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页 第2页 】 
两岸媒体赴医圣祠 寻老中医传承脉络
http://www.CRNTT.com   2019-04-10 00:19:00


医圣祠(中评社 海涵摄)
  中评社信阳4月10日电(记者 海涵)前不久,由著名演员陈宝国、冯远征、许晴等联袂出演的电视剧《老中医》在大陆饱受欢迎、好评如潮。该剧主要讲述了乱世护国粹的传奇往事,展现了中华民族传统中医文化的博大精深以及中华儿女捍卫传统文化的坚毅果敢。这部剧之所以大获成功,除了戏骨撑剧之外,还得益于当下中医药传统文化的回归。

  同样怀揣着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热爱,两岸媒体姓氏寻根联合采访团一行日前参访了南阳医圣祠,祭拜医圣张仲景。

  医圣祠是我国东汉时期伟大的医学家、世界医史伟人、被人们尊为中华"医圣"的张仲景的墓祠纪念地。张仲景(约公元150~154年——约公元215~219年),名机,字仲景,东汉南阳涅阳县(今河南省邓州市穰东镇张寨村)人,东汉末年著名医学家。张仲景广泛收集医方,写出了传世巨著《伤寒杂病论》。它确立的辨证论治原则,是中医临床的基本原则,是中医的灵魂所在。这部医书熔理法方药于一炉,开辨证论治之先河,形成了独特的中国医学思想体系。它不仅为国内历代医学家所尊崇,而且为日本、朝鲜、欧美诸国医学家效法,被誉为"众法之宗,群方之祖,医门之圣书。"医林后学奉张仲景为"医中之圣"、"万世医宗"。

  医圣祠位于中国中医药服务贸易重点城市、河南省第三大城市南阳市城东温凉河畔。南阳医圣祠坐北朝南,是一组具有汉代艺术风格的建筑群;正院有山门、中殿、两庑;偏院有医圣井、医圣桥、历代名医塑像等,馆藏器具文物104件(套),古籍书刊文献1万余册。解放后,党和国家非常重视祖国医学文化遗产和文物保护工作,曾多次拨款对南阳医圣祠进行修葺。1988年,医圣祠被国务院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07年“医圣张仲景祭祀”公布为“河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2008年被国家中医药管理局授予“全国中医药文化教育基地”。

  医圣祠内,令记者印象最为深刻的当属院内的东西长廊。院内两侧的东西长廊,分别镶嵌着《张仲景组画》、《历代名医评赞》、《历代名医画像》石刻200余方。东长廊镶嵌的是《张仲景组画》,这组史画是以汉代画像石刻的艺术再现了张仲景当年下荆襄、登桐柏、赴京洛、涉三湘,"勤求古训、博采众方",终成"万世医宗"的辉煌一生。张仲景时代的"神医"华佗,称颂张仲景著作"此真活人书也";唐代著名医学家"药王"孙思邈,称颂张仲景著作"特有神功";美国华盛顿大学医学院教授包德默曾感慨地说:"爱因斯坦创立了相对论,但张仲景早在1800年前就已把相对论的原理运用到实践中去,张仲景是我们人类的骄傲。"1993年国际权威医史研究机构--英国伦敦维尔康医史研究所,把张仲景列入29位世界医史伟人名单,加以弘扬和纪念。中国医学史悠悠数千年,获此殊荣者唯张仲景一人!

  西长廊里镌刻着自伏羲以来至明清历代名医117幅石刻画像,记载着他们的生平及主要医学成就,这些出类拔萃的医药学家,他们不但为中华民族的繁衍昌盛作出了贡献,而且在世界医学史上也占有显着地位。

  随着世界中医热潮的不断兴起,中医被越来越多的海内外人士所尊崇。医圣祠博物馆自重建以来,已同2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学术团体进行了学术交流和建立了业务关系。
  
  两岸媒体姓氏寻根联合采访活动由河南省台办主办,其主题为“传承中华文化暨寻找乡愁”,中评社、联合报、旺报、中天电视台、台湾导报、指传媒、冠腾传媒、民生新闻网、新华社、凤凰网、中新社、国际在线、华夏经纬网、台声杂志社、梨视频、河南日报、河南电视台、大河网等18家媒体受邀参加报道。

  


【 第1页 第2页 】 


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网移动版 】 【打 印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社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