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目分类 出版社分类



更详细的组合查询
中国评论学术出版社 >> 文章内容

第十节 上湖雷姓氏的四句俗语

  上湖雷和下湖雷各有四大姓。下湖雷的四大姓是张、吴、孔、赖。元宵闹花灯时“张姓大鼓吴花灯,孔屋故事赖出鬼”的说法,反映出各姓闹元宵的特色。这材料在《永定文史资料》第19辑中有记载。上湖雷的四大姓是熊、陈、阮、郑。“熊屋,秀才廪生贡;陈屋,哔呖叭喇嘣;阮屋,耙头钩刀铳;郑屋,糍粑糯饭粽”四句俗语,也形象地勾勒出四姓的特点。以下就这些俗语作简要诠释。

  熊屋,秀才廪生贡

  熊屋,指熊姓人居住的村落处所。上湖雷的熊姓,居住在上湖盆地的北面,居住的行政村叫上北村和上湖村,两村熊姓人口共有4000余人。

  秀才、廪生、贡,是科举时对读书人的不同称谓。辞书载:“明清时期,院试録取者称生员,通称秀才”;“生员给廪禄者称廪膳生员,简称为廪生”;“贡,即贡生,科举制度中由府州县选生员之学行俱优者贡诸京师,升入太学,通称为贡生。按类别分为恩贡、拔贡、副贡、优贡、岁贡等。”

  “熊屋,秀才廪生贡”,说明熊姓人崇文重教,考取功名和进入仕途的人多,居湖雷之首。上湖雷熊姓始祖熊梦璋,号仁斋,元末从长汀迁入,定居在上北村上坝,至今已630多年,下传25代。梦璋有文化,注重办学育人。明末起,熊氏人才辈出。梦璋第十一代裔熊兴麟,崇祯十五年(1643)中举,次年殿试中三甲进士,后官至湖广道监察御史。此外,在明代还有贡生7人。清代,全县举人181人,其中上湖雷熊姓有10人,还有副榜4人,贡生14人(全县330名)。

  熊姓还流传几句顺口溜,也能说明对文化教育的重视。

  “湖公七岁穿青衣”,湖公是熊上湖,字熊春,七岁时跟随祖父熊广斋拜会府台,府台见他口齿伶俐,便考他才智,要他写三千个字。熊上湖眨了眨眼,写下“上大人,化三千”。府台一见,连声称赞:“才子!才子!”送给他秀才穿的青衣。

  “七贡八廪三堂屋”,是指熊广斋第七至十代有七个贡生八个廪生,住的是三堂屋(府第式的大楼)。

  “五子六秀下桥居”,是指熊见龙五个儿子均秀才,其中一个还是文武秀才,下桥是他们居住的地方。

  “三代琴堂新楼下”,琴堂指县公署。熊石儿祖孙三代中举,均为县官,新楼下是他们居住楼名。

  民国时期,具有一定学历、学位、职称、官职的有熊毓仁(字静山,永定县议事会议长)、熊毓踞(字瑶山,政法大学毕业,永定县县长)、熊毓芳(字楚山,政法大学毕业,安溪、沙县县长)、熊一鸥(上海大学,1926年夏与阮山等人创建福建省农村第一个中共支部,支部委员)、熊耀球(字琅青,大夏大学毕业,省图书馆馆长,师范、中学校长)等。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上湖雷熊姓的人才更多,在政治、经济、科技、教育、卫生、文艺各界都有突出人物。单熊屋“中书第”熊惠庵一族,现有人口约400人,就有大专以上毕业生29人,其中2人留美,双博士、博士各1人。

  上湖雷熊姓读书成才的人多,“熊屋,秀才廪生贡”,名不虚传。

  陈屋,哔呖叭喇嘣

  陈屋,即陈姓,居住在上湖雷长形盆地南面的上南村。全村有3000余人,有陈、阮、张、廖四姓,其中陈姓近1500人。

  哔呖叭喇嘣,是放鞭炮的声响,以形象的声音指代鞭炮。做鞭炮是陈姓人祖传手工艺生产技术,是他们的谋生之道。

  陈姓开基祖陈文申,于明时从宁化石壁村迁来,定居在上南村耀湖寨。耀湖寨周边虽有不少耕地,但多为增瑞村阙姓人所有。文申初来乍到,无地可耕,好在他们有打铁和制造鞭炮手艺,尤其是做鞭炮,其生产全过程都在室内,不受风吹雨打太阳晒,男女老少都有用武之地。

  陈姓人做鞭炮,除本地外,还销往周边地区,销量大,利润高,代代相传。随着人口的繁衍,陈姓人从耀湖寨播迁到附近的凹下、湖窟里、蛟塘里、柞树下和瑶前等自然村,鞭炮生产也随之扩展。由于陈、阮两姓住地犬牙交错,互通婚配,因而又带动阮姓许多家庭也从事鞭炮生产。

  制造鞭炮的主要原料是火药。过去的火药为“土硝”。这种“土硝”威力不大,爆炸时声音既不响更不脆,不发光亮。随着科技进步,生产鞭炮的火药已由“土硝”改为“白药”。“白药”就是“氯酸钾”,将白药配以一定比例的硫磺、雄精和银粉,成为爆炸威力巨大的炸药。用这种炸药制的鞭炮,声音既响又脆,有了银粉,爆炸时会发出亮光。但这种炸药危险性大,生产场地必须远离村庄楼屋。如今的鞭炮,改变了以前用草纸、旧书报纸作卷筒外加一层红纸的做法,而是用浅红纸或深红纸作卷筒。这种鞭炮燃放后,满地红纸屑,显得喜气吉祥。现在的鞭炮种类繁多,有烟花炮和大响炮等。陈姓人为了使产品能适应消费者的需要,曾派出专人到湖南浏阳、广东肇庆和本市武平等地参观、学习生产鞭炮的新技术。

  目前,交通运输便捷,外地的鞭炮进入我县市场,陈姓的鞭炮市场被压缩了许多,但仍不失为他们生活来源的主要部分,据统计,近年来,上南村鞭炮年产值仍近百万元,全村有十分之一的群众从事这一产业,而且“卷筒子”工序延及周边的熊屋和增瑞等村。

  陈姓人制造鞭炮的历史悠久,而且几乎家家户户都会生产,所以形成了“陈屋,哔呖叭喇嘣”的俗语。

  阮屋,耙头钩刀铳

  阮屋,亦即阮姓,在上南村,人口1500多人,占全村人口近半。

  耙头、钩刀、铳,是耕田和守猎的工具。农民暴动时,这些工具成为他们的武器。阮屋,是1920年代农民闹革命的策源地。1926年夏,阮山等共产党人在上南村洋头“万源楼”成立福建省农村第一个中共党支部——永定支部,领导永定农民革命运动。

  党支部成立后,阮山在阮屋拱桥边创办“毓秀学堂”。他以学校为阵地,以办学教书作掩护,积极从事农运工作。白天,教学生白话文;晚上,教识字班,向农民宣传共产党的政治主张,以唤醒民众,组织民众,团结民众,推动革命,使广大农民青年踊跃投身革命。

  1927年,中共中央“八七”会议后,阮山、阮振鹏、阮子孚等在上南上田心公堂内秘密建立兵工厂,日夜制造梭标、大刀、单响枪等,组织农民军,在阮屋流坑岗进行军事训练。

  1928年初,大恶霸张锡堂带领狗腿子,荷枪实弹窜到上湖,绑架并强奸农家闺女。农民军得悉后,手持梭镖、大刀、鸟铳等拦截张锡堂,当场抓获狗腿子张耕养,当即处决。张锡堂逃脱,且连夜奔赴县衙告状。次日国民党县长亲率兵丁,气势汹汹来到上南,扬言农民闹事,滥杀无辜,要追究责任。农民军闻讯,一面四处张贴布告,一面召集队伍严阵以待,并派出代表向县长历数张锡堂、张耕养罪状。县长见状,慌忙逃往下湖,躲进巢穴。农民军随即追赶,吓得县长翻墙而逃,农民军将其抓获,游街示众。

  同年6月,中共永定县委在陈东湖塘小学召开全县党代表紧急会议,决定武装暴动,攻打县城,营救被捕同志,阮山被推举为暴动副总指挥。会议结束后,阮山等回到上南,召开骨干会议,布置武装暴动。29日,阮山、阮振鹏、阮子孚、阮德和、阮德周等攻打下湖保安队,打响永定暴动第一枪。永定暴动,成为福建省规模最大、历时最长、影响最深的农民暴动。

  上南村63名烈士中,阮姓烈士有42人。在土地革命战争时期,阮姓群众以耙头钩刀铳为武器,与封建势力进行了英勇斗争,这是“阮屋,耙头钩刀铳”俗语的由来。

  郑屋,糍粑糯饭粽

  郑屋,即郑姓,居住在上湖雷长形盆地北面最西端的桔树下和最东端的岩前两个自然村。桔树下属上湖行政村,人口约800人;岩前属上北行政村,人口近500人。

  糍粑糯饭粽,都是用纯糯米制作的食品。上湖雷郑姓人的糍粑、糯饭与别处没有差别,是客家地区常见的食品,而郑姓人的粽,与众不同,有其独特之处。

  粽,即粽子,是我国很普通的食品,其制法是将碱水浸透了的糯米用白叶包裹,放进锅内煮熟即成。下面简要介绍上湖雷郑姓裹粽子与众不同之处:

  一、裹粽时间与众不同。我国民间风俗习惯多在端午节裹粽,而郑姓人端午节不裹粽,却在“秋日”(即二十四气节中的“立秋”)大裹特裹。

  二、裹粽数量与众不同。端午节裹粽,一般只用几升糯米。而郑姓人在“秋日”裹粽,一般人家裹一二斗(一斗约为10公斤)糯米,大户人家或亲友多的人家多达三四斗米。所以,各家都要在立秋前一天,几乎全家上阵裹粽。

  三、所用碱水与众不同。裹粽要用少量的碱,一般是用商店销售的食用碱。而郑姓人裹粽所用的碱是自制的。立秋前,郑屋妇女早早准备,砍一些“牡荆”(客家话叫“布尖头”)晒干,再用稻秆与牡荆一起烧成灰,把这些灰放进水缸,加清水搅拌、浸泡一定时间后,滤去灰渣,再用澄清的含碱灰水浸泡糯米。用这种碱水浸泡的糯米裹的粽子,别有一番风味,碱香浓郁,色泽金黄,晶莹剔透,口感特佳,而且便于保存,不易变质,还有祛病健身之功。

  四、馈赠亲友与众不同。端午节裹粽,除请邻舍亲友尝尝或送些给至亲好友外,主要是自食的。而郑姓人立秋日裹粽则大部分是送给亲戚,而且大送特送,原因是“唯我独有”。立秋当天送粽子,郑姓人家家出发,尤其是做媳妇的,吃完早饭,穿上新衣,或夫妻同行,或携子女,带上香喷喷的粽子回娘家,不但亲戚要送,连同楼共居的人乃至左邻右舍都送上一份。

  五、用粽子敬神与众不同。郑姓人秋日裹粽,每家每户都要专裹十几个特大的羊角粽,用来敬神。秋日当天一早,泡上清茶,点上香烛,当天祭拜诸神,供桌中央摆上12个(闰年13个)大羊角粽答谢天神,祈求保佑一年四季风调雨顺,五谷丰登。

  由于郑姓与众不同的裹粽特点,故有“郑屋,糍粑糯饭粽”的俗语。
最佳浏览模式:1024x768或800x600分辨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