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目分类 出版社分类



更详细的组合查询
中国评论学术出版社 >> 文章内容

第一节 日常用具的编结

  竹编是用山上毛竹剖劈成篾片或篾丝并编织成各种用具和工艺品的一种手工艺。竹编工艺大体可分起底、编织、锁口三道工序。在编织过程中,以经纬编织为主。在经纬编织的基础上,还可以穿插各种技法,如:疏编、插、穿、削、锁、钉、扎、套等,使编出的图案花色变化多样。需要配以其他色彩的制品就用染色的竹片或竹丝互相插扭,形成各种色彩对比强烈、鲜艳明快的花纹。工艺竹编不仅具有很大的实用价值,更具深厚的历史底藴。竹编行业历史上以作坊形式,多以世代相传或以作坊依托的师徒关系,学徒学成后,自立门户,再招徒弟,口传身教。一般做生活用品、农业用具。下面只简单介绍永定客家土楼内最常见的几样竹器及其编结工艺。

  谷砻 谷砻是永定客家人用来碾米(使稻谷脱殻、去皮)的一种农家工具,俗称“砻”。其外观是圆桶形的,分上下两层,交接处有砻齿,有点像石磨。“谷砻”是以泥、竹、木为主要原料制成。主体的两个砻盘是在竹篾编的空心圆柱里筑满混和土,用槌(棰)夯实。上砻盘半空、中留漏斗(洞),成漏斗形用于盛谷,下盘固定在木板支架上,直径约70厘米。上砻盘有2个砻耳(把手),1 个砻斗;下砻盘有砻轴和砻脚、砻槽,上下砻盘之间磨合处则铺设一排排竹片制成的砻齿,砻齿呈逆时针旋涡形放射状,竹片需经热铁锅加大粒砂子翻炒至淡黄色,使其达到所需坚硬度。一般上砻盘砻齿分为8组,下砻盘砻齿分为12组,砻齿与砻齿之间用泥凝土填补并留下一道道筷子大小的浅沟。此外,还配套有一副砻臂推钩和一根吊绳。在下砻盘底部的外围还有一圈盛装糙米用的米槽,槽内有一缺口,砻米时磨好的糙米就是从这个缺口流到箩筐中。上砻盘一边的砻耳(把手)近米槽处,装有一竹片,叫砻刮,当槽中糙米达到一定的高度时,竹刮在砻的转动中将米拨落到箩筐里。

  制作谷砻,土楼客家人叫“钉砻”。由于谷砻是一种具有一定技术含量实用性专用工具,所以制作谷砻要求较高,制作材料也十分讲究,其中砻泥的标准就非常严格,要取山垄中特定部位呈金黄色的,无沙石粒,无杂质、黏性高的纯红(黄)泥土。采挖来后要晒干、捣碎成粉、并过筛。砻匠制作谷砻的程序一般是:在准备好砻泥、竹子、木料等后,就开始做砻盘,编砻圈。龙圈要选生长多年的老毛竹,劈片、去骨、破条,编织砻盘座(上下盘),上盘织成约高45厘米、下盘约高25厘米,直径60厘米的圆圈。然后在盘座内夯土。制作砻盘时,砻匠师傅将砻泥粉喷上清水湿润,并搅拌均匀。用木杵先夯下座的砻泥,添一层,夯实一层,直到超过砻圈约2-3厘米。接着,将上座砻圈反扣在平整的地板上,在砻手的两端下面垫上土砖,砻圈的下方放置捣碎的圆锥形砖土,再将杉木板制作的约20厘米见方,15厘米高的方框连接在砻手的正中部位,这时才倒入砻泥,直到夯结实为止。

  紧接着就是炒制砻钉(炒过的砻钉可增加硬度和韧性,砻谷时更耐磨、损耗小)。砻钉也是老竹为原料制作的,破成约长6-8厘米,宽3-5厘米,厚约0.3厘米的竹片。晒干后放入大铁锅中拌大粒砂,用中火炒,待大粒砂发烫时,将砻钉放进锅中,与大粒砂一起连续翻炒,炒到砻钉片呈赤褐色且冒出香气时,便与大粒砂同时起锅,然后分离,砻钉片则摊开置凉,就可以作为砻钉使用了。打砻钉时,砻匠师傅要在打磨好的上下两座平滑砻的正面,用笔划出八卦线条,这线条,由内圆向外圆成直线辐射,就像一把把扇子摆在圆心的周围。按线位逐一打上砻钉竹片,竹片钉入砻泥时,均应留下泥面近3厘米,然后再放上调和好的砻泥,并用一木制专用工具在砻钉的间隙用锤把砻泥夯实,直到嵌入的砻泥与砻钉基本持平。砻心留有直径约10-15厘米的圆不打砻钉,砻圈边留近1厘米。砻钉的图面布局均衡,行路有致,靠里行路少,靠外行路多,图似八卦,暗藏玄机。

  然后就是加工造型。上座砻,就是将有砻钉的一面改朝下放平,把砻手上面的砻泥用铲子铲成一个光滑的锅底形,便于放置稻谷。砻手下面方框内的砻泥则用凿子清除,便于让稻谷随着上座砻按顺时针旋转时,有规律地流入八卦槽中碾压脱殻。此外,两座砻的八卦边缘,要将砻泥削压成光滑的圆斜状,既美观,又便于流出米粒与谷殻。

  末了,就可将上座砻中央的圆孔穿入下座的砻心轴,便合成了整座崭新的谷砻了。如要试试新谷砻的效果,便可将稻谷倒入上座砻的凹坑中,以砻钩前端丁字形下方的铁条钩住砻手一端的圆孔,按顺时针方向推拉旋转,那稻谷就会徐徐脱殻变成糙米流入下方砻盘中。据说,出色精致的谷砻出米率可高达百分之九十八以上。

  还有配件砻钩的制作,一般是主人在山上寻找无弯成丁字形的石弯树、樟、杉等树作砻钩。砻钩弯度要适中,过弯、太直都不行。为使砻钩耐用,木嘴上还要钉一个铁的砻钩嘴,铁嘴钩住砻手,砻钩另一头配上一米左右的横木,就组成“丁”字形的砻钩(即摇臂)。推砻人抓住横木把手,左右脚一前一后分开,双手推动时,上砻即沿轴心旋转,稻谷经砻钉磨擦,便脱去谷殻沿咬合口圆周撒出,纷纷落入安于下座砻腰部的环形槽内。

  谷砻,才艺单一,一世专工稻谷脱殻,为人们剔皮存里,去粗留精,可谓是人们敬仰的贴心专家!正如宋代大诗人陆游一首《夜投山家》诗道:“房栊深深绩火明,垣屋萧萧砻谷声。作官觅饱最缪算,羡尔为农过一生。”如今的乡村,谷砻虽已被现代化的碾米机械取而代之,也早已离开了人们生产生活的视线,只是成了人们记忆中的一道过去的风景罢了。但是,相信人们永远不会忘记它为人类的美好生活所作出的贡献。

  箩筐 箩筐的种类很多,有粗篾的,也有细篾的,有纯青篾的,也有黄篾的。但每种箩筐的大小基本上差不多,高度多为45cm ~55cm,一般而言,上口径较大,与高度相差不大,但底部较小,在40cm以下,也有上下大小保持一致的。箩筐是人们储存物品,搬运物品的主要工具。据说其已经有了几千年的历史,直到现在它还有着旺盛的生命力,并在永定客家土楼人们的生活中还将书写着重要的一页。

  制作竹箩工艺:

  首先取其较长较大、无蛀节、无虫害的緑竹。俗话说:八月砍竹无老嫩。所以一般制作竹箩都是转入冬季才开始;二是把砍下的緑竹裁成所需的尺寸,一小部分破成竹箩档,2厘米大的竹片,约20皮(做箩底用)去除里面的竹骨及刨去緑竹的表皮,其余緑竹有多长就破成多长的竹片,再把竹片破成大约如米粒大的竹丝条;三是编织的工序。编织时先从底部编织起,即按箩的大小编织箩底,一般有75公斤(俗称一石箩)、50公斤(俗称八斗箩)不等的规格。编织底部是用按定制竹箩的大小而定,底部编织好后放在阳光下曝晒,使其竹片硬烺。编织箩身时也得边编织边放在阳光下曝晒,并用竹板敲打箩身,使整个竹箩结实、坚固。

  待整个箩身编织好后就锁好箩弦,即把做箩底的竹片顶端扭卷按顺时针插回箩身上,放上一卷全用毛竹骨编好的圆圈,再用商店买的箩弦篾锁好箩弦口,还得在四周(编织底部的四角)安上箩耳。最后是在箩底四角插上做好的大板竹夹作塾底,与减少竹箩与地面的磨擦和损伤。箩底还得用两个小竹条,用十字架在四角穿过固定好,整个竹箩就完成了。

  斗笠 斗笠是一种遮挡阳光和蔽雨时戴在头上的编结帽,俗称“笠麻”,用竹篾、竹叶、棕毛、油纸等材料编织而成。在永定境内,常用的斗笠有尖顶和圆顶两种形制。圆顶的斗笠边沿较宽,以竹青细篾加藤片扎顶滚边,竹叶夹一层油纸或者荷叶,笠面再涂上桐油。尖顶的斗笠相对圆顶斗笠直径小,主要用细篾和竹殻编织而成,因而人称“竹殻笠麻”。尖顶和圆顶两种斗笠各有优点:圆顶的挡雨遮阳面积更大,外形美观精致,经久耐用;尖顶的轻便,隔热透气,舒适经济。在乡村,几乎每家每户家中都有斗笠。在外出劳作中,他们不管天晴下雨,都戴在头上。成了自己生产生活中不可缺少的必需品。        

  斗笠用竹篾、箬叶为原料编织而成,也是一种纯手工的竹编活。编织斗笠的工序有伐竹、破竹、削篾、编笠坯、上箬叶、牵笠线等。在编制斗笠前,首先是要破竹剖篾。将数年生的老毛竹砍来,剔去竹枝,用篾刀将竹干破开,剖成筷状的竹条,然后慢慢剥离开青黄层,竹青层部分比较坚韧,竹黄层部分则较为松脆,手艺人在剖竹时要注意分别对待。将青黄篾细心地剖离成很薄的竹篾,再用篾刀将篾条刮光滑,就能开始编织斗笠了。剖竹的篾刀形似柴刀,但没有柴刀宽厚。剖竹的功夫好坏,体现在箨环(位于竹子的节与节之间,俗称为“竹节巴”)上,因为箨环质脆,易断。手艺人在剖竹时两眼盯着竹节,用左手的大拇指和食指捏着竹篾的一端,右手操刀,将竹篾剖分开后,退一退刀,再用力将刀滑向箨环,以成势如破竹之态。新手一般很难将一大根竹干的竹篾从上到下一剖到底,这是个技术活,稍不注意,不是竹箨环断裂就是篾丝割手或篾刀切在手上。所以编织斗笠老竹匠的手,总是横七竖八地布满细碎的伤疤。制作“笠斗坯”先是编织竹篾条,其实就是经纬交织。这种方法有些类似于织布时的经纱和纬纱,编斗笠主要的手法是“挑”和“压”。在编制过程中,始终是挑起两条经篾压住一条纬篾,这是竹编中最常见的“挑二压一”的方法。等到竹篾挑压编织“捏蒂”成型(俗称为“安”和“嵌”的工序)后,再放置在一个形似凉帽盖的木头模具上“套模”定型(俗称为“盘脚”的工序),把竹篾编制成圆形或圆锥形的斗笠半成品。 铺叶拼装“笠斗坯”完成后,接下来就是铺叶拼装了。由上下两顶“笠斗坯”拢合挤压组成,中间夹以塑料纸和呈放射状相互掩压、旋转而排列的箬叶。 先把一顶“笠斗坯”翻转过来,顶部朝下放置在一个无盖中空的木桶中,均匀铺上裁剪过的几片塑料纸盖住俗称为“笠斗孔”的经纬篾间孔隙,就可铺箬叶了。在正式开始铺叶拼装前,要先在已经铺好的斗笠两侧的塑料纸上各放一小把俗称为“擦掩”的小竹叶片,其作用是,如果直接将箬叶放置在塑料纸上,怕上层的“笠斗坯”按下去时会带动塑料纸一起滑下去,导致斗笠走形。放了“擦掩”,等于是增加摩擦力,就不会使塑料纸滑下去了。将箬叶铺满倒置的“笠斗坯”后,再将另一顶“笠斗坯”翻转过来,连同铺好的箬叶一起按入这顶“笠斗坯”当中的凹陷部位,进行拢合挤压,然后用竹篾戳过箬叶稍微锁一下边,缝合上下两顶“笠斗坯”。为了在缝合过程中达到上下两层固定和严实的效果,还要在当中放上一块鹅卵石。在缝合好后,剪去伸出斗笠边沿多余的箬叶,再用竹篾细密地进行绕沿锁边(俗称“插笠斗边”)后,一顶斗笠才算制作完成,算起来不少于15道工序。                                                          

  蓑衣 “青箬笠,緑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这是古人描述农夫在田间辛勤劳作的场景;“串蓑衣种种田,弹弹棉花过过年”,这句乡间民谚也提到了蓑衣,说明瞭自古以来蓑衣在农事活动中扮演着不可或缺的角色。随着时光的流逝,如今,蓑衣已淡出了们的视野,但是,作为重要的农家生活用具及其编结工艺(非物质文化遗产),还是值得记述的。

  蓑衣,又称棕衣,是用棕皮经加工而编成的一种避雨用外衣,永定客家人用的蓑衣都是以棕皮制作的。它具有经久耐磨、不易破损、透气性能好等优点,是农家田间劳作(特别是插秧季节)时的好帮手。

  过去棕树是山区农民的经济作物之一,棕树一年只能长出12片棕皮, 一件蓑衣3斤重的话,差不多需60片棕皮才能制成,这样的蓑衣亦因此而珍贵。蓑衣通体以棕榈片制成,无袖,有上下分摆式和整件连接式两种款式。

  蓑衣是纯手工制作的,蓑衣的制作工艺异常复杂,编制一件蓑衣需要十多道工序——选棕、拆棕、梳棕、洗棕、甩棕、绞绳、搓绳、编制等。工具也是好几种——棕钩把、车绞子、棕针、水槽钩、三角锉、锤子、割棕皮刀、尺子、生油筒等。一件成品蓑衣分上下两部分做一件成品大概需要20多个小时。主要工艺程序是:首先要把从棕树上割下的棕榈片,用铁刷刷洗棕尾,使棕毛平顺,并清理乾净附着的碎物,去掉杂质做防腐处理,然后晒干。接着用手工搓揉棕丝成0.2厘米粗的棕绳,将长约1.21市尺的小棕绳弯成圆的(不闭合),从领口开始编织。然后把棕皮沿弯成圆的小棕绳一片接一片,往左右下三个方向叠成长约4尺、宽3.2尺,一针一线缝制成衣裙状,往下就结成菱形的花一样,自上而下织成斗篷的形状,两面都要缝。一般厚度叠四层棕皮为宜,下襬的棕毛要让它自然垂悬,领口与衣襟用薄嫩棕片包边细缝,最后缀上0.6厘米粗棕绳的系带和扣子,里面要光洁,外面要平整、美观,一件可遮风避雨的蓑衣就算制作完成。
最佳浏览模式:1024x768或800x600分辨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