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目分类 出版社分类



更详细的组合查询
中国评论学术出版社 >> 文章内容

峰市碟子楼的传说

  在未建棉花滩水库之前,原峰市乡下水的黄磜村里有一间奇特的土楼,该楼建造时,全楼没有用一枚铁钉,而且还有一些奇特的现象难以解释,因而被群众称为“仙人楼”。

  黄磜村是一个小山村,四望皆山,一条汀江河的支流由西南向东北流贯村中心,使村子成了充满诗情画意的小桥流水人家的格局。在小河的东南岸靠黄寨山山麓,人称“黄磜下”的山坡上,有一间方形土楼,从其斑驳的外墙及磨损的门槛可以看出其年深月久、饱经沧桑。据村中老辈说,他祖父的祖父时代,此楼已是古楼,估算起来,至少有四五百年历史。此楼的大名是“南极楼”,但当地群众却习惯叫他“碟子楼”或“仙人楼”。叫它碟子楼,可能因为它形状四方,如同饮食店用来装酱、醋的小食碟,另外它的规模不大,只有二十余间地脚,在永定县土楼中只能算个老小,所以称碟子楼也有戏谑它小的意思。何以又称仙人楼,却另有一番来历。代代相传的故事是这样说的:

  上代公太(祖先)建此楼时,先请来几位木匠做木工活,即事先做好梁、柱、桁、桷、门窗、户扇等等,然后才开始夯墙。因为夯墙到一定的高度就要放门排木,窗排木,甚至事先将整个门框、窗框埋进土墙中,以后再慢慢挖开门洞、窗洞。东家请来的五六位木工中,有一位老师傅随带着一个年方十四五岁的学徒,长得眉清目秀,手脚勤快,却不善言词,且衣衫破烂,据说是老师傅的外甥,因父亲早逝,母亲要他舅舅带他出来图碗饭吃。从前当学徒,至少要三年才能出师。学徒头一年还不能学业务技术,只能当师傅的勤杂工,如煲茶、洗烟壶、给师傅装水洗脚、洗浴,替师傅洗衣服、带小孩或上街买杂物,总之是个小勤杂交通员的身份。可是,这个徒弟聪明伶俐、手脚勤快,师傅吩咐的事很快干完了,没事便站在木工场旁看师傅们干活,帮着传递工具、扛抬木头等,做些粗浅活,也有待吩咐做些打下手的工作。他天天旁观,看得多了手痒起来,便也找到一根看来粗糙无用的大木头,学着师傅煞有介事地用墨斗线弹尺寸。碍于他是大师傅的亲戚,大家都未予制止。他天天偷空那边弹,弹了好几天,一根木头被墨斗线画得斑斑剥剥。东家忍不住问大师傅:“你那外甥为何天天那边弹墨线划木,把好好的一根木头都弄得不成样子了。”师傅说:“他从小没父亲,被我娇宠娇惯了,教不听。”说过了也未予介意。但小孩子依然故我,东家说了几次无效果,便不高兴了,当面要大师傅送他回家,不要他干了。不料徒弟却说:“我走的时间未到,到时我自然会走。照样天天弹那块木料,以致白木头变成大花脸。东家再也沉不住气了便大发脾气要赶那徒弟走,徒弟却无所谓地说:“好吧,我明天就走。”第二天早饭后,徒弟提个小行李包向师傅和东家辞行,最后留下一句话:“东家的福气到此为止了。”

  徒弟走后,东家指着那块木头对木工师傅们说:“你们看看,好好一根木头被糟塌成什么样子了,反正我的木头多的是,这块木头就丢掉算了。”师傅们觉得,要将木头上的墨线全刨刮乾净了才能重新画线做料,太过费事,既然东家说丢掉,那就丢掉算了。五六位师傅便立刻将木头抬到小河边上,大家站稳脚步。齐声喊:“一、二、三,丢!”一齐发力将木头丢到河中心。谁知那木头落水的一刹那竟然哗啦一声巨响,如同山崩地裂,而且金光四射,令人头晕目眩。大家正惊愕之际,却见河中心突然涌出许多门杓、窗杓(即安装门扇、窗扇的轴承杓斗),且个个光滑平整,规格一致,如同模型里印制出来的。东家闻声以为出了什么事,出门一看,看到满河面漂浮着许多门杓、窗杓,即刻叫人下河打捞,捞上来数一数,正好与该楼原设计门窗数所需杓斗数相符。此时东家才知道自己有眼不识泰山,生生赶走一位活神仙,懊悔不已,急命人设法快速去追回那个小徒弟,特别请大师傅带着贵重衣物,上好食品随同前去追请徒弟回程。大师傅只好带着一干人,一路小跑,走得汗挥如雨,跑了约莫两个时辰,终于赶上了,便向小徒弟讲了东家悔罪慰留之意。徒弟说:“我是被驱逐之人,有何面目回去看人冷面孔。”师傅再三恳请并保证东家会诚心相待。徒弟被纠缠不过,只好说道:“这样吧!要我回去是不可能了,东家福分也是到此为止了,既然他有悔改之意,念他一点诚心,我无以为报,只送他一些做楼用的竹钉,以后你们起楼,钉桷板、楼板时不必买铁钉,每人背个小竹篓,要钉子时,只要伸手到背篓,篓中自然会有足够的竹钉供你们用,这就是我最后的礼物。”说完话,徒弟一转身便不见了。师傅们将信将疑,只好回去如实向东家汇报情况,东家也自认福分不够,但也无可奈何了。以后土楼按计划施工,待墙体夯完,架好梁柱等,要钉桷板、楼板时,师傅们按徒弟所嘱,每人背个竹背篓,右手执铁锤,左手往背篓一摸,果然便有竹钉,那是用老竹截短劈成钉状,再在加热铁锅里炒干而成的,坚硬如钢钉,却不会生锈,更不易滑脱,也不腐朽,是钉桷板的理想材料。师傅们从早钉到晚,每到太阳下山该收工时,钉子也就用光,且不再出来。最后一天,三位负责钉桷板楼板的师傅钉完最后一块楼板时,各人背篓里都只剩下一枚大竹钉。师傅将此三枚竹钉交给东家,东家将其钉在饭厅墙壁上,作为悬挂菜篮之用。后来东家发现该钉所悬挂的食物,不论天气冷热,不论时间多久都不会腐败。此事一经传开,再次轰动远近,许多人专程前去观看奇迹,看后啧啧称奇,于是都说这一座楼是仙人帮助建造的。从此,人们便称此楼为仙人楼,楼的正名反倒被人遗忘了。

  此楼在建水库移民前还住着二十多户、一百多口人,过着安居乐业的田园生活。据曾经去参观过的人说,该楼所用的楼板钉确是全部竹钉,且所有窗杓、门杓,个个均匀平滑,如同统一的模型印制出来的一般。

  永定人民世世代代在土楼中生息繁衍,对土楼有着无比深厚的感情,土楼因此也流传出许多故事传说,这是人民对土楼深厚感情的流露,也是漫长岁月中人们用来寄托善良愿望和抒发对美好生活向往的一种方式,希望读者不要浅薄地以今天的眼光来讥笑前人的“愚昧”、“无知”。
最佳浏览模式:1024x768或800x600分辨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