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目分类 出版社分类



更详细的组合查询
中国评论学术出版社 >> 文章内容

第三节 作大福

  作大福是永定许多地方举行的一种较大型的民俗活动,一般以一个或多个乡镇同一姓氏为单位进行,也有以一个村落同一姓氏为单位进行,大多数在每年或每隔二三年秋天水稻收成之后举行,但具体时间各地不尽相同。不同姓氏作大福,差异在于时间不同、规模有大有小、持续的时间有长有短。比如,大溪乡的莒溪村是每年正月初八,而联和村作大福每3年一次,时间为农历九月二十六至二十八,二七日为正日。

  一、湖坑作大福

  苏志强

  作大福最有代表性的当属湖坑镇的李氏作大福。

  湖坑李姓三年一番作大福,远近闻名,每逢子午卯酉年举行。作大福的日期定在重阳节后农历九月十一至十六日。

  作大福是民间的迎神赛会活动,清康熙以前称为“打醮”。相传明朝末年,瘟疫流行,死者枕借乡间,村中请道士打醮,无奈瘟魔依旧横行。一日,湖坑有五个小童在河里洗澡,突然都跳起神来,一直跳到马额宫前,口中念念有词,说要请保生大帝来降疫,必须先斋戒五日,九月十五日保生大帝出宫。于是,村民们在重阳节后便开始净身斋戒。保生大帝出宫之日,才祭以三牲。此后,瘟疫果然得以禳解。为报答保生大帝禳灾救民的恩德,每年重阳节后,村民们敬神演戏,以谢神灵,甚是隆重。清康干之世,物阜民丰,迎保生大帝的习俗更加铺张扬厉,逐渐演变为三年一番的“作大福”。

  作大福是牵涉到千家万户的活动,人多,场面大,耗时费力,要组织好,确非易事。一番大福结束,一个紧要的事项便是推荐下一番大福的“头家”。各村都推荐那些经济条件较好、有名望的人去争“头家”。各村的“头家”确定后,在他们中再以“掷珓”的方式选出总“头家”。这样,下一番大福的组织机构便产生出来了。

  临大福之年,“头家”们早早便分工筹划了。有的联系大戏班子、木偶戏,有的主持收大福的经费。大福经费来源有三:一部分是按人口和灶分摊,一部分是自愿认捐,不足部分由“头家”垫。重阳节临近大福的日期,“头家”们组织人清理作大福的场地,搭神厂、戏台,筹划迎神的各项事宜,家家户户都在准备各样斋果供品,打扫环境。由于忙乎大福,湖坑李姓把重阳节也“改革”掉了。

  九月初十,全村开始斋戒,家家素食。市场上不许猪、牛、鸡、鸭、鱼等荤腥上市,饭店不关门的,也只能做斋菜。各家各户极守规矩。抬神轿、放铳、做“头家”的,斋戒更加虔诚,初十前三天就要禁荤、不同房、不入暗室。

  农历十一日,各村的“公王”先到位于湖坑集镇西南、两曲清澈山溪交汇于其侧的“马额宫”汇集。该宫为一小庙,渐宽的溪面绕宫西行半圈,缓缓向南而去。近为碧水田园环拱,远处重峦叠嶂屏护,马额宫端立在高坡遽降与田野平畴连接的缓坡上,后山如马额,故得名。宫中主供“康太保刘汉公王”神位。

  近辰时分,各村“公王”相继到马额宫,四周山坡、道路、豀边,人如潮涌,旗似海洋。约莫九点钟,三声铳响,各路公王依次起轿上路,前往大福场。霎时,鼓乐喧天,铳炮连连,队伍浩浩荡荡,旌旗遮天蔽日。行阵中,大旗最壮观。旗杆是碗口粗的大竹,足有三丈高。旗有红、黄、白等色,用整幅的红布或黄布镶边,旗上画着各种吉祥图案,形态逼真。旗杆的尾部系两条粗绳,有专人牵引着。扛旗的个个是壮硕的后生,三五个侍弄一杆旗,叫声“一二三”,擎起大旗疾行数十步,旗始得飘起来,扯旗尾的,拉杆绳的,前后跟着跑,个个汗流浃背,气喘吁吁。这样的大旗就有20多杆。中小旗帜,不可胜数。

  迎神队伍中有神轿11顶,锣鼓吹唱班有10多个,还有舞狮队、八音乐队,举牌队高举“兄弟翰林”、“状元及第”、“文渊阁大学士”、“肃静”、“逥避”、“正堂”等镏金牌匾;另有16人分别高举木雕的大刀、长矛、拳头、手掌,还有狮、虎、豹、龙、马、羊、鸡、凤、麒麟、象、龟、兔的木雕头像;负责放铳(俗称三把连)的有200多人,身穿白衬衣、司光蓝裤,打绑腿,头戴礼帽,各执一把土铳,接连不断地放铳,地动山摇,浓烟滚滚。整个队伍至少也有5000人,看热闹的则多达数万人。

  各村还有“装故事”。装扮故事的人物,是经挑选的聪明伶俐的童男童女。他们有的坐“轿”,有的乘“船”,有的骑“马”,有的驾“车”。这些轿船车马,精工雕琢,纹饰豪华,各村都选俊爽的后生抬着,实在是在炫耀人才与技艺。

  作大福的中心场地俗称为大福场,设在西片村中心坝的空地上。大福场东头的神厂是临时搭建的。神厂的木质柱、梁和顶架是预制的,雕饰龙、虎、麒麟、狮、象、古代名人、花鸟图案,需要时才临时组装,整体像一座宫殿。神厂中间置一屏风,此物为湖坑李姓清代名贤受恩赐之品,屏前供奉保生大帝、刘汉公王等诸神像。两侧为南厅和北厅,其中南厅为执事人放东西和休息的地方,北厅为奏乐师傅吹奏喇叭和休息的地方。前面设一个高10多米、宽约10米的牌楼,为神厂的大门,其两边各树一支高约20米的3级木质旗杆,杆顶上插五颜六色的彩旗。神厂的后边以谷笪围成半圆形空地,用于放置神轿、供品、香纸等。西头搭起一座大戏台,宽12米的大戏台也是用预制的木构件临时组装的,正对着神厂,两者之间可容纳上万人。南边是吹唱班和木偶戏演出的场所,北面竖杆悬挂着放映电影的银幕。中间是供场,供场上空用白布做的天幕笼罩着。

  上供是大福的主要活动。众“公王”到了神台,便开始上供。十一日到十四日是斋供,因户数多,按村轮流,一村半天。

  十一日神迎到大福场后,新街村上斋供,后上斋供依次为:十二日西片村、十三日五黄村、十四日湖坑村。大福场上的案桌每天上一供,按照各大房族长幼次序,自上而下轮流,每天安排一个房族。上供品时汉剧团要奏乐。

  保生大帝出宫,是大福的高潮。十五日一早,从坎市迎来的保生大帝,一进入湖坑,就受到了隆重的礼遇,到大福场的路上,迎接的喇叭、唢呐、大鼓、锣钹,吹打不停。一到大福场,“三把连”震耳欲聋,鞭炮声此起彼伏,滚滚浓烟,弥漫开来。浓烟中透出杀猪的嚎叫,这是开斋戒,行荤腥之祭。

  十五日,湖坑李氏宗族五大房同时上供。主供的全猪、全羊等供品是“头家”们筹办的。供场摆满了桌子。供桌上,猪头、肝花、鸡、鸭、鱼、酒、米饭、糖果、水果,应有尽有。上供时,道士读表章,俗称“请神”,并把每户人家的家长名字念一遍,足足要花3个小时,祈祷神明保佑,然后烧纸、放鞭炮。

  十一日到十五日,大福场夜夜演戏,大班戏、木偶戏、电影、唱班,同时演映。大福场上,人头攒动,摩肩接踵,热闹非常。

  上供敬神结束后,在神厂的前面大摆酒席,各种工作人员200多人参加,俗称吃“散福酒”。每家每户都要请很多客人,谁家客人多谁就有面子。

  农历九月十六日是送神的日子。同迎神那天一样,浩浩荡荡的队伍抬着保生大帝、刘汉公王、民主公王、合溪口公王、石窟伯公、广济祖师、水口公王、宫背公王、鬼谷先师、本头公王等10多个神明的造像,送回原来安放的地方。与迎神不同的是,神轿正面向后,而抬轿的人向前走,意思是神明在向送行的人们告别。

  如今,作大福这种古老的风俗也在逐渐发生变化,它除了表达向往美好生活之外,那种推崇正义,提倡真善美,加强乡亲情谊,鼓励勤劳致富的内涵,越来越为人们重视。这是作大福能在民间流传的生命力之所在。近些年来,侨台胞回乡寻根谒祖不断增加,有的观看了作大福,重温乡土风情,消释积年的思乡情结,唤起他们心头遥远的记忆,激荡起树同根、水同源的绵绵情思。他们的深情厚谊,化作慷慨解囊,兴办公益事业的义举。这又为作大福增添了新意。

  二、竹联村作大福

  岐岭乡竹联村正月初二早上,在村五显庙请出五显大帝,五谷菩萨,千里眼顺风耳等,菩萨神像,放在神轿内敲锣打鼓绕村一圈,接受乡邻的香火祭品,迎好放在公王亭的台座上,到正月初四早上每家每户拿出事先准备好的鸡鸭专供,举行祭祀大典,为全村祈福,有一称谓十分贴切,叫“百壶宴”、十分壮观,最后敲锣打鼓把菩萨送回村五显庙。敲锣打鼓,请木偶戏。

  三、浮山村作大福

  旧时,坎市镇浮山村每年农历八月初四都要“作大福”。要请到很多神门,包括吴公真君、关帝圣君、七宝财王、天上圣母、东岳大帝、观音菩萨、太保侯王和本村所有的一切大小神只,都迎请到神厂来恭祭,祈求保佑。总理、福手等主办人员事前要斋戒3天,其他善男信女斋戒一天,第一天在池口坝搭起大布篷,摆设香炉等,当日凌晨3点福手集中厂址,天刚亮,先祭观音,而后杀猪宰羊,公祭诸神。上演木偶戏持续三五夜、十夜八夜不等,十分热闹。1950年代以后,没有再继续。

  四、上蛟塘作大福

  苏志强

  古竹乡上蛟塘村作大福定于子午卯酉年农历的十月,是上蛟塘村三年一番隆重的迎神赛会,是庆祝丰收、祈神赐福的民俗活动。

  一届大福结束后,各房推举出本房下一届的头家,一共推举出11人。然后由这11人中推举5人为头家,其中一人为总头家(也称大头家),其余6人为协理。

  到了作大福这年,通常在元宵节前,头家们(含协理)要一同到村水口公王面前祈福,以掷珓的方式确定作大福的具体日期。如2014年(甲午年)作大福时间,正月初九,头家们在公王前掷珓确定为农历十月廿二至廿四日。确定时间后,要在村中比较中心的地方将作大福的时间张榜公布,让村民知晓。

  到了临近作大福的日子,大约提前半个月,头家们要开一次会,安排作大福的各项事宜,做好准备工作。比如,收取各户的人丁钱和灶钱,布置大福场地,搭神厂和戏台,落实扛神的后生和锣鼓手,打扫村道,张灯结彩,悬挂空飘气球,等等。各项工作要落实到人。还要以抽签的方式确定各房(各楼)上供的时间,并张榜公布。

  十月廿二日前,各项准备工作全部就绪。在下寨洋圆寨前收完稻子的田里搭起神厂和戏台。神厂的两边柱子上贴着对联:保惠一方衢歌巷祝;生成万类物阜民康。横披:合境平安。保生大帝神位两边的对联是:保惠无疆沾帝泽;生香不断感神灵。横披:神光普照。神厂对面的戏台柱子上也有一副对联:就几个角色能文能武能黎圣;不大点地方可家可国可干坤。横披:事理通达。在神厂和戏台的周边、整个村庄里,悬挂着很多红色的空飘气球,这些气球有的是头家喜出祝贺的,有的是各户自己悬挂的。气球上书写着祝福的吉语,营造出深厚的喜庆氛围。从公路进入村庄的道路上,竖起一个个充气的大红拱门,最前面的一个拱门上方贴着“蛟塘大福”四个金色大字。整个村庄充满着欢乐、祥和、喜庆。

  十月廿二日早上六点半,全体头家和协理及部分村民来到村水口公王坛,由道士拜请公王,总头家奉公王神牌到大福场神厂神座上。接着迎漈口伯公到神厂。吃过早饭,便到高头大岭下广济庙迎保生大帝。

  迎保生大帝最隆重,全村男女老少都非常虔诚,一同乘车前往广济庙请神。迎神的车队浩浩荡荡,有小轿车60多辆,还有摩托车,每辆车上都有彩旗,在村口的公路上整队出发,车队前后约莫一公里,蔚为大观。迎神队伍每人胸前披着红绶带,绶带上印着“神光普照吉祥如意”“神光普照合境平安”等吉语。迎神车队来到广济庙前集中,全体迎神的村民下车到广济庙大帝爷神像前上香,然后由道士请保生大帝出宫。保生大帝神像坐在一顶神轿上,由未婚的八个男青年抬上一辆工具车。八个男青年护着神轿,大头家奉着令旗、令牌、宝剑,同在这辆车上。迎神队伍回村,第一辆车上坐着锣鼓队,鸣锣开道,接着是保生大帝,其余车辆紧随其后,鱼贯而行。一路上,开道车上锣鼓喧天,还不时鸣放响炮,隆重而庄严。

  保生大帝迎回上蛟塘村,开始巡行全村。后生抬着大帝爷坐的神轿,前面是锣鼓队,后面是全体头家,跟着还有彩旗队、化装的戏班和虔诚的村民,逐楼巡行。巡行的路线为:从景德楼前出发→下老楼彩宏楼→赐钦楼→本宏楼→镜宏楼→标宏楼→德昌楼→强波楼→岗子尾→强电楼→开海楼→钧宏楼→安瑞楼→汉夫楼→石丰圆寨→万瑞圆寨→金瑞楼→荣华楼→汉林楼→汉铭楼→汉周楼→村部→来瑞楼→平宗楼→龙耿楼→胜扬楼→培丰楼→开辉楼→开锦楼。各楼各户都恭候大帝爷,鸣放鞭炮迎接。

  大帝爷巡游全村后,到大福场神厂内上座。

  接着,开始杀猪,由头家筹办五牲上供。头家们先在保生大帝、公王、伯公的神像前上香,道士为全村祈祷。接着,按照抽签确定廿二日上供的楼屋的村民上供。上供时,道士要在神前为当天上供的村民祈福。

  神厂对面的戏台上,请来的汉剧班子开始演戏。主要是“打八仙”,即为新婚夫妇(或欲求子者)“送太子”。

  夜幕降临,便在神厂前燃放鞭炮和烟花。爆竹声震荡,夜空中五颜六色的烟花绽放,释放出太平盛世、喜庆祥和的浓厚气氛。放过鞭炮和烟花,便开始演戏。请来的汉剧班子,虽不是很专业,但演出的传统古装剧目,有《蓝继子》、《二狼山》、《白良关》、《探母见娘》等,也颇能吸引人。

  廿三、廿四两天,照样白天上供,晚上燃放烟花爆竹,演戏。特别是廿四晚上,燃放的烟花爆竹特别多,要一个多小时才能放完。这是年轻人的喜好,但未免浪费。

  廿四日这天,各房又要推举出下一届本房的头家。晚上,新老头家、村中70岁以上的老人、还有各执事人员(锣鼓手、抬神的青年等)、戏班人员等一起会餐。

  廿五日,大福进入尾声。头家们先送灯,即将神厂挂的灯送到新老头家的灶下(厨房)门上挂起来,然后把公王、伯公、大帝爷的神像送回原处。然后清理大福场地,最后进行结账,并张榜公布收支情况和下一届大福的头家。

  作大福,外出打工的年轻人都会回来,而且家家户户都有很多亲戚,有的一户一天就有十来桌的亲友。村里比过春节时还热闹。大福的头家们趁年轻人回来得齐,就把村里的一些公益事业向他们介绍,争取年轻人出钱出力。这时,年轻人往往不甘落后,互相攀比,慷慨解囊,为家乡的公益事业出钱出力。头家们则及时把他们的贡献公之于众,彰显、鼓励他们的善行。这让作大福具有新的意义。
最佳浏览模式:1024x768或800x600分辨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