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第5页 第6页 第7页 第8页 第9页 】 
《旅人心灵》蒲宜君雕塑创作展开幕
http://www.CRNTT.com   2017-10-15 00:36:57


蒲宜君与父亲蒲浩明的《旅人心灵对话》。
  中评社高雄10月15日电(作者 崔家齐)《旅人心灵》蒲宜君雕塑创作展9月22日至11月26日在The One Gallery人文远雄博物馆高雄分馆展出,10月13日的开幕讲座暨茶会特别请到蒲宜君与父亲蒲浩明进行一场《旅人心灵对话》,透过父女两人的成长与创作历程,一窥台湾著名雕塑世家一脉相承之外的转化及变奏。

  蒲宜君留学英国,毕业于肯特艺术暨设计学院美术系雕塑组,从小在外曾祖父台湾前辈油画家陈澄波、祖父名雕塑家蒲添生及父亲蒲浩明的熏陶下,形塑个人特有的创作风格,创作之路上获奖无数,2001年获台阳美展雕塑银牌奖,2017年以《小宇宙系列─陨石与梯子》成为首位七次入选法国巴黎秋季沙龙的台湾艺术家。

  《旅人心灵》蒲宜君雕塑创作展精选蒲宜君12件作品,其中《旅人系列》是展览最主要内容,并特别展出蒲添生的《浴后》及蒲浩明的《小水滴─亲亲》等代表作,延伸成为具有家族传承意义的另类三代同堂联展,观者可以透过一趟心灵的纯真旅行,成为心灵满载、完全属于自己的旅人。

  除《旅人系列》外,另有以黑白为主调的画作《心灵印记》,透过灵光自现展开对生命自身的关照,对人生旅程的思考,活络了蒲宜君细致敏感的心灵。

  蒲宜君从古典雕塑发展出属于个人独特的语汇,充满诗意与纤细的文学气息,作品特色在于人物瘦长显示脆弱的心情,贴近存在的本质,由于名艺评家萧琼瑞说初看作品时容易联想到近代雕塑家杰克梅第,但近一步观察,不同于杰克梅第完全的削瘦与空洞,蒲宜君人体往往有一个较厚实的躯干或附着物,在同样“孤寂”的主题下,展现了属于新时代女性特有的哲思与诗情,以及游走于流浪与悠闲之间的浪漫情怀。

  名艺评家萧琼瑞指出,蒲宜君的《旅人》有着巨大的斗蓬、风吹的头发,和不断前行的力量;人或许是孤独的,但追寻自我与自由的心境,让人永远不满足于一个当下的定点,持续走向永远的、未知的“他方”;蒲宜君的《旅人系列》从精神面论,绝非颓废、荒芜,反而是不断前进、不断探索的积极态度。

  1944生于台湾嘉义的蒲浩明,从小感受到外祖父陈澄波对艺术的热情,师事父亲前辈雕塑家蒲添生由东洋引介的西洋古典雕塑技法13年,中国文化大学第一届美术系毕业后,留学比利时及法国的四年期间,吸收从古典到现代的西洋雕塑系统整个脉络,经常思考如何在承接古典雕塑的同时,做出忠于自我的蜕变,因此不断的探索以及进行多元的发展,从不同的角度研究,累积了许多风格的系列作品。

  其中极富盛名的《小水滴系列》作品于1991年开始创作,使用西洋雕塑技法,将宇宙间最复杂的形体与情感,以去芜存菁回归单纯的手法创作,象征“爱”在人生旅程里纪念感情的纯心与永恒;小小的水滴可以想像成宇宙一般的大,以高位阶晶莹剔透的生命情怀做基调,再把宇宙最自然这么的一个生命体,利用造形上修正、变化及排列组合的发展,赋予人生百态的情感于其中。

  蒲浩明说,小水滴本身就充满象征的特质,或者说是具有艺术上符号、语汇的特性,藉由它们可以呈现思想,水滴本身是动的物质,没有固定形态,其可变性及可塑性相当大,因此发展的潜力也相当灵活、自由、庞大,拥有感情流转变化,因此设计出可以自由做情境摆设的《小水滴》雕塑;小水滴虽然平凡不起眼,但仍让人充满神奇的感觉,有足够的条件重整艺术上精神世界的秩序,而它的入世精神有如天上星星,落入凡尘,依然洁净。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第5页 第6页 第7页 第8页 第9页 】 


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网移动版 】 【打 印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社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