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目分类 出版社分类



更详细的组合查询
中国评论学术出版社 >> 文章内容

院士卢衍豪的科研故事

  读书时就探究自然界奥秘

  卢衍豪,又名卢萍。1913年4月16日出生于永定县坎市绳德堂一个书香家庭,自幼就读于祖父开设的私塾。祖父去世后,转入坎市小学。少年时期,就读于永定县中学,后随父亲生活就读福州三民中学。1930年以优秀成绩考取福州理工中学,选读理科,对生物、化学尤感兴趣。他热爱大自然,对探究自然界的奥秘很兴趣,在中学里就曾以“事事问个为什么”为题发表讲演。1933年夏,他同时考取北京大学理学院、浙江大学化工系、上海暨南大学化学系,后选择了北京大学专攻地质学。他学习勤奋,成绩优异,在校获甲等奬学金。1937年夏毕业于北京大学,获理学士学位,留北京大学地质系,任世界知名的古生物学家.葛利普教授的助教。

  研究初露锋芒

  卢衍豪与郭文魁被地质系派去河北磁县考察煤田地质,适值卢沟桥事变爆发,平汉铁路北段交通阻断,无法返校工作,遂辗转返回故乡,任福建省建设厅矿产事务所公务员,在福建永定、上杭、武平一带调查地质矿产。“七·七”事变后,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南开大学搬迁云南昆明合办西南联合大学,卢衍豪经长途跋涉至昆明,在西南联合大学复职。1938—1941年,在西南联合大学任职期间,到东川铜矿、滇东等地进行地质矿产调查及古生物标本采集,先后写成数篇论文。1941—1945年间,赴重庆北碚经济部中央地质调查所任技佐、技士。他曾只身一人出秦岭,奔大巴山从事地质调查,孜孜不倦地投入地层古生物学研究,先后发表论文多篇,获得了当时中国科学界的最高奬——中央研究院丁文江先生纪念奬。

  赴美留美,拓宽学术领域

  1945年7月,卢衍豪考取公费赴美国深造,留美期间,他勤奋努力,充分利用一切有利条件,先后在华盛顿美国联邦地质调查所地层古生物室研究三叶虫,考察田纳西州阿巴拉契亚山早古生代地层,在德克萨斯州和新墨西哥殻牌石油公司实验室学习微体古生物在石油开发中的应用,参观访问了一些著名的博物馆、大学和地质机构,拓宽了学术领域。1946年回国,仍在中央地质调查所任技正。1948年被增选为中国古生物学会理事、常务理事。

  对古生物研究进一步探究

  1950年,卢衍豪参加了太子河流域勘测煤田工作。经过长达半年的野外实践,详细测制了地层剖面,采集大量古生物标本,于1954年发表的论文《辽东太子河流域地层》,彻底更正了日本学者半个世纪建立的地层系统。这一成果获1956年中国科学院首次颁发的全国自然科学奬三等奬。1950年,中国科学院古生物研究所成立,卢衍豪任副所长,直至1984年春。在他任副所长的34年中,积极参与领导古生物研究所的专业设置及学科发展规划,组织重要研究课题,培养专业人才,为古生物研究所及中国地层古生物学的发展起了重要作用,50年代至60年代前期,为国家经济建设需要和学科的发展,他先后在东北、山东、浙江、鄂尔多斯等地进行地质调查,测制地层剖面、采集古生物标本,发表论文近50篇。1959年,组织并参加《中国各纪地层总结》和《中国各门类化石》丛书的编写,主编了《中国的寒武系》和《中国的三叶虫》。这两套丛书后来均获得1978年全国科学大会奬和中国科学院重大科技成果奬,《中国各门类化石》又获1982年国家自然科学奬二等奬。在“文化大革命”时期,他虽身处逆境,仍潜心于科学研究,著书立说。

  对地层古生物学的研究贡献突出

  1970年代后期至1980年代,卢衍豪更加精神焕发,并赋诗表达他的心情:“莫叹时失十数春,分秒必争扭干坤。四化征途人不老,八十年代显雄心”。

  1970年代他创立了“生物—环境控制论”的学说,为解释全球早古生代动物群分布规律提供了理论依据,并在国内应用于多元素金属和非金属矿床。

  他多次赴野外考察,足迹遍及除台湾和西藏以外的祖国各省市。1982年,他主持中国科学院地学部组织的各纪界线地层协作攻关项目,精心筹办1983年在南京举行的寒武—奥陶系、奥陶—志留系界线国际学术讨论会和现场野外考察;倡导出版《中国各系界线地层及古生物》丛书,已出版的《中国寒武系与奥陶系界线》、《奥陶系与志留系界线》和《二叠系与三叠系界线》获中国科学院1986年科技进步奬二等奬。这一时期,他撰写幷发表中、英文论文和专著70余篇。其中有花费了十个春秋于1964年完成、1976年发表的巨著《华中及西南奥陶纪三叶虫动物群》,获1982年国家自然科学奬三等奬,得到国际古生物界的赞赏;发表的《浙江西部寒武纪三叶虫动物群》,获1991年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奬一等奬。

  卢衍豪在地质科学特别是在地层古生物学上的突出贡献,得到地学界的尊敬。1959年第一次全国地层会议被选为全国地层委员会常务委员,1979年任副主任委员。1962年以来长期任中国古生物学会常务理事、副理事长,在1979年为中国古生物学会以团体会员参加国际古生物协会作出了努力,1983年任中国地质学会副理事长。1984年任中国古生物学会理事长。1980年起任中国科学院地学部委员、常务委员。

  为中国地质古生物学科走向世界做出贡献

  1978年以来,卢衍豪接待了一批又一批来中国进行学术交流、考察、访问的外国学者。先后应邀到马达加斯加、坦桑尼亚、美国、加拿大、联邦德国、法国、日本及印度等十多个国家参加国际学术会议,进行野外考察,访问许多著名的大学、博物馆和地质古生物机构,多次作学术报告或讲学,广泛开展国际学术交流活动,为中国地质古生物学科走向世界,跻身于世界先进行列做出贡献。他分别被选为国际地科联地层委员会寒武系分会、奥陶系分会及寒武—奥陶系界线工作组的选举委员。1985年,卢衍豪被选入1984—1985年英国名人传纪出版社出版的《当代国际功绩卓著名人録》。

  他在1941年发表的《云南昆明附近下寒武纪之地层及三叶虫》一文,至今仍为中国早寒武世地层分层的标准。中国东北南部的寒武纪地层系统是日本人在30年代至40年代建立的,虽在国际上广为流传,但错误甚多。1950年重新划分东北南部的寒武纪地层,彻底纠正了日本学者长期造成的错误,在国际上引起强烈的反响。1953年,他与董南庭合着的《山东寒武纪标准剖面新观察》一文,进一步详细划分华北寒武系,建立了中国中、晚寒武世地层分层的标准。1959年发表的《中国南部奥陶纪地层的分类和对比》及1962年发表的《中国的寒武纪》,首次对中国半个多世纪以来寒武纪、奥陶纪地层的调研工作,尤其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后所获得的大量资料,进行全面的整理和系统总结,对中国寒武系、奥陶系各区域特征、划分对比、上界和下界、沉积物和生物群分布与古地理环境,以及矿产等方面作了全面论述,大大提高了中国寒武纪、奥陶纪地层研究的水平,后来,又发表多篇论文,进一步充实、完善寒武纪地层建阶、分带系统,确立中国寒武系为10阶32个化石带,并作为亚洲、大洋洲、南极洲的标准分层和对比依据,在国际上得到广泛应用。1954年以来,他与穆恩之等多次研究浙江西部下古生代地层,1989年完成专著《浙江西部寒武纪三叶虫动物群》及《浙西寒武—奥陶系界线》,对寒武系作了精确的划分和化石分带,建立了中国东南类型寒武纪地层系统,为解决中国各区域之间及洲际间寒武系对比作了重要贡献,为寒武纪地层的国际对比提供了重要依据。

  国际地科联地层委员会国际寒武—奥陶系界线工作组于1974年成立,其目的是选择国际界线层型。70年代末期,卢衍豪根据国际科研动向,组织了寒武—奥陶系界线研究课题,召开国际学术讨论会,1979年至1987年先后发表多篇有关寒武—奥陶系界线论文和专著,通过生物地层学、沉积岩石学、地球化学及古地磁学等多学科的综合研究,论述了寒武—奥陶系界线的划分与国际对比,使中国寒武—奥陶系界线研究赶上国际先进水平,引起国际寒武—奥陶系界线工作组的高度重视,为1985年中国吉林浑江大阳岔寒武—奥陶系界线剖面被国际寒武—奥陶系界线工作组选为两个候选层型之一创造了条件。

  卢衍豪在1944年发表的《新疆库车附近库车层之轮藻类》是中国研究此类微体古生物的第一篇论文,1945年及1948年又发表有关轮藻化石的论文3篇,是中国轮藻化石研究的奠基人。他1945年赴美深造期间,除研究三叶虫外,还学习了介形虫、有孔虫及牙形石等微体古生物学,对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后微体古生物学的蓬勃发展有着积极的影响。现在微体古生物学的研究在中国石油开发及其他矿产勘探方面广泛应用,也有卢衍豪的一份功劳。

  学识、品格激励后人

  卢衍豪平易近人,和蔼可亲,关怀青年,奬掖后进。他对中青年同事和学生言传身教,精诚合作。他认为做学问最关键是要有持之以恒、锲而不舍的精神,如果见异思迁,终将一事无成。中国地质条件“得地独厚”,要立足于本国的自然条件,不断创新,才能踏踏实实地走向世界前列。他博闻精研的学识、光风霁月的品格激励一代代后辈研究者。

  卢衍豪1955年加入九三学社,1964年以来选任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三、五、六、七届人民代表。1979年荣获江苏省劳动模范、全国劳动模范称号。1980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 
最佳浏览模式:1024x768或800x600分辨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