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目分类 出版社分类



更详细的组合查询
中国评论学术出版社 >> 文章内容

第二节 闹元宵

  每年元宵佳节前后数天,永定各地民俗活动丰富多彩,从而把春节民俗活动推向高潮。闹灯是其中一项重要活动。花灯有纸扎蝴蝶、蝙蝠、麒麟、狮象、鸟兽虫鱼等,花卉有牡丹芙蓉、花盆花钵等,还有装扮各种故事,如八仙过海、南极寿星、桃园结义、水浒人物等,各尽其妙,舞龙弄狮,敲打锣鼓,热闹非凡。

  一、中川胡氏迎花灯

  胡赛标

  中川元宵节迎花灯,是著名侨乡下洋一年中最大型的民俗文娱活动。中川的花灯,相传是清代从苏州杭州一带学回,经本乡巧手匠心独运改造而成。主要有制作工艺较复杂的莲灯和制作较简单的艾菜灯、竹篙灯。“迎灯”客话与“迎丁”谐音,含有人丁兴旺的吉兆,所以中川人对迎花灯情有独钟。每年元宵节迎的花灯多达20多架。

  中川迎花灯的过程可分为炒灯、写灯、制灯、迎灯、送灯、接灯、吃灯酒等环节。先是每年正月初五开“小正”后,村中各房派就有“积极分子”撺掇某个人来做“牵头”。做“牵头”既可显示自己的组织能力,提高威信,又可显示本房派人财两旺、兴盛发达;如果是新婚青年,还藴含“迎丁”之意,所以一般都会有人出来做“牵头”。加之本村华侨往往会寄钱回来资助闹元宵活动,“牵头”的劲头更足。

  “牵头”要做的第一项工作是“炒灯”。这要组织本房派的巧手制作4只或8只竹篙灯,同写着房派或楼名的“火牌”,在夜色初融时分敲锣打鼓“迎”到本村各大房祖楼和外村胡姓聚居地去“炒灯”,就是闹得你房派众人出来放鞭炮迎接,承诺做灯并一同迎花灯。经这么一“炒”,至少也有三五架灯应和行动起来,这年的迎灯活动就有戏了。接下来就是“写灯”。“牵头”拿着红单到本房或熟人中题捐灯资,谁写多少只灯,出多少钱,一一记下来,以便公布和送灯之用。写一只灯,出多少钱,虽说是自愿乐助,但一般都有行情,大家心中有谱。

  制灯是比较费时的工作。“牵头”根据写灯数之多少,筹备纸、竹等材料,共房派的各家都要派人参加做灯。竹篙灯制作较简单,一般经过裁竹、剖篾、扎架、糊纸画、饰丝绦子等工序,就可做出形状各异的走马灯、书卷灯、鼓子灯、鲤鱼灯、花篮等,然后每四盏灯挂在一根六尺长的竹篙上,这样的竹篙一根根连接起来,并在竹篙接合处安上一支竖竿,迎灯时统一擎着走,像一条长龙。莲灯堪称一项精致的艺术品。每架莲灯由三种灯组成:“莲花”33朵,“花蕾”72朵,“莲蓬”(即花王)3只。每灯放牛油火一盏,共108盏。其中花王的制作最为讲究,需工艺水平最高的人来担任。

  莲灯的制作,工艺要求较高。每一架莲灯,由3种灯组成,即莲花32朵,花蕾73朵,莲蓬(花王)3只。每灯放牛油火一盏,共108盏,按“天罡地煞”数排列。其中莲蓬的制作非常讲究,由工艺水平最高的人来制作。首先是“扎纸”,即用上好宣纸裁成宽一寸半、长3寸半的纸条附于竹筒,然后用琴线均匀地缠绕纸上。绕好后再压紧,放进密封的木柜里用文火来烘焙,直至能松动才取下。经过这样加工烘焙过的宣纸,便出现凹凸有纹、不易压平的花灯纸。此时,再将加工好的花灯纸剪成一厘米宽,在一端扭成“沙巧督”(客家话音,状如蚶殻)状。最后一道工序。就是由有相当工艺水平的人,按花王设计要求,一层一层粘贴成各种图案。每只花王需用“沙巧督”纸片四五千条。粘贴时密度要均匀,要粘贴得像面盆那样。莲花的制作也不能马虎,但难度不像制作花王那么大。每只莲花中间都要配一张黑白国画。花蕾的制作比较简单,用花灯纸粘贴得像个花蕾便可以了,可由初学者去学做。整架莲灯,上有“宝盖”,里面写着“景赛西湖”,下面是“花缸”,既可插花灯,又起稳定作用。

  迎灯是整个元宵活动的重头戏,一般在正月十四晚上试迎,十五夜才正式登场。迎灯路线是:从各祖楼出发,汇集到村中心“和好坊”,再至水口坝、江子下、南片角,最后集结在胡氏家庙广场上。迎灯又可细分为出灯、顿灯、走灯、灯祭、闹灯、回灯等环节。迎花灯不是很简单的事。首先要把108盏灯,巧妙地安装在长不满一丈、阔不到3尺的花架上。每盏都要用牛油火照明,稍不小心,整架花灯都有被烧掉的危险。抬着整架花灯绕村而行,也大有功夫。夜幕降临,“三把连”响过三声,便可出灯了,各架灯都有火牌、锣鼓作引导。各路花灯汇合到和好坊时,停下来让观众赏灯,并按祖上的规矩调整好各路花灯的行进次序,趁机护灯换烛,谓之“顿灯”。然后一路向水口坝迎去,谓之“走灯”。走灯时最艰难又最引人注目的是迎莲灯了。两名身强力壮的大汉一前一后擎起整架花灯,走“八字脚”,一步一步向前挪进,这叫“执头船”;前后各有两人持竿成交叉状作助手,另一人用装有铁丫的竹竿在前面帮助扶架,谓之“带路丫”;再着两人在花缸左右充“护卫”,保证花灯不摇摆;还有一人擎高凳,一人挑牛油,以便沿途加油,保证每盏灯光彩夺目。花灯队伍到江子下,奋耀堂、紫富楼、庆余楼、庆昌楼、马山楼等各架花灯就沿着一条蜿蜒崎岖的山路爬上狮象岗,到行素公坟地行“灯祭”。灯祭下来,迎灯队伍经过南片角,向胡氏家庙进发。这时胡氏家庙早被几百只彩灯装饰得金碧辉煌,林立的石旗杆上安装着烟花,广场上人山人海,鹄候闹灯高潮的到来。闹灯要经过穿灯、摆灯、赛锣鼓、舞龙、戏狮、装醮、烧花几个阶段。每队花灯都要在家庙堂舍间穿来穿去,烧香放炮,谓之“闹丁闹财”。穿过三五回合,花灯在后山、广场上摆开展览,比谁的灯做得精巧。在胡氏家庙的天井中,赛锣鼓更是热闹,三五伙各占一隅,锣鼓敲得铿铿锵锵,时而鼓声大作,时而戛然而止,作鼓板的也各有神态,各有打法,一拨刚走,一拨又来,敲得人心也冬冬作响。除了赛锣鼓,还有舞龙耍狮“装打醮”。“烧花”则是闹灯的高潮,焰火飞洒空中,夜空成了瑰丽奇异、幻化莫测的光与色的海洋。天上地下,全都笼罩在硝烟和狂欢之中。“烧花”过后,闹灯就结束了。花灯队伍敲锣打鼓次第退去,回到各自祖楼厅堂,谓之“回灯”。

  回了灯,“牵头”要做的最后一项工作是指派人员分成几个小队去给写灯户送灯。送灯还有个接灯的规矩。写灯户须留一人在家接灯。灯到时,要燃鞭炮,向送灯人递茶敬烟,互致吉祥,讲究的人家还备酒席款待。送完灯,牵头主事人大功告成。一年一度的元宵节闹花灯活动皆大欢喜地落下帷幕。

  元宵佳节这一天晚上,中川村花灯队与铁缘公(中川开基祖)派传的下洋各胡氏村落的花灯队齐集中川村,按房派顺序排列,浩浩荡荡在中川村内巡游。迎灯路线约定俗成,经过村中心和好坊,至水口坝,再经南片角,最后集中到村口背头山铁缘公夫妇墓闹灯,而后集中到胡氏家庙前广场上,到祠堂内转一圈后把胡氏家庙团团围住,让观众观赏品评,中间场地则进行舞龙舞狮和十番音乐表演。胡氏家庙内人如潮涌,热闹非常,锣鼓声、鞭炮声、铳声与人们的喝彩声响彻云宵。

  迎完灯,各村花灯队回到各村向各家各户送灯,意味着“送丁”。每到一家,那家人就兴高采烈地燃放鞭炮把灯接去。有些人家还办酒席宴请送灯的人。

  送完灯,吃了“花灯酒”,一年一度的迎花灯活动就结束了。

  二、虎岗赖氏元宵闹灯

  “穿龙灯”、闹花灯是虎岗乡赖氏元宵节的主要节目,最少要穿3天以上。有狮子灯、船灯、马灯、花篮灯、牌匾灯、故事灯等。故事灯人物有士、农、工、商、渔、柴、耕、读、新郎、新娘和媒婆扮演者,相貌各异。

  正月十一或十二日龙灯、花灯开始到同亲各村表演。吃完夜饭即各司其职,前面是用铁叉钩着的松木火,熊熊燃烧的火光照亮舞龙队伍和村间的石子路,举火者是领路人,接着有一扛竖幅者,竖幅上写明茶堂恭贺的龙灯。尔后是敲锣打鼓的,锣鼓是舞龙的指挥,不同的锣鼓声与鼓点代表不同的舞龙动作,擎龙者是村里的年轻人。后面是经过化妆着上花灯的小孩,最后是做杂务的人们。领队一声号令,一条生动的“龙”伴着锣声鼓点浩浩荡荡地按计划路线出发了。

  龙灯花灯一路叫响一路明亮,热热闹闹到楼堂,楼至先放一串鞭炮表示欢迎,领队带领二个擎高灯的长者,4个骑“马”的少年,在鼓乐声中登堂祝贺。待楼主接过高灯插放妥当之后,骑白马灯的少年齐声高唱:“八仙到华堂,满门大吉昌,读书登金榜,代代做官郎”。喊得楼主心花怒放,唱毕舞龙开始。

  舞龙时围观者甚多,主人用准备好的竹筒烟火向舞龙者喷射,舞龙者用龙身扺挡。舞龙完毕,楼主向领队送上“红包”(几元钱资费)燃放第二串鞭炮,表示答谢。这样逐楼逐屋恭贺,龙灯、花灯转回本族祠堂“穿闹”。

  正月十五日晚上,虎岗赖氏宗族的所有龙灯、花灯集中在大竹园开基祖祠汇演(其他姓氏的龙灯、花灯愿意参加也可),这是闹元宵的高潮时刻。不仅虎岗村民前来观看,上杭县锦坊、司前、大洋坝(村名)的亲朋也前来共度佳节。

  晏田祠占地很大,有宽阔的草坪,祠前有口大池塘,塘水在大年除夕前已放乾涸,因而可容纳成千上万人。各路的龙灯、花灯齐集,在草坪上穿舞,龙灯如条条火龙在夜色中翻腾,盏盏花灯宛若簇簇鲜花在原野中怒放。

  晏田祠内灯火辉煌,堂廊上房檐下挂满各式的灯笼,禄位牌前大红蜡烛照得各种祭品比白昼更加明亮。几张八仙桌上摆满了全猪、全羊、全鸡、全鸭等牲禽祭品,更有八八六十四个蜡盘,放满了用面粉、蜜蜡、色素捏成的五谷、六畜、蔬果、水产等祭品。如猪、牛、羊、鸡、鸭、鱼、虾、蟹、谷、麦、薯、梨、梅、李、芥菜、包菜、萝卜等等。琳琅满目,栩栩如生,捏动物、植物面品的手艺高超精湛,至今还流传。

  祠堂门前的草坪上摆着种种摊点,糕饼和糖果,针头线脑样样俱全,与墟天集市一个样。池塘正中安放一台“架子花”,高高的竹竿上挂了“猴子拉尿”,“仙女散花”等烟火,“架子花”在活动的最后时刻燃放,是最吸引人、最精彩的压轴节目。闹到11点左右开始燃放“架子花”。“猴子拉尿”是纸糊的“猴子”,能360度旋转,从“尿道”中放射烟火,“仙女散花”是纸糊的“仙女”,向空中发射五颜六色的礼花。“架子花”有10余个节目,异彩纷呈。放完“架子花”元宵之夜的欢庆活动就结束了。

  虎岗乡虎西村赖氏每二三年另外举行一次大规模元宵节活动。在祠堂门口放烟花,表演龙灯、狮灯、花灯、划船灯、舞蹈、独唱、独奏、集体演奏,装故事。装故事表演者装扮成渔、樵、耕、读,渔翁钓鱼,樵夫砍柴,农民背着犁,播谷种,戴墨镜的书生在讲科学种田,媒人婆在宣传晚婚晚育,新婚夫妇甜甜蜜蜜。

  三、湖雷四姓迎花灯

  张 鸣

  湖雷(指下湖雷)元宵节迎花灯十分火爆,张、吴、孔、赖四大姓,从正月十二到十五日,各迎一天,而且各呈高招,热闹非凡。

  湖雷人口多,以前只有一条老街和楼背街,短且窄,怎容得下四姓人浩浩荡荡的迎花灯队伍?于是,四姓的头面人物议定,每姓分开各迎一日,为争正月十五元宵之夜,决定以比武来竞争。比武那天,首先出场挑战者是赖姓的一位妇女,人称“凤阳婆子”。只见她手执耙头,走到比武场中央,把耙头柄往地面一戳,竟插入土中两尺来深,纵身一跃,跳到耙头顶上,盘膝而坐,从身上掏出镜子、梳子,从容梳理头发,梳毕,抱拳环顾四周,高声喊道:“小妇人献丑了,还请各位高手赐教!”原先准备前来比武的竟无一人敢上前应战。“凤阳婆子”未施一拳一脚,便为赖姓拔了头筹。其他三姓按人口多少依次排定,张姓为十二日,吴姓为十三日,孔姓为十四日。此序沿袭至今。

  张、吴、孔、赖迎花灯,都少不了熊熊的“火罩”、铿锵的锣鼓、各式的花灯和装扮传统戏目的故事这四项内容。在这基础上,每姓发挥各自的优势,对其中某项着意加工改造,形成特色。那就是张姓的大鼓,吴姓的花灯,孔姓的故事,赖姓的“鬼”。

  张姓迎花灯,除了每房一副“五色锣鼓”外,还有一奇招,把上湖雷水口观音庵内的大鼓搬来。这庵为张姓所建,大鼓高三尺、鼓面二尺。并由此推而广之,将周围及附近庵内的大鼓统统借来助阵。几十面大鼓一齐擂响,声如雷鸣,震天动地。至今还流传着上街头的塘鱼被张姓大鼓震得叭叭跳出水面,以及“三义和”酒坊的酒糟被震得坛坛发酸的故事。

  吴姓人擅长做竹篾纸扎,他们的花灯大而精致,且花样特别多,有马灯、鲤鱼灯、莲花灯、鼓子灯、走马灯,后来又有飞机灯、坦克灯等。一具花灯一般装三五盏灯,吴姓花灯制作十分精巧,一具花灯多的装有一二十盏灯,有十几斤重,迎时要两人抬着走。糊花灯的纸五颜六色,迎在街上,精彩纷呈,独具魅力。

  孔姓主要居住在下寨村,村里有过戏班。他们既熟悉戏文,又有现成的服装道具,化装打扮更是拿手好戏。于是,孔姓迎花灯就让村里俊俏后生和花朵少年粉墨登场,有“闹天宫”、“空城计”、“捉放曹”、“刘备招亲”、“子龙救孤”、“关公夜读”、“大闹长阪坡”、“武松打虎”,还有“楼台会”、“仙女散花”、“目莲救母”、“薛仁贵背老婆”等等,逗得男女老少喜笑颜开。

  张、吴、孔的大鼓、花灯、故事分别大出风头之后,十五元宵夜,赖姓迎花灯为赢得赞誉,又别出心裁。十五日下午,他们从已经完成元宵活动的抚市社前亲房那里借来“出鬼”的全部行头,连夜挑回湖雷,再加上一番巧妙安排,赖姓迎灯队伍中的“鬼”果然非同一般,各式各样令人生畏的面具、五花八门的服装、千奇百怪的扮相,既让人惊奇,又使人发笑。

  张、吴、孔、赖四姓对元宵节闹花灯都十分看重,从筹备到上街,几乎都是男女老少齐动员,火罩、锣鼓、花灯、故事,按楼、按房、按户一一落实,不折不扣。其中火罩不仅起照明作用,还能显示本姓的兴旺发达,因而格外重视。各姓迎花灯的队伍次序都有规定,迎灯队伍的行走路线,到民国时期,一律经上街头、中街、神宫里、上街尾、新街、码头、圩坝以及楼背街,务必在间间店铺前经过,无一遗漏。而每间店都要在花灯队伍来到时燃放鞭炮“接灯”。当迎灯队伍回到本村时,家家户户都会燃放鞭炮,以兆吉祥。

  四、田段的元宵鼓子灯

  廖永茂

  鼓子灯是高陂田段廖家的特色花灯。

  正月初五开小正后,大人带着孩子开始在日三堂大厅糊元宵节的鼓子花灯。先用棉纸拈成纸拈,再用纸拈加浆糊将小篾片扎成两面边长约20厘米的正八边形的篾框架。篾框架厚约15厘米。之后在篾框架两面及侧面糊上白棉纸,底部不用糊纸,便于插蜡烛,而顶上则空着出烟气。糊好的花灯形状如一面鼓子,所以叫鼓子灯。接着就在鼓子灯一面的白纸上画水墨画,内容是梅兰菊竹、虎鹰鸟雀、棋琴书画、渔樵耕读,另一面则题写唐诗、宋词。长辈们说,做鼓子灯自作自画不求人,体现了田段廖家历代文风长盛不衰,是让各村各姓非常羡慕的特色花灯。长辈们一边画,一边写,一边还给后辈讲过去画花灯、闹花灯的奇闻轶事。会写字、会画画的长辈多,不用多久,鼓子花灯便画好了。

  正月十五元宵夜,田段廖家的花灯出发了。“恭贺新春”牌匾后边,走在最前面的是打狮队。那狮头忽上忽下,忽左忽右,与“大面”互相戏弄,引得孩子们嘻嘻发笑。接下来的是龙灯,举龙头的后生高擎龙头灵活地舞着。龙灯进大门时龙头俯低,一些人乘机拔龙须,因为据说拔了龙须能给家人带来一年的好运。举龙头者躲东躲西,拔龙须者跟上跟下,真是好看。最有看头的当然还是鼓子灯。四个鼓子灯固定在一块长约7尺、两端钻有圆孔的桷子枋上,书、画面交错,称一节。两块桷子枋之间又用短圆木拴着圆孔,便于转弯时灵活地行走,由一个后生扛着。鼓子灯有九节的,有七节的,共36个或28个鼓子灯。走在乡间笔直的大路上,夜色中,数十个点亮的鼓子灯连起来,俨然就是一条长长的流动书画廊供人观赏。那一幅幅生动有趣、古檏的图画,一张张柳体、赵体的诗词书法,让观赏者啧啧称赞。而各支各房数条龙身装饰书画的“龙灯”连起来,实在是太壮观了。长辈们说,从前元宵夜闹花灯走到干隆时建的古屋桥——高陂桥时,鼓子灯走得特别慢,因为路两边有各乡村来的文人墨客驻足观赏,而我们有好花灯也特意要展示展示,让别人仔细观看。据说鼓子灯经过当年的太平巡检司门前、太平书院门前,接灯的鞭炮放得最响,响得最久……

  元宵节过去后,花灯闹完了,照例,所有的花灯是要“化财”的,就是将闹过的花灯全烧掉,意思是一切重新开始,来年大发财。旧的不去,新的不来嘛!

  五、堂堡下坝楼的穿花篮灯

  沈耀炳

  堂堡下坝楼穿花篮灯(俗称穿花篮子)始于1947年正月。穿花篮灯由8个8~15岁的男孩和女孩(男、女各半)表演,每个孩童身穿绸缎制作的古装衣、冠,男队男装,女队女装,且每人的服饰各异。演出时,每个队员左手举花篮灯,男孩右手拿一把白花纸扇,女孩右手小指系一条手绢。花篮灯是用毛竹片编制的下端小、上方大的空心篮子。空心直径20厘米,高50厘米,顶上外侧六角形,直径40厘米,每个角均吊有纸花丝绦。竹框外表底层糊上透光白纸,每个方格边角贴上各色花艹或鸟雀。花篮底中间横架一块竹片,用来安插蜡烛。底层下端一角绑一根五寸长的小棍作抓手。花篮上端装有供悬挂用的弧形篮耳。

  穿花篮灯表演过程如下:

  首先,男、女两队分别列队相向在场地中间站立,两队之间相距2~3米,五色锣鼓起板后,男队前面带路,女队跟后走一“圆台”(成一圆圈),这时的锣鼓用“快板”。“圆台”形成后,锣鼓改“慢板”,花篮队则进行“内挖”,由领队开始,一个一个有序地沿内侧穿行一遍;全体轮完后,接着按“内挖”次序沿“圆台”外侧穿行一遍进行“外挖”。内挖、外挖时,没有轮到的队员仍继续前进,整个队伍都在行进。“外挖”完后,女队回原地踏步,男队绕半圈回到场地中间与女队并列前行,叫“双龙出洞”。领队行到场地前面原地踏步,其余队员也跟着踏步,以调整队形,彼此相距大约一米。这时锣鼓改板,两队分别进行“纬片笪”,即男女队员在本队内轮流穿行,前面一个先穿行,接着一个一个跟进。“纬片笪”完后,男队在前女队随后在场地正中站成纵队,又一个一个轮流沿队列穿行,称为“纬直笪”。“纬直笪”完后,女队原地踏步(保持纬直笪距离),男队领先又走一“圆台”,“圆台”形成后,再走回场地中间,沿着女队一个一个绕行,且绕一个带走一个,叫“黄龙缠直柱”;然后女队缠男队。“直柱”缠完,又走一“圆台”,其间女队四人分别在场地四角(如果五人则中间站一个)踏步,男队分别一个一个绕女队员走,男队绕完后,再由女队绕男队员,这叫“黄龙缠四柱”。“四柱”缠完再走“圆台”,队列回复“双龙出洞”到场地中间,两队相向站立对歌,对歌结束,两队转向观众鞠躬致意结束。

  花篮灯在整个穿行过程中,男女队员都是左手举着点着蜡烛的花篮灯,男队员右手摇着白纸扇,女队员系着手绢的右手前后摆动,脸带笑容。

  穿花篮灯的整个过程,锣鼓声不断,“十番”同时伴奏,节目随着鼓板变换有序。“十番”的曲调有“过江龙”、“春夏串”、“高山流水”、“北调”、“步步高”、“瓜子吟”等18曲。“十番”乐器以笛子、喇叭、三弦、洋琴为主。

  穿花篮灯外出演出时,队伍庞大,除了穿花篮灯的孩童外,锣鼓队7人,“十番”10人,汽灯照明1人,火罩5人,照护花篮灯2人,看护小孩的4~5人,组成一条长龙。

  下坝楼穿花篮灯与别地穿“竹马”、花篮灯的步法不同。笔者曾看过西陂、抚市黄屋的演出,他们穿行时都用跳步法,所以叫跳“竹马”、跳花篮灯。而下坝楼穿花篮灯却沿着地面向前扭步移动前行,整个身躯都会颤动,使身上的金银珠玉饰品更加闪光耀眼,令人眼花缭乱,目不暇接,所以每场演出都会被观众围得水泄不通,需用火罩圈出场地,确保花篮灯的穿行。

  新中国成立后,思想文化方面破旧立新,1956年正月,下坝楼穿花篮灯也有了改进,因而改名“采茶灯”:穿行的节目、锣鼓板不变,删去了“十番”中的“瓜子吟”等旧曲,换上“采茶歌”新曲。穿行节目“内挖”时加上“扑蝶”这一动作,由一个大人用装饰过的长软竹片举着一只纸做的大蝴蝶“飞行”,每个队员都要随着蝴蝶的飞舞而跟着上下起伏行进到队伍末尾;“纬片笪”时,原来是直立穿行,后改为蹲步穿行;“纬直笪”时,一边唱“采茶歌”,一边做采摘茶叶动作穿行。服饰也改为现代茶农服饰。这样一改,内容显得更丰富、健康。

  下坝楼正月穿花篮灯这一文娱活动,要众多人员参与,而且随着孩子的年龄增长,个子长高,每年都要更换新手排练,道具的人手一个少不了,所以,从年初一开始,很多人都要投入这一行列开展训练,赌博的恶习不整自灭。遗憾的是这一有地方特色的文娱活动,在1960年代初就停止了,1990年代虽有人几度欲恢复,但终未成。
最佳浏览模式:1024x768或800x600分辨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