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目分类 出版社分类



更详细的组合查询
中国评论学术出版社 >> 文章内容

第一节 烧窑工艺

  在土楼建筑中,砖瓦作为重要的材料构件,其使用量相当庞大。因此制作砖瓦的原料(粘土),就地取材是唯一的选择。其生产方式基本沿用古代传统,生产工艺为人工采土、运土、自然乾燥,土窑焙烧。永定客家人称烧制砖瓦为“烧窑”。

  烧窑前要先选好土窑场,即做砖烧瓦的地方。从由泥土变成青砖青瓦是要经过先打窑,做砖瓦坯,装窑,烧窑,出窑这些工序的。土窑一般选择在靠近河边,取水方便且紧靠砖瓦场的地方。建窑时一半嵌入低山或田地间的高坎,另一半用青石砖从地面堆垒起来:内部开头似一倒座的木陀螺,高5-6米,内径3米,左右内部是用高质量的青窑砖砌起来,一层一层的整齐地排列着,窑门高约2米,宽约1米,上部呈半圆形,通往窑底是平坦的灶台,闲时人进去,向上望天空,给人一种“坐井观天”的感觉。

  秦砖汉瓦。这种土窑在我国也许有几千年历史了。砖瓦烧制时用水冷却,烧出的是青砖瓦;自然冷却的,烧出的是红砖瓦。再就是土窑四周的土质为粘性大的黄泥土或灰白田膈泥(永定客家人叫“白石泥”),利于做砖坯瓦坯,烧出来的砖瓦才结实。砌土窑先挖一丈深浅的桶形大坑,再从底部挖一个洞至桶状的深坑作为窑门。在窑门处砌好窑炉,留出灰道,放上铸铁炉齿。土窑的内壁用砖和土坯砖砌成,呈坛子形,肚子大,口小。整体形状像个瓮。底直径5-6米;窑体中间,腰门最大处的直径8-9米,腰门是砖坯运进,成品砖瓦运出的通道。到顶口的直径就只有3米左右了。土窑底部的平台后面有三个烟囱,间距是相等的,当火烧起来时,烟就顺着窑顶的敞口直冲云霄。同时也留有许多的小下水孔。窑体的外面是用土盖着,堆得很厚实,这就叫土窑了。

  一、制作砖瓦坯

  永定制砖瓦历史悠久,开县筑城就在城郊古镇烧青砖,民间手工制砖瓦工艺经久不衰,砖瓦作坊遍布全县。做砖瓦坯,先把无砂生黄土挖起来,放进泥池中,加水浸泡一天,调和成粘性适宜,干稀合适的粘胶泥,这叫“和泥”。砖瓦工牵来一头牛,不停地在上面踩踏(牛忙田活时,有时也用人去踩),一般需踩踏4-5小时,踩到泥熟有弹性为止。然后把粘胶泥整平并分切成方块泥坨,挑到砖瓦棚里。

  做砖 做砖是用砖模和砖板凳,一人操作的。把糊上沙的砖模放在砖板凳上,糊上沙是让砖坯好从砖模里倒出来。做砖人用钢丝弓划或用手挖起一大捧泥,朝砖模高高举起,重重地扣去,发出“啪”的声响,砖坯才能做出方方正正的角。然后用钢丝弓随砖模的上框边拉下一层薄而长的泥块。把做好的砖端到砖场上,倒出来在地上晒至阳干收起来,用砖拍子整理齐刷。用一块小板端到“摞”上分开码好,凉干。砖模有两块砖的,做出的称“369”大砖;砖摸有四块砖的,做出的称“258”条砖。指砖的厚度,宽度和长度。

  做瓦 做瓦坯时,将和好的泥土堆成一个长方体的泥堆,用细钢丝将这个巨大的泥块切割成若干个小长方体。制作瓦坯的工具有两种。一种是简易的木架凳子,称“瓦凳”。加上一块单瓦模木板(瓦盘)和一张铁线弦弓、沾水刷、开口装水竹筒等。制作瓦坯时先把瓦模(有单块、两块的)放置地下,然后把准备好的泥坨甩向瓦模,用双脚踩踏结实并提起瓦模板到瓦凳上,用铁线弦弓沿瓦板刮去多余的泥块。最后用沾水刷刷一下瓦板面,即可将依附有瓦坯的瓦板端至晒坪,轻扣出瓦坯叠堆自然风乾。湖坑、下洋、仙师、凤城古镇等地的小瓦窑场都采用这种生产工艺。制作瓦坯的另外一种工具是一个特制的木瓦桶,首先在瓦桶外面套上比照瓦桶大小缝制的湿布衣,而后在泥堆上用特制的钢丝弓拉下一层薄而长的泥块。将其围在穿了布衣的木瓦桶外面,迅速将其拍实,抹平,修整成为一个精制的泥桶。木瓦桶是放在一个能转动的车盘上。按瓦的高度把多余的泥用上头生有钉的竹筒杆去掉,竹筒下方缠有两圈铁丝在泥桶上划了印,分出瓦的上下口,车出来的瓦坯漂亮极了。将瓦桶子靠着大腿提到场子里,在地上放好,折起可收缩的木制瓦桶,轻轻地揭去布衣,一个瓦坯桶就完成了。晒阳干后,轻轻地一捏,瓦坯就按原有的印痕破裂成了四块瓦坯,即可堆起来晾干。

  二、烧窑

  砖瓦坯风乾之后,把一块块砖坯,一片片瓦坯用畚箕挑进土窑里,开始有序地装入窑膛内。砖坯和瓦片要混装,装窑技术也靠多年实践。一层层按要求叠好。先装砖坯,至腰门高后,再装瓦坯。装窑是个技术活,砖瓦烧出的好坏,跟窑装得如何有很大的关系。装窑不是简单地把砖瓦坯挑到窑里排叠起来,排叠的时候要考虑火道的布置和走势,以及各层砖瓦坯的烧烤温度基本保持相同。火道留大了,砖瓦烧变形;火道留小了,温度达不到。装一窑坯得花二、三天的工夫。一般的小窑,一窑能装进六七千块砖瓦坯。永定客家人风俗每烧一窑前,要宰杀一只雄鸡用鸡血酒浇窑,烧香敬土地伯公,以保佑砖瓦能烧制成功。

  烧窑时先留好火路、封好窑,只留烧火的窑门。一切准备就绪才点火烧窑。用木柴烧(也有用煤炭的),三四个人轮班,用长柄铁叉将木柴夹住往窑口里送,定时向窑里添加木柴。用文火排潮,逐渐加大火量,烧窑的人注意控制窑内的火力,保持在合适的温度。一般要七天七夜时间,窑口温度很高,顺着窑口可以看到泥砖已被烧得火红。接下来是闷窑——烧窑时间达到要求了,便把火停下来,把窑门封起来,窑顶也用土封埋,做成水池形状,开始上水冷却。用水桶挑来水,倒入窑顶,水慢慢地浸入窑内,进入窑内的水形成蒸汽,高温的砖瓦坯起化学反应,窑内的砖瓦便变成青色,形成了坚硬而耐磨的青砖瓦。这个过程大约是3~4天时间。待冷却后打开炉门、腰门,敞开窑顶即可出窑,把成品砖瓦从窑里搬出来,堆放到合适的地方。

  三、日用陶器制作工艺

  永定日用陶器制作以峰市下水村的“副榜炉”和古竹井隆的水缸、瓮钵、烤房烟管等产品最为盛名。

  峰市“副榜炉” 副榜炉诞生迄今已有二百多年的历史。发明者——童祖宠,系永定峰市下水童屋人。生于清康熙四十二年(1703),卒于嘉庆四年(1789),享年九十六岁。童祖宠自幼天资聪颖,以为功名随手可得;清雍正十年(1732),赴福州“乡试”,却没有考中正榜举人,只録为“副榜”。为此羞见家乡父老,灰心仕途,竟上福州的鼓山涌泉寺削发为僧。在寺中,祖宠常与小僧抬着又笨又重的福州“风炉”烧开水,于是有心改进。他看到当时福州“风炉”都以黄土掺马粪为原料制成,形如筒状,重有几十斤。用这种炉烧沸的开水总带些马粪臭味,风炉烧过两年后臭气才能消失。为此童祖宠对风炉的构造开始潜心钻研。他首先研究制作风炉为何掺马粪?经过反复观察和思考,终于悟出道理:掺拌了马粪的黄土,经过火炼,泥中的粪料烧尽后,风炉就全身透孔,四处通风,火焰旺盛。然而能否用谷皮灰代之,以避其臭呢?经试验果然成功。童祖宠还想从炉的形状、样式上加以改进时,接到家书,佯称父亡。原来是家中双亲怀念出家十年的儿子,而且多次函劝祖宠还俗娶亲成家,都被拒絶。这次一片孝心的祖宠为了奔丧终于回到家乡——峰市。回家后,在侍奉父母之余,又重操旧业,制作起风炉来。他取得田中的阪土(俗称胶子泥)掺合谷皮灰制作风炉,并从样式上再加改进,终于火炼出瓦青色的耐火风炉,然而嫌颜色不够美观。他又试取屋后之黄土制作,改为阴火炼制,又试验成功,不仅色泽光洁,而且由瓦青色转为桔黄色,十分美观。然而,童祖宠仍不满足于已得的成功,继续精心改进新风炉的样式。经多次的反复设计试验,又制作出型式多样而新颖的“金鼎炉”、“四方炉”、“腰鼓炉”、“西瓜炉”、“桶子炉”等等,又再从风炉的省炭、卫生、实用方面精心设计,于是风炉更加完善了。炉顶和风门加了盖,别开火门,可以烧柴,衬以内圈,大当小用。要用大火时,可放开风门,要用小火时,则闭塞风门,煮完后闭门加盖,炭火即熄,余炭也不致灰化,可以直接端到席间桌上,暖菜、温酒、煮食,既卫生又方便,又轻巧。炉的型号大小不一,重则三斤左右,轻则一斤左右,可随身携带。时人对此赞誉不已,因为炉是童副榜发明,故称“峰市副榜炉”。

  耐高温是“副榜炉”的一大特点,风炉火最旺时,泼上冷水也不至破裂。然而更神奇的是风炉通身充满磷质,火柴在皮层随手一划,立即着火,故真假副榜炉就可以此鉴别。上世纪二十年代,童副榜的后裔至南洋泰国,把“副榜炉”赠给亲友,泰国的华侨都把此炉作为珍贵物品,赏用于“沙龙”。从此,闽粤的水客回国后,都要到峰市买一篓篓的风炉运送南洋,作为送礼珍品,闽西侨胞们睹物思家,别有意义。据说民国时福建省长陈仪,曾特地通知要把副榜炉送至福州,参加全省工艺品展览、评比,结果“副榜炉”与福州的脱胎漆器并列评为福建省手工艺品的特等奬。新中国成立初期,张鼎丞和叶飞同志曾先后去函选购“副榜炉”进京,从此副榜炉更饮誉京城了。20世纪末,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出现了家用电器,童祖宠的后裔童鸿钧,与时俱进,把副榜炉改为电炉,(炉槽内安装电炉丝)并由阴火炼制改为阳火窑烧,造型也更为美观轻便。“副榜炉”新产品仍享有盛誉,畅销在海外和国内市场上。如今由于电气化运用的普及,“副榜炉”渐渐退出了实用功能,其制作工艺也面临失传的危机,成为亟待抢救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副榜炉”制作工艺:1.取山上含砂量较小的黄土,晒干、打碎,过筛后掺入一定比例岩糠灰。2.加入适量水充分搅拌均匀,做成团状堆放于阴凉处让其发酵十天左右,备用。3.将发酵过的材料装入自制专用模具中,印制成炉坯,凉晒后涂上水浆,再用专用的“磨石”擦亮,然后“开火门”、“安提耳”,待晒干后装上盖子和“铁闭”。4.将制好的模子放入窑中烧炼。过去烧制炉子的窑,用青砖砌成“口”字形状,炉模放在中间,用岩糠头烧制。后改用瓦窑柴火烧制。

  附:只愿窑火长燃不熄

  ——记“副榜炉”制作工匠童文鼎

  永定城郊万美村(原峰市信美村移民)的童文鼎,今年67岁,对制作“副榜炉”情有独钟。十几岁开始他就踏入这一行。如今,制炉成了他生命的一部分。想到这门手艺将后继无人,这位67岁老工匠心中五味杂陈。

  近日,童文鼎忙着将制作好的炉坯放在太阳下烘晒。童文鼎告诉笔者,他一个月可以制作约100只炉子,有2000多元的收入。但童文鼎喜中带愁:“现在只有我一个人在做,制炉工艺面临后继无人的窘境。

  “副榜炉”是清代由永定峰市信美村才子童祖宠发明创造的,距今已有200余年的历史。据史载,清雍正十年(1732),29岁的童祖宠赴福州“乡试”,却没有考中正榜举人,只録为“副榜”。后来,人们就把童文宠及其后裔制作的炉子称为“副榜炉”。童文鼎说,过去“副榜炉”不仅风靡漳、厦、潮、汕各茶馆、饭店,还销往南洋各商埠。客家华侨从故土返回侨居国时,都常带上几个炉子作为送礼佳品。至20世纪六、七十年代发展到顶峰,家家户户几乎都有“副榜炉”。但自进入八十年代后,“副榜炉”产业日益萎缩。

  1999年,“副榜炉”出产地信美村童屋搬迁到现在的城郊镇万美村。童文鼎仍然坚守着制作“副榜炉”这一行业,他还研制出“副榜炉”工艺品、旅游纪念品,使“副榜炉”成为人们记住乡愁的一种情结。面对传承后继无人的窘境,童文鼎心焦如火,他现在最大的愿望就是“副榜炉”制作工艺技术能够成为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自己也想申报“副榜炉”制作工艺传承人,让煅烧“副榜炉”的窑火一直燃烧下去。(刘永良文)

  古竹井隆陶器 古竹井隆陶器的制作由来已久,据陶艺师苏彬文、苏良昌介绍,其祖传技艺已有六代历史。过去农村生产生活离不开陶器的使用。井隆陶器的品种主要有:水缸、瓮、钵、坛、罐、盒、烤房烟管等。20世纪八十年代,永定全县专业生产陶器的厂家有10家,古竹乡就占了8家,陶器产量达五万件。21世纪以后,制陶厂家只剩古竹井隆2家和老年陶匠,陶器产量产值也日见萎缩。制作工艺将面临失传的危机。

  日用陶器的制作工艺:1、选材,高粘土(含铁成分高最宜)放在泥池中浸泡一天,排干水用牛或人工踩踏成熟泥,把踩好的泥收成堆,用塑料布盖好保湿。2、制坯,把熟泥用搅压机(或人工)调和适度,放在转盘上。陶工脚踏转盘,手压泥团,慢慢提起转盘,泥模转而模渐成,反复踩转盘,不断修制陶泥直至陶坯成型。3、晾晒,制好的陶坯放置场棚内风乾,也可阳光下晒干。待晒干(约三天)后涂上釉泥。4装窑,把上好釉的陶坯按型体大小、品种分类,依次装进窑膛。窑膛地底铺些细沙,陶坯型体大的在下,小的在上叠放。装窑结束即可封窑。5、烧窑,烧焙陶器的土窑型体上与砖瓦窑不一样,横向空间较大,便于陶器装出。烧制原理基本与烧制砖瓦相同。
最佳浏览模式:1024x768或800x600分辨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