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第5页 第6页 第7页 第8页 】 
戚嘉林:理性探索两制台湾方案道德制高点
http://www.CRNTT.com   2019-05-12 00:14:20


戚嘉林(中评社 海涵摄)
  中评社北京5月12日电(记者 海涵)《祖国》杂志社社长兼总编辑戚嘉林在日前召开的第四届两岸媒体人北京峰会上发言时表示,“一国两制”的实践与否,显然是政治问题,政治问题最终要用政治解决。但是在政治解决前,我们应对台湾社会诉诸以理,告知“台独”操控“一国两制”不义宣传的真相,立足于理性“探索‘两制’台湾方案”的道德制高点。

  戚嘉林表示,台湾政治纷乱,关键在于政治上的统独国族认同。众所周知,台湾社会在国民党“白色恐怖”与民进党“绿色台独”的教化下,“祖国”二字在台湾已经悄然消失半个世纪。

  他说,我们台湾人,不知道日据时期时台湾人是强烈地认同中国为祖国;1908年台湾末代进士许南英在北京写下“故土遗黎祖国来”的伤心诗句、1923年台湾青年黄呈聪在《台湾》这本刊物上写下“中国就是我们的祖国”、1926年11月13日在日本警察的监视下台湾青年黄白成枝在台北市街头演讲时公然声称“我们的祖国是中国”。1936年,门阀冠于全台的林献堂在上海时也公开声称“林某归还祖国”。

  戚嘉林谈到,为传承台湾先人视中国为祖国的国族认同,他曾撰写系文章提出恢复台湾同胞祖国意识的想法 ,并身体力行的于2010年10月1日创办上市的《祖国》杂志,当时台湾社会见“祖国”二字仍心生恐惧,邀稿时学者恐惹祸上不愿投稿,十年后则多乐于投稿。20天前4月22日岛内《中国时报》还刊出拙文〈光复后祖国视台胞为骨肉〉,其中祖国二字是公然出现在岛内主流媒体报纸,这些在10年前是难以想像的。故如果说《祖国》杂志有所贡献,首要就是助益“祖国”二字公开出现在台湾社会。其次,《祖国》杂志的贡献,就是将当代中国故事与两岸紧密结合。例如关于“一国两制”故事,历史上台湾早就实行过“一国两制”,因为日据台湾50年日本殖民政府在台湾实行的政治制度,就是不同于日本本土的“一国两制”,但那是异民族侵略者屠杀/歧视统治下的“一国两制”。对日据时期残酷至极的“一国两制”,台独不但不批判/不清算,反而高度美化;对习近平总书记基于同胞骨肉坦诚善意提出“探索‘两制’台湾方案”的“一国两制”,“台独”则是悍然拒绝,并且全方位大肆抹黑。

  戚嘉林说,同样的“一国两制”,“台独”对往昔日帝以武力屠杀征服强行实施的残酷殖民式“一国两制”,不但认可、接受、还美化,甚至还反覆自认是日本人,但对祖国愿平等协商共议统一的“一国两制”,却不分清红皂白铺天盖地抹黑祖国坦诚善意的“一国两制”。

  对此,戚嘉林认为,两相对比,对“台独”如此颠倒黑白反差的抹黑宣传而言,“一国两制”的实践与否,显然是政治问题,政治问题最终要用政治解决。但是在政治解决前,我们应对台湾社会诉诸以理,告知台独操控“一国两制”不义宣传的真相,立足于理性“探索‘两制’台湾方案”的道德制高点。

  他说,“台独”对本民族与异民族两种“一国两制”的如此颠倒是非作法、违反普世价值,违反天道,天理难容。“台独”以政治力量如此误导台湾社会,使大陆同胞对台湾社会产生义愤,甚至可能因误解而误判推动统一的方式,从而将其他台湾乡亲捆绑在黑暗的“分离主义台独”道路上,实在是不厚道。

  最后,戚嘉林介绍说,《祖国》杂志是以还原两岸真历史/两岸真新闻为己任,提供“深度阅读”平台,尤其是《认识近代中国》《一国两制 和平统一》等课题的深度报道与分析,在“当下化与历史化”的统一进程中,使台湾读者从知道、认识、理解、到接受,不同程度地感受/提升其对祖国的国族认同。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第5页 第6页 第7页 第8页 】 


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网移动版 】 【打 印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社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