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第5页 第6页 第7页 第8页 第9页 第10页 第11页 】 
2018高雄奖出炉得主优秀作品公开展出
http://www.CRNTT.com   2018-03-27 21:41:30


高雄市“副市长”史哲(左一)及高美馆馆长李玉玲(右一)与高雄奖得主合影。
  中评社高雄3月27日电(作者 崔家齐) “2018高雄奖”颁奖典礼3月24日下午于高雄美术馆举行,由高雄市“副市长”史哲及高美馆馆长李玉玲亲自颁奖,5位“高雄奖”得主杨顺发、徐叡平、萧圣健、胡钧荃、林羿绮各得新台币40万元奖金,另有何创时书法篆刻类特别奖张天健、7位优选奖及27位入选者,所有得奖人精选优秀作品将展出至5月26日。

  史哲代表市长陈菊出席时指出,“高雄奖”迈入第22年,他个人就出席了12年,期许高雄奖扮演一个开阔的角色,让新锐艺术家有创作的艺术平台,“高雄奖” 自1997年由市美展转型,鼓励艺文创作、扶植年轻新锐,也成为台湾相当具有指标性、重要性的艺术奖项之一,评审团真心的投入也是高雄奖权威性指标重要基础;高美馆改制为行政法人后,将“高雄奖”做为一项策展性的奖项,也期盼保持对高雄奖的学术研究与展览的初衷,更发扬公益性、教育性、推广性,在未来也发挥更宽广的空间。

  高美馆馆长李玉玲则表示,“2018高雄奖”从去年10月起征件,经历了筹备、初审、复审,在532名送件者中选出5位高雄奖,1位何创时书法篆刻类特别奖,7位优选奖及27位入选者,今年度首度将“科技艺术”纳入“新媒体New Media”类收件,以实际行动回应`资讯串流时代的呼唤与期待,提供艺家与时俱进的创作选项,拥抱当代艺术创作所主张的流动及前卫精神;而3位“科技艺术”入选者也全数获得高雄“高雄奖”,是今年比较特殊的情况。

  李玉玲表示,“高雄奖”历经多项变革,首创“初审分类、复审不分类”之评审机制,更于2007年推出观察员制度,弹性针对当年艺术转变之趋势进行检核与自我调整,为的是让“高雄奖”更切合年轻世代当下之创作需求,吸引更多优秀作品参与,希望“高雄奖”成为台湾第一个深具特色的当代艺术平台后,更积极、更进步、更能回应当代艺术创作的多元能量。
 
  “2018高雄奖”从去年10月起征件,经历了筹备、初审、复审,在532名送件者中选出5位高雄奖得主,有在艺术界创作不断的艺术家,也有学院内的艺术新秀,得奖作品运用独特媒材语汇,结合创作的机动性与原创性,深刻传达对外在环境或内在风景的省思。

  得主杨顺发的作品《台湾水没—保国护土篇》,反讽影射水墨意境的优美风景,在现代发展思维下,带来人境废墟的感叹;徐叡平透过变异形塑义肢、轮椅、拐杖等辅具,以复合媒材与玻璃,充分展现生命脆弱的共感意象;萧圣健的作品《月夜》、《夏之声》、《群》,创作灵感来自童年对大自然的怀想,也有别于机械艺术对于工业的礼赞与美感的探掘;胡钧荃利用3D扫描技术与“VR虚拟实境”,创造出诡谲的解构世界,影像碎片仿佛标举出现实生活的窘境;林羿绮作品《父域安魂曲》系列,运用影像与布幕装置的交迭,呈现记忆与影像之间的暧昧情境,让人仿佛置身迷幻眩惑的梦境边缘。

  另外何创时书法篆刻类特别奖得主张天健,7位优选奖得主纪人友(水墨/胶彩类)、柯良志(书法/篆刻类)、萧其衍(油画/压克力类)、丁柏晏(素描/版画类)、吴有容(雕塑类)、杨育杰(摄影类)、王宝庆(复合媒材类)。
另有27位入选者,包括水墨/胶彩类的柯怀晴、李品墨、陈芷若;油画/压克力类的杨淑芳、郑崇孝、蔡宜儒、蔡宗佑、宋真、蔡芝其、张善学、黄钰轩、刘韦岑;素描/版画类的游雅兰、阮原闽、刘呈祥;雕塑类的耿杰生、撒部‧葛照;摄影类的林振宏、苏崧铭、李阿明、吴孟真、周永忠;复合媒材类的蔡亚馨、吴家盷、康雅筑、洪凤莲、余孟儒。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第5页 第6页 第7页 第8页 第9页 第10页 第11页 】 


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网移动版 】 【打 印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社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