调整,但两岸暂且分治的台海现实,“又给日本采取其他形式继续控制台湾提供了某种可能。因此战后日本制定对台政策的基点和指导方针便由直接的殖民统治向着谋求实质性控制的方向转变。由肢解中国向着促成分裂,在分裂中实现对台政策目标的方向转变”①。

  历史事实表明,冷战时期的日台关系始终保持着“前行”态势,日本一直配合美国对台战略,形成美日台三边政经合作机制;美日对台湾的军事保护和经济支持,就是在美日同盟的基础上,不断提升加强美日军事同盟对台湾的保护“力度”;不断在经济上扶植并控制台湾。

  现任日本首相安倍晋三的外祖父岸信介被称为日本“台湾帮开山鼻祖”,战后曾被指定为甲级战犯。1957年2月岸信介出任首相不久就匆忙赴台与蒋介石会谈,鼓吹“日台合作”,推行敌视中国大陆的亲台政策。1958年5月,岸信介更怂恿日本极右分子制造侮辱中国国旗的“长崎事件”,中日民间关系陷入全面停顿。1959年7月岸信介在伦敦与英国首相麦克米伦会谈时表示,如果中国大陆统治台湾,“将成为对日本国家安全的重大威胁”。1960年2月岸信介公开宣称:美日安保条约之“远东”条款涵盖“台湾地区”。岸信介之胞弟佐藤荣作担任首相后,更加大对台“亲善”力度,自1965年开始,佐藤内阁对台实施取代“美援”的日元贷款,日台经济关系日益密切;1969年11月发表的《佐藤—尼克松联合声明》载有“台湾条款”,公开干涉中国内政。

  国际风云变化无常,中美中日战略接近是冷战时期世界局势发生重大转变的典型事例,从1954年中美日内瓦会议、1955年日内瓦中美大使级谈判到1971年中美乒乓外交等,隔绝中美战略对话的坚冰渐次消融。而中美战略接近直接推动了中日的接近,在日本接受中国建交三原则(一、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是代表中国的惟一合法政府;二、台湾是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三、日台条约是非法的、无效的)的前提下,中日邦交实现正常化。1972年9月《中日联合声明》对台湾问题明确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重申:台湾是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日本国政府充分理解和尊重中国政府的这一立场,并坚持遵循波茨坦公告第八条的立场”。1978年8月《中日和平友好条约》则从政治和法律上进一步确认了《中日联合声明》对台湾问题的政治表述。同样,在接受中国建交三原则(一、美台断交;二、废除《美台共同防御条约》;三、撤出驻台美军)的前提下,中美正式建交。1978年12月《中美联合公报》对台湾问题明确规定“美利坚合众国承认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是中国的唯一合法政府。在此范围内,美国人民将同台湾人民保持文化、商务和其他非官方关系”。至少在美日东亚战略层次上,台湾的重要性略有降低,但美日台三边合作机制仍继续维持运行。

  自1972年中日建交以来,日本多次表示恪守《中日联合声明》等四个政治文件所确定的原则,虽然也有日本政界人士多次发出违背上述原则的言论,但整个冷战时期日台互动过程持续保持“低调”前行态势,日台“断交”后仍维持密切之经贸与人员往来。

  二、21世纪的日台关系

  以前苏联解体为标志的国际冷战格局结束后,美日同盟重新定义假想敌,日本亲台势力蠢蠢欲动,中日关系中的台湾问题亦开始突出。台湾岛内亦发生重大变化,1988年1月13日蒋经国病逝,心怀叵测的李登辉继任台湾地区领导人;1996年3月23日,在所谓的台湾地区领导人“直选”中,开始绽露“台独”锋芒的李登辉当选。为给李登辉“鼓劲”,4月10日,日本外务省亚洲局局长加藤良三在日本国会宣称:对中国关于“台湾是中国一部分”的主张,日本只是表示理解和尊重,而并不是承认;“台湾问题是中国内政”只是中国的说法,而不是日本的说法。这是日本公开支持“台独”的首次官方表态,不仅严重违背《中日联合声明》的精神,也严重背离外交信义与道德。其后,日本政界这种颠覆性的观点反复出现。

  1,日本始终支持“台独”。1999年7月9日,存心险恶的李登辉悍然对德国媒体公开宣称台海两岸是“国家与国家,至少是特殊的国与国关系”,即所谓的“两国论”,其“台独”面孔彻底暴露。2000年3月18日,“台独”政党之民进党候选人陈水扁当选台湾地区领导人,台湾地区政权第一次更迭。陈水扁完全继承李登辉的“台独”路线,2002年8月3日,陈水扁向在日本东京举行的“世界台湾同乡联合会第二十九届年会”发表视频讲话,公然声称“台湾跟对岸中国一边一国”,鼓吹要用“公民投票”方式决定“台湾的前途、命运和现状”。为遏制陈水扁铤而走险的“台独冒险”,中国大陆于2005年3月颁布《反分裂国家法》,全球唯有日本“声援”陈水扁当局。

  李登辉、陈水扁以权谋推动“台独”进程具体谋略之一,就是篡改历史教科书,误导台湾青少年一代。比如李登辉时期推出的《认识台湾》历史课本,打破时间轴,台湾史单列,强调台湾本土英雄,培养学生的“台湾意识”。陈水扁时期更把《历史》科目从台湾中学生的课表中“永久”剔除,取而代之的历史、地理、公民三合一的《社会》课程数量也从每周两节变为每周一节。从《历史》到《社会》,不仅中华民族历史人物少了两百多个,几经修改课本中还多了许多仇蒋、媚日的内容,如将日本侵略中国的行径称为“日本帝国的扩张”。

  蔡英文上台后更是公然美化日本侵台历史,2016年6月冲绳岛建成的悼念“台籍日本军人”的“台湾之塔”上就有蔡英文的题名落款;8月初她向原住民道歉时公然声称日据台湾时期实施了“全面而深入的理番政策”;11月初她又在“追思纪念台籍老兵秋祭活动”上颂扬“台籍日本军人”的业绩。2017年4月在蒋介石、八田与一铜像分别被破坏事件上更是奉行“双重标准”等。

  2017年11月5日,美国哈佛大学费正清东亚中心前主任傅高义在上海华东师范大学以“中日关系与东亚的未来”为题发表演说时指出,导致中日关系在1992年后逐步恶化,日本支持“台独”也是关键因素之一。

  2,渐次升温的日台关系。毋庸置疑,日台关系是日本插手台湾问题、干涉中国内政的主要表现,日本亲台势力和岛内“台独”势力的合力则是促进日台关系持续升温的重要因素。未来一段时期,这一因素将继续对日台关系的升温发展有明显的影响。日本对“台独”势力的“潜在”襄助,是影响中日关系与台海稳定的重要因素,更是日台关系持久升温的动力。

 


【 第1页 第2页 】 


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网移动版 】 【打 印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社微信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