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目分类 出版社分类



更详细的组合查询
中国评论学术出版社 >> 文章内容

第二节 宗祠楹联的主要内容

  地域性的以同宗共族为代表的祠堂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个多维的文化空间,而宗祠联只是其中的重要内容之一。宗祠联除起装饰美化宗祠的作用外,更主要的其间藴藏着一种质檏的精神动力,是一部不可多得的教科书。其内容十分丰富,归结起来主要三大类:

  一、追本溯源,缅怀祖德

  追本溯源,是人类的天性。在现实生活中,每个人都必须要面对我从何来的现实问题。从最亲近的本源上说,大家都知道生我者惟有父母。但对于年代久远的先祖而言,就未必人人皆知了,尤其是对那些时隔数十代上百代的人来说,更是朦胧不清。为了让子孙后代不忘根本,我们的祖先匠心独具,运用传统文化艺术形式,将“追本溯源”的只言片语写入楹联中,并嵌刻于宗祠大门或柱子上,以示子孙后代永不忘记自己的本源。正如众多祖训所言:“宗族乃吾身之亲,千支同本,万脉同源,如出一祖。”

   从某种角度而言,一座祠堂就是一个宗族的开发史,为了彰显宗族先贤们的崇高品质以及他们建立的丰功伟绩,有关“缅怀祖德”的宗祠联便应运而生。永定境内现存的宗族祠堂几乎都有“追本溯源”、“不忘祖德”的寻根联,对强化人们的宗族意识,增强族人认同感和凝聚力起着重大的作用。如,凤城赖氏大宗祠联“派衍西岐剖金符而建国颍川得姓伊始,支分东晋荷御笔以成家松阳锡郡由来”表明瞭赖氏宗族的由来。联中“西岐”,是商周时期一个古地名,今陕西省岐山县,是中华民族重要的发祥地之一。金符,指古代帝王授予臣属的信物,包括铜虎符、金鱼符、金符牌等。封建时代的帝王建国之后,要对有功的诸侯将士进行封赏,将符节剖分为二,文臣武将各执其一,作为信守的凭证。颍川,即古时的颍水,发源于河南省西境颍谷,向东南流,注入淮河。据文献记载,周武王之弟叔颖佐周灭商平定天下,武王宠赐子爵,封于赖国,遂以国为姓,叔颖被尊为赖姓始祖。最早的赖姓家族,居于古代的颍川一带,故以“颍川”为堂号。这一时期,居于颍川的赖姓十分兴旺;到了汉代,由于战乱,赖姓人大批南迁,从河南迁徙到浙江松阳。据《赖氏族谱》载,东晋时期赖忠诚任虔州(今属江西)知府,后人赖光迁居今浙江省松阳县。东晋隆安二年(398),赖遇任江东太守,兼理屯田,政绩卓著,奏请朝廷准许他以“松阳”为府第,皇帝恩准并御笔题写“松阳世家”匾赐予赖遇,赖氏便成为当地的望族,故此支望族以“松阳”为郡号,并尊赖光为开基始祖。再如,凤城王氏宗祠联“三公槐树,一甲梅花”表明瞭王氏先人曾经拥有的功德。上联“三公槐树”,典指宋代名臣王佑。据《宋史·王旦传》载,旦父佑手植三槐于庭曰:“吾之后世必有为三公者,此其所以志也。”王佑以才德闻名,天下人都盼望他当宰相时,竟不顾个人前途而以百口之家担保符彦卿,被传为美谈。名声大振,世人交口称赞:“王氏有阴德,后嗣必昌。”他在以直道不容于世时,也将希望寄托于后代子孙。亲手在庭中种了三棵槐树,相信自己后代子孙兴旺,出将入相,位登三公。后来其子王旦官至宰相,进位太保,居三公之首,子孙果然显赫兴盛。因此,古人常在自家庭院、门前或屋后栽种三棵槐树以期应“三槐”之兆。下联“一甲梅花”,典指唐宋八大家之一的王安石。王安石(1021-1086),字介甫,号半山。江西抚州市东乡县上池村人,北宋著名的政治家、文学家、思想家、改革家。封荆国公,后人称之“王荆公”。他考取进士,位列前茅,故谓“一甲”。他又写过一首著名的咏梅诗:“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故被颂为“一甲梅花”,既颂其人,亦颂其诗,且成典故。

  此外,还有部分通用宗祠联,劝导后人要诚心诚意祭祀先祖,以求上祖的庇佑。如,大溪乡翁氏崇本堂联“崇奉一堂昭穆有别,本支百世享祀无疆”。其大意是:按照先祖在宗祠里的辈次排列次序,依次举行奉祀仪式;崇本堂翁氏世代先祖,永远受到裔孙们的供奉。再如,下洋镇太平村曾氏宗祠联“溯源东鲁发迹闽西人杰地灵贻万代,克绍箕裘怀萦霜露馨香俎豆祀千秋”。表明曾氏发源于春秋鲁国,在闽西这片土地上兴起;曾氏先祖把人才杰出的灵秀之地留给万代子孙,曾氏裔孙能够继承先祖的事业,并时常怀念祖先,曾氏祖先永远受到后人的祭祀。

  二、修身齐家,光大祖业

   

  对子孙后代进行道德教育,历来被人们看作是振兴宗族声望的头等大事,教育的形式也呈现出多样化的特征。祠堂虽然是族人崇祀祖先和缅怀先贤的场所,但是在宗祠的大门框和祠内的柱子上不难发现有许多教化子孙后代的楹联。其目的是通过这些楹联的警示作用,训诫子弟提高宗族裔孙的德行修养,让历代圣贤的优良道德和宗族的良好家风得到弘扬光大,以便“振家声”、“绵世泽”,藉以光大先祖的功业。这类以古励今的楹联,对于激励后人见贤思齐和努力奋发向上有一定的促进作用。如,培丰镇文溪村邱氏家庙联“若要不饥寒那能不勤俭,如为好百姓便是好儿孙”。全联大意是,如果要不捱饿受冻,就必须做到既勤劳又节俭;如果能做一个好百姓,那么他就是邱氏的好儿孙。再如,长流村陈氏总祠联“敬育人和燕翼贻谋惟谦受益,尊其天爵鹏程发轫修德必昌”。上联“燕翼贻谋”, 语出《诗经·大雅·文王有声》:“武王岂不仕,诒厥孙谋,以燕翼子。”原指周武王谋及其孙而安抚其子,后泛指为后嗣作好打算。谦受益,指谦虚可以让人得到益处。语出《尚书·大禹谟》:“满招损,谦受益,时乃天道。” 天爵,即天然的爵位,指高尚的道德修养。因德高则受人尊敬,胜于有爵位,故称。语出《孟子·告子上》:“仁义忠信,乐善不倦,此天爵也;公卿大夫,此人爵也。” 孟子认为,仁义忠信、乐善不倦,有生以来就值得推崇。鹏程发轫,颂辞,旧时常用作祝人前程远大。发轫,启车行进,比喻事物的开端。修德必昌,指修养德行一定会昌盛。全联的大意是,敬慎地营造和睦友爱的良好环境,好好地训诫后人一个人只有谦逊才能受益;德行高尚的人就会受人尊敬,前程远大且致力于修养德行,必定会兴旺发达。

  三、赞美宗祠,借景抒情

  这类宗祠联,大多通过描绘宗祠地理环境或表明宗祠的构造特点,称赞宗祠的雄壮华丽,风景的优美,预示宗族必定世代昌盛。永定客家先祖深受汉文化中的阴阳五行理论,特别是由此衍生出来的风水学说的影响,普遍相信风水屋场堪舆之说。《宅经》 云:“宅以形势为身体, 以泉水为血脉, 以土坡为皮肉,以草木为毛发,以屋舍为衣服,以门户为冠带。”它将住宅比喻为人的身体,宅的外观及内部建构就像一个人的躯体,要以泉水作为血脉,以地基及附近的土地作为宅的皮肉,而草木就是宅的毛发,各个不同位置的房间就像穿在宅身上的衣服,而门户就自然像头冠或者腰带。这些都齐备了,才称得上吉宅。说到实践,永定境内现存的数以万计的土楼民居建筑中,风水学说的因素几乎无处不在。

  不仅如此,永定客家人修坟造祠时,也把风水置于无比重要的地位。客家人认为,坟墓是先祖的栖身之所,宗祠是祖先灵魂的栖息之地,风水的好坏直接关系到后代子孙的福祉。建造宗祠时,必重资延请资深的风水先生四出择址,破土动工时还得举行隆重的奠基仪式。因此,境内的宗多处钟灵毓秀、依山傍水之地。由此,“赞美宗祠,借景抒情”的宗祠联便应运而生。如,高陂黄田陈氏总祠联“雄狮威武庙前立,华表峥嵘显祖堂。”下联中的“华表”,是古时宫殿、宗庙、亭榭、坟墓等建筑前面的一种柱形标志,原为木制的高柱,其顶端用横木交叉成十字,似花朵状,起某种标识作用,故称之为华表。峥嵘,形容建筑物的高大耸立、不平凡。全联大意是,石雕雄狮威风凛凛地在祠堂前站立;祠堂前面耸立着的巨大石柱使祖堂显得位尊而高贵。再如,高陂田段廖氏赤岭祠联:“祠宇鼎高冈虎视中乡拥千山而拱秀,武威绵世泽龙蟠赤岭挟二水以飞腾。”此联由清代永定知县吴梁所撰。大意是,田段廖氏宗祠挺立在山脊上,雄壮如虎地立在乡里,四周群山环绕,风景秀丽;武威郡廖氏先祖的遗泽绵延不断,裔孙如龙盘卧在赤岭,凭藉两条溪流腾空而起奋发有为。不仅描绘了田段廖氏赤岭宗祠的地理位置以及四周的环境,而且表达了期望廖氏裔孙奋发有为的美好愿望。
最佳浏览模式:1024x768或800x600分辨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