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目分类 出版社分类



更详细的组合查询
中国评论学术出版社 >> 文章内容

第一节 土楼民居楹联的主要内容

  永定客家土楼楹联内容十分丰富,涉及到齐家报国、敦宗睦族、积德修身、勤耕苦读、勤俭兴家、尊师重教、赞美家园等方面,归纳起来可分为六大类:

  一、心存忠孝,齐家报国

   “忠孝”是儒家思想的基础,是中华民族的宝贵文化遗产。“忠”是立国之本;“孝”是立家之本。旧时,忠是针对君主而言,封建专制社会,忠君也就是对国家的忠诚。永定客家先贤倡导的“忠”,从现代意义上说,就是要热爱自己的祖国,对朋友忠诚。“孝”,就是孝敬父母,尊老敬贤。一个人只有怀着忠孝之心,才会有齐家、报国之举。但是,光有“忠孝”、“报国”的思想是远远不够的,还必须有“忠孝”、“报国”的本钱,那就是要有知识、有学问,这种本钱的获取来源于“读书”。土楼楹联表现出来的正是这种思想,强调的是造就德才兼备的人才。如,振成楼楹联“干国家事,读圣贤书”;抚市永豪楼“读圣贤书立修齐志,行仁义事存忠孝心”;湖坑日应楼“日读古人书志在希贤希圣,应付天下事心存爱国爱民”;南江经德堂“行仁义事,存忠孝心”;等等。这些楹联集中反映了永定客家人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二、缅怀祖德,纪念先贤

  祖德,顾名思义就是祖宗的功劳和恩德。一般来说,德指的是善心,功是指善行,有了善心才会有善行。《管子·四称》云:“循其祖德,辩其顺逆,推育贤人,谗慝不作。”从管子的观点可以看出:根据祖宗的功德,推崇那些有功德的先祖的言行,来培养德才兼备的后人,就能扼制邪恶奸佞的兴起。由此可见,缅怀祖德具有重大的教化作用。

  土楼主人的祖先,有的做过大官,有的发过大财,有的才高八斗,自然不同凡响,当属有功德之人,有必要大加推崇。为此,营建土楼的主人匠心独具,将最能夸宗耀族的联镌刻在土楼的门框上,起到既能提高族望,又能启迪教育后人的双重作用。如,大溪巫屋先甲楼“先贤宗圣道,甲第义王家”;下洋中川翰英楼“翰林显甲第,英伦造世家”;坎市燕诒楼“希贤希圣唯上品,谟深谟远是良图”;等等。这些楹联,字里行间地道出了上祖的功德,倡导后人要继承先贤的遗志,成为启迪后人的好教材。

  三、勤耕苦读,克勤克俭

  耕种,可以事稼穑,丰五谷,养家糊口,以立性命;读书,可以知诗达礼,修身养性,以立高德。在古人看来,做人第一,道德至上。所以,“耕读传家”既能学会做人,又能谋生。永定土楼客家人最大的心愿,莫过于希望子孙后代能通过读书应试出人头地、光宗耀祖。认为,多读圣贤书,即使做不了官,也能学点“礼义廉耻”的做人道理。因此,在士农工商四大行业中,读书历来最被永定土楼客家人所看重,境内稍具规模的土楼,几乎建有专供培育子弟的学堂。当然,单凭提倡“耕读”还不够,必须冠以“勤”、“苦”两字,只有“勤耕不辍”、“ 苦读勤学”,才能达到最终目的。由于永定客家人崇文重教,使得土楼人家人才辈出。至今,永定民间还传颂着“四代五翰林”、“兄弟双进士”、“一楼十博士”、“一镇三院士”等故事。新中国各个时期,无论政界、军界、商界、科技界都涌现了许多声望显赫的人物。

  更可贵的是,永定客家先民早就懂得“修身、齐家、治国”都离不开“勤和俭”的道理,把倡导勤俭的楹联作为勉励后人的警句,镌刻在土楼门框上,并世代相传,发扬光大。对于“勤”,《说文》解释为:“勤,劳也。”劳,就是用力。无论劳心劳力,都要竭尽所能去从事。古人云:“俭,德之共也;侈,恶之大也。”这就是说,节俭是有德之人共有的品质;奢侈是邪恶中的大恶。勤俭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小到一个人、一个家庭,大到一个国家、整个人类,要想生存发展,都离不开勤俭。在生活中,只“勤” 不“俭”会勤而徒劳;只“俭”不“勤”会俭而无用,只有将两者辩证地结合起来才能过上好日子。这种“勤俭”思想,在土楼楹联中得到了很好的展示。如,承启楼联“承前祖德勤和俭;启后孙谋读与耕”;湖坑裕兴楼联“裕后勤和俭,兴家读与耕”;湖坑南江村裕兴楼联“裕后勤与俭,兴家读与耕”;坪洋振兴楼联“振家声宜兄宜弟,兴世业克俭克勤”;等等。

  四、修身养性,行善积德

  修身,就是通过诵读经典著作或先贤的格言警句,使自己的心灵得到净化而变得纯洁;养性,就是通过自我反省体察,使身心达到更加完美的境界。个人的修身养性,不仅饱含了为人处世的智慧,还包含要有一颗平常心去应对日常的烦恼和不幸。常言道“成才先立德”,学会做人是立身之本,良好的品德才是成才的基础。在日常生活中,做人和做事往往都是相互联系的,只有彼此相互配合才能在人生道路上一步一步走下去。永定客家人眼中的“行善”,不但强调自己不做损人利己之事,而且要劝导别人去做好事;“积德”泛指做好事,是行善的结果,一个人若有才无德,犹如花之无香,在世人眼中有才无德之人,是不能重用的。

   永定客家人深受佛家因果循环思想的影响,认为“种下善因,必结善果”、 “好心有好报”。在永定客家人看来,神能庇佑人,而鬼能作弄人。一个人有善心和善行,必定能得到众神的庇佑,各吉祥物就会降临到自己的头上,就能过上幸福的生活。因此,很多以“人”为中心内容的土楼楹联,劝导后人如何来规范自己的品行,多做好事以求得好报。如,抚市永隆昌楼联“素位而行君子愿,百祥皆降善人居”;古竹居源楼联“居安由德种,源本在修身”;南溪衍香楼联“积德多蕃衍,藏书发古香”;等等。

  五、宣扬家训,规范言行

  家训,是对子孙后代立身处世、持家治业的教诲,是中国道德文化中不可多得的珍贵遗产。人类社会,经历了氏族、家族、家庭的变迁。家族为了维持必要的法制制度,就得拟订一些行为规范来约束家族中人。在国家动荡不安和国法不明确之际,家训中许多治家教子的名言警句,成为人们修身齐家的座右铭,对维护社会秩序起到重大的作用,很多家训至今仍有积极意义。家训之所以为世人所看重,关键在于其推崇的是“忠孝仁义”、“礼义廉耻”等儒家思想,教育人们如何立身处世,成就世间完人。

  永定客家人的家训,除载于姓氏家谱外,有些还被嵌入对联中,雕刻在土楼门框上,且大多有积极的教育意义。如,龙潭永盛楼联“世间财求之难用之易当勤当俭;天下事是可行非可耻宜省宜思”;龙潭上西是春楼联“士农工商各执一业乃是我家肖子;孝悌忠信能四全者方为世上完人”;新南衍香楼联“不因富贵求佳地,但愿儿孙做好人”;承启楼“承先人遗训,启后辈良规”;等等。这些家训,成为规范族中人言行的准则,世代相传下来。

  六、写景抒情,赞美家园

  土楼规模大,造型壮观,粗犷雄伟,令人叹服,堪称“世界民居之最”。一般的圆楼直径大多在50米左右,高三至四层,有百余个房间,可容纳两三百人居住。大型圆楼直径达七八十米,高五六层,内有四五百个住房,可住七八百人。如,有“土楼王子”之誉的振成楼,是洪坑村的林氏家族十九代林在亭的后裔靠做烟刀生意发了大财后,历时5年,花费8万光洋建造而成的,直径达51米;再如,享有“圆楼王”之称的承启楼,直径63米,高16.4米,全楼共有400个房间,3个大门,2口水井,整个建筑占地面积5376.17平方米,花费了几万立方米的土方,几千立方米的木材,数以万计的屋瓦,江氏家族几代人花费16年时间才筑起这一土楼。鼎盛时期居住80多户600多人,日本专家称之为“家族之城”。旧时,要建造这样一座高大而坚固的土楼其难度可想而知。新楼落成之日,自然成了主人值得高兴和自豪的大事。因此,自清康干以来,便逐渐出现许多表达楼主内心喜悦之情、赞美家园的土楼楹联。如,湖坑振福楼联“凤起丹山秀,蛟腾碧水环。”上联的“凤”古代被称为百鸟之王,可以给人民带来和平,是吉祥喜庆的象征;下联的“蛟”是古代传说中能发洪水的龙,是一种善武的水龙,有时用来比喻“有志之士”。“ 丹山秀”和“碧水环”生动描绘了以振福楼为中心构成的秀美而幽静的乡间山水田园风景图。这副楹联高度赞美了自己的家园,是一块人杰地灵、风景秀丽的风水宝地。在永定土楼中,像这样的赞美家园的楹联,比比皆是。如,抚市水豪楼联“满眼青山呈秀气,一溪緑水活天机”;西陂凤池楼联“凤立丹山鸣晓日,池翻緑水涌清波”;等等。
最佳浏览模式:1024x768或800x600分辨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