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王道:台湾大选 内因是决定因素
http://www.CRNTT.com   2019-11-23 00:31:47


  中评社香港11月23日电(作者 王道)不久前,新党副主席李胜峰铁口直断,如无特殊状况,蔡英文将领先200万票从大选中胜出。这在蓝营上下特别是媒体名嘴竭力营造“韩流再起”、即将“黄金交叉”气氛之际,多少让人感觉意外,不过也促使人们进一步深入思考,短短不到一年时间,究竟是什么因素导致了蔡韩对比民调出现有若天壤般的变化?李氏曾言,韩国瑜要赢,除非彻底改变自己形象以争取大多数人信任。那么,韩要如何改变形象并改变什么形象?还是说,国民党、韩阵营要争取胜选,必须在更大范围上破解民进党什么招数和阵式?诸如此类种种悬疑,都有必要进一步探讨。

  内因是变化的依据
  外因通过内因起作用

  近月来,韩国瑜民调由领先一、二十趴一举逆转为落后一、二十趴,且自八、九月以来,不分蓝绿媒体所作民调都持续保持这种态势。舆论咸认,主因是香港反“逃犯条例”与中美贸易战让蔡英文“捡到枪”甚或是“捡到炮”,致使民进党得以贩卖“芒果干”,摆脱困境,起死回生;更据此断定韩国瑜能否再次翻转取决于香港的事情是否及时落幕,还有的则或明或暗指向大陆某些举措的影响。

  以上看法各有其援引和论理,毕竟民调的变化与中美间的矛盾及香港的事情等等,在时间上是相合的。但细想之下,还是让人有所疑惑,假设现在情形搬回2008大选前,当民进党因陈水扁系列贪腐案被打得人神共愤、奄奄一息时,是否能因目前这样的外部环境而成功脱身并实现逆转?

  这时,不由人回想到早先伟人的那个著名论断:外因是变化的条件,内因是变化的根据,外因通过内因而起作用;事物的变化发展,主要是由事物的内部矛盾引起的,事物内部矛盾的双方既相互依赖又相互斗争,由此使矛盾双方的力量和地位发生变化,推动着事物运动、变化和发展;事物的内部矛盾是事物发展的源泉,决定着事物发展的性质和发展方向。

  中美矛盾、香港事件的同时
  台湾到底发生了什么

  去年11月24日的九合一选举后,民进党上下一片狼籍,哀鸿遍野。两岸舆论包括一些颇具影响与地位的专家大咖,几乎一致判定民进党已从一年后的大选中提前出局。民进党和绿营内部,“逼宫”声浪四起,数十名深绿大佬发表公开信要求蔡英文放弃连任,赖清德在独派推动下于3月中旬宣布投入党内初选,一时间“蔡皇”岌岌可危、朝不保夕。

  但是,在两个多月的拖延展期中,蔡英文元气逐渐恢复,并于6月13日以领先赖清德8%的结果胜出初选。这时,香港的抗议刚刚发生,“芒果干”即使有,也不够卖。

  回头来看,蔡赢得初选并不仅仅反映她个人在与赖清德的竞争中获胜,更反映从那时起,民进党在同国民党的新一轮搏斗中已经重新稳住脚跟,双方消长态势也悄然发生变化。由于这种变化是逐渐地、半年多时间里一天一点地累积的,因而当时并不引起人们的注意。尽管如此,出现在5月份的两件事情还是具有相当的象征意味与代表性,虽然它们本身在台湾持续的蓝绿斗争中远称不上典型性事件。

  一是韩国瑜高分贝抨击民进党“毁宪背信”、在年金改革中大幅削减军公教退休金,并誓言当选后全部改回来。韩此举对巩固传统军公教支持、确保他从国民党的初选中胜出有其意义,但却忽略了一个更大范围的问题,即社会上更多的人们对此并不一定反对,不少甚至是赞同,因为它涉及的基本是国民党威权时代延续下来的一个特殊群体。绿营知道无论如何这个群体就是支持国民党、反对民进党,所以急欲利用手中权力对其剥夺清算;另一些民众或中间选民,则认为传统军公教的待遇具有特权余绪,适度削减也属“公平正义”。更为重要的是,针对此事的争议其实具有广泛的扩展性与外延性,即让不少中间民众感觉到民进党执政三年多的“改革”包括清查国民党党产、没收“国民党随附组织”财产、“转型正义”等等也有其一定道理,而且效果也逐渐显现出来了。社会心理的这种转变,是民进党和蔡英文由死向生的内在基础。

  二是“同婚”法案的通过。原本民进党在这个议题上是腊烛两头烧,反同群体极力反对抗议,拥同人群则对民进党是否积极推动、是修民法还是立专法(专法被视为仍存在歧视)存在诸多不满,这都形成蔡政府声势低迷的原因之一。但最后通过时,由于国民党全力抵制,民进党强势推动,尽管最后通过的是专法,拥同群体还是转而支持民进党,特别是广大年轻世代认为反映了“进步价值”,并为台湾在亚洲第一个以法律保障同婚而兴奋;即使反对者,至今也由于毕竟是“个人选择自由”,不再强力抵制。此事及其同样存在的扩展性与外延影响,对民进党扩大年轻一代的认同支持无疑具有广泛的作用。

  以上两件事情都不算太大,但却具有重要的指标意义,它代表着社会较大范围内的认知心理已经转变,蓝绿较量的总体态势开始逆转,蔡政府声势触底回升,掉头向上。

  深绿全面归队
  年轻世代结构性转向

  不论蓝绿,执政者支持度、好感度等等一旦跌入十几二十趴以下,绝对是深蓝深绿对自己的领导人严重失望甚或产生巨大的怨恨。马英九执政时一度成为“九趴总统”,以及国民党2016年惨败,原因即是深蓝的绝望与“含泪不投票”。蔡在九合一后陷入泥滩与之相似,但由于人们对深绿极端心态与思维较少注意,以致在看待或分析问题时往往缺少了一个重要的维度。实际上,在台湾这个分裂的社会,对事情的看法与感受基本是完全相反的,以至于我们可以在一方看法的前面直接加一个负号,正好就是另一方的主张与观点,正的转负,负负得正(简易辩证法哈)。

  当传统军公教“八百壮士”对蔡政府的年金改革进行“如影随形”、“埋锅造饭”的抗议时,当国民党对党产被剥夺表达愤怒并上诉“释宪”时,深绿却从完全相反的方向上对蔡当局产生难以掩饰的怨恨,这就是对蔡当局“改革”的牛步龟速、迟无绩效愤懑莫名,极度失望。在他们看来,陈水扁执政八年时应早对党产、“转型正义”等内容充分掌握,完全执政了就应当雷厉风行收霹雳之效,但林全任内的一年多却都还在收集研究资料,赖清德的一年多进展也是离离落落。这无疑都使深绿越来越难以忍受,以至公开发难,使蔡的支持度低迷不振。

  正因如此,当今年以来蔡标榜的“改革”逐渐显出效果以及苏贞昌上任后对蓝营展现强硬的对干时,深绿郁结的闷气终于得到舒解,大佬纷纷出面表示原来大家“误会蔡英文了”,连始终反对蔡抢大位的辜宽敏也一百八十度转弯,呼唤绿营支持蔡连任。可见,深绿已经全面归队。

  绿营实现整合,选情自然已经回到五五波。之所以近几月气势全面压过国民党,则因为另外有中间民众包括年轻选民发生结构性转向。韩国瑜去年在高雄以明显优势胜出,主要由于中间和年轻世代对民进党长期执政的厌倦、对改变的期待。但当韩上任不久就参选大位等因素,加上前述受民进党所谓“改革”的影响,很多人的想法与选择发生变化,这部分加总上去,当然造成蓝绿民调的较大差别。

  当然,这里明显还涉及韩本人的问题、国民党不团结等因素,只是都比较显性,且媒体谈论已多,所以不再多述。

  可见,目前大选态势主要是由台湾社会的基本面、大结构决定的。韩阵营如欲寻求根本解决之道,必须从基本面着手。

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网移动版 】 【打 印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社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