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目分类 出版社分类



更详细的组合查询
中国评论学术出版社 >> 文章内容

第二节 风光名胜

  永定的“小香港”——峰市街

  峰市街,原名“硿头”,位于永定西南部的汀江下游河畔,以集市贸易在双髻岽山峰下而得名“峰市”。20世纪40年代以前,这里是转口贸易重镇、闽粤“咽喉”,人称“小香港”。

  峰市街背靠险峻的双峰山,面临滔滔的汀江水,依山傍水而筑。靠山的店铺墙身都用青砖砌造,底层贴山的一面,为防山体滑坡,都用石块砌双层护坎。临江的店铺,则似吊脚楼,一律以岸为基,上砌砖柱,铺木地板,套木板墙,底层架空。整条街道分成上街、横街、三角坪、中街、九坎石、鱼湖街、拐子石面上、下街等八个部分,街形狭长,全程约六七百米,宽约2米,1938年才拓宽至4米。

  峰市“小香港”的繁荣,从以下事实可窥一斑:清雍正十二年(1734年),为便于管理,上杭县丞署移驻到峰市街的下坑,直到1915年裁撤县丞。清末民初,这里拥有7个航运码头、6家会馆、5家银行以及300多间从事转口贸易的店铺,常年从事肩运的工人不下3000人,每天从这里中转的货物不计其数。最多时街上常住人口有2万余人,流动人口三四万人。如此众多的人口,刺激了日用、食品及一些服务业的发展,一时百货、布匹、水果、酒楼、客栈、屠宰、裁缝、打铁乃至算命测字、扛轿等等百业俱兴,潮州戏班、“花会”赌场、歌楼妓院也来凑热闹。夜幕降临时,但见山上河滨,灯光万点,人声鼎沸,轻歌曼舞,弦管悠扬,一直到天亮。民国初,废厘设商捐,峰市商捐局年入15457银元,而上杭局也不过22483元;20世纪30年代初,峰市每日税收高达大洋一千余元。1936年至1940年,这里还是“峰市特种区”,由省政府直辖。

  地处边陲的峰市能成为“小香港”繁华一时,得益于它特殊的地理位置。历史上,广东潮州溯韩江、汀江而上辟有一条航道,最早只运食盐(时称“潮盐”),后来发展成食盐、木材、土纸、洋货等。汀江源出长汀,经上杭直奔峰市,然后进入广东大埔,与梅江汇合后流入韩江。峰市口到大埔石市这段,便是闻名遐迩的棉花滩,两岸石壁耸立,河道陡窄,狭小处仅10米宽,状如壶口,即使是较宽处,也满是猛石巨礁,波浪翻滚如团团棉絮,浪吼震天,素有“十里棉花滩,江水自天来”的航道禁区之称,紧扼汀江出口,船到此后无法再航行。因此,汀江上游的船只,均须在峰市起岸,所载的运往广东的货物由挑夫肩挑十里过山,再在韩江上游的埠头——大埔石市落船。而由潮汕等地溯韩江而上运往闽赣的货物,也只能在石市起岸,经肩运到峰市,再转赴各地。峰市因此成为汀江流域最大的货物转运码头。多少年来,当地流传着一首家喻户晓的民謡:“双峰秀丽欲耸天,一排街店半山悬。货船渡船如梭织,棉花险滩把船拦。” 

  新中国成立后,陆路交通迅速发展,汀江航运随之衰竭,“小香港”峰市也繁华褪尽,归于宁静。2000年,随着棉花滩水电站下闸蓄水,峰市老街被淹没在百余米深的水底下,昔日令艄公闻风丧胆的“棉花滩”,今天成了碧波万顷的龙湖。峰市街也迁到距水电站3公里处的锦西村,变成一个寻常的乡村小镇。 

  高陂桥

  高陂桥,位于永定县高陂镇和兴村,为闽西著名的古桥,原名“深渡桥”,因桥建在坡高路险、悬崖峭壁之间而得名,“高陂桥”是俗称,后沿用至今。

  高陂桥由来已久,是永定通往龙岩的要道,当年桥下有个渡口,两岸设有集市,车水马龙,热闹非凡。干隆版《永定县志》载:“两岸开墟,列肆高贾辐凑,歌楼酒馆,掩映于榕竹阴翳之间”,“成化十三年,里民吴克恭、简维时、卢宗善募资凿石拱砌。嘉靖三十七年,水废,易以木。康熙甲辰,又废,巡检郭天福仍修以石。辛巳又废,石梁尽圯,仅存两址”。干隆二十年(1755年),永定仙师乡锦丰村人、翰林院庶吉士王见川正在高陂太平里文馆讲学,见桥年久失修,便倡议重建。“里人捐资三千余金”,建成单孔石砌半圆形廊桥,主拱圈由条石干砌,其厚度仅60厘米。桥长60米,宽7.5米,高15米,设计工艺精巧,造型雄伟壮观,周围景致亦颇优雅,既是龙岩与永定之间的交通孔道,又是游览古迹。1956年拆亭,改为公路桥。

  高陂桥原有石碑,镌刻秀才苏挺秀所作《募建高陂桥序》及当年捐款架桥者姓名,其序文写道:“天有缺,炼石以补之;地有陷,搭桥以渡之。炼石者何人?女娲氏也!搭桥者何人?芳名如下”。作者一反常见八股笔调,用寥寥34字,替代了洋洋数千言,言简意赅,实是一篇难得的妙文。此外,桥上还有王见川作的一副名联:

  一道飞虹,人在青云路上;

  半轮明月,家藏丹桂宫中。

  此联构思精巧,对仗工整,将桥上桥下的景色刻划得惟妙惟肖。序文与对联相得益彰,一时成为佳话,流传至今。

  汀江

  汀江干流,自永定县内西南角入境,流经洪山、峰市,境内河长25.2千米,流域面积212平方千米,入境径流量171立方米/秒,出境径流量234立方米/秒,主要支流有永定河、黄潭河等。永定河,发源于培丰田地竹子炉和虎岗笔架山,从东北至西南贯穿全境,全长95.1千米,流经高陂、坎市、抚市、堂堡、湖雷、凤城、城郊、仙师、峰市,于芦下坝汇入汀江,流域面积1075平方千米,多年平均流量30.3立方米/秒,主要支流悠远溪、文溪、文馆溪、抚溪、堂堡溪等。历史最大洪水流量2440立方米/秒,重现期118年,发生于清咸丰三年(1853年)六月廿二日,“东关水涨至耥耙街数尺,楼店尽倒,船泊于东城口。”1958年县水文站设站以来,实测最大流量2220立方米/秒,重现期70年,发生于1966年8月17日;次大洪水流量1580立方米/秒,重现期20年,发生于1996年8月8日。金丰溪,发源于古竹乡洋竹村,流经古竹、湖坑、大溪、岐岭、下洋,从下洋镇出境流入广东省大埔县,境内流域面积668平方千米,全长57.5千米,多年平均径流量18.1立方米/秒,主要支流有高头溪、奥杳溪、南溪、陈东溪等。

  永定河

  永定河,是永定境内主要河流之一,发源于培丰田地竹子炉和虎岗笔架山,从东北至西南贯穿全境,全长95.1千米,流经高陂、坎市、抚市、堂堡、湖雷、凤城、城郊、仙师、峰市,于芦下坝汇入汀江,流域面积1075平方千米。

  龙湖

  龙湖是全国大型水利枢纽——棉花滩水电站建成后形成的大型人工湖泊,跨永定、上杭两县,距永定县城约22公里,因形似腾飞的双龙而得名。

  龙湖水域面积有64平方公里,湖水最深处有一百余米。原本湍急的汀江,在这里伸展成万顷碧波。湖面烟波浩淼,宽窄有序,宽则几十公里,平坦开阔;窄处只有一线通道,曲径通幽,蔚为壮观、神奇。湖中68个岛屿星罗棋布,聚散有致,有如一块块半浸在水中的碧玉。周边重峦叠翠,群山争雄,奇花异木,争奇斗妍。国家级森林公园王寿山就在龙湖边上。山环着水,水绕着山,山得水而活,水因山而更清。湖光山色,交相辉映,泛舟湖上,如入画中。

  龙湖风景旅游区是永定“东楼西湖”大旅游格局的重要组成部分,将依规划建成峰市水上游憩区、仙师休闲度假区、洪山緑岛动物乐园、王寿山森林度假区等景点,成为继土楼之旅的又一亮点。

  王寿山

  王寿山国家级森林公园,位于永定县城西部,是闽粤两省界山。东毗洪山乡,南邻峰市镇,西与广东梅县松源、桃尧接壤。主峰海拔1242米。 

  王寿山为花岗岩地貌,一年四季,古木葱郁,緑树如冠。半山以上保存着成片的原始热带雨林,物种丰富,其中植物266个科1986种,昆虫128个科1341种,国家级保护动物有19种。据说,20世纪五六十年代还有华南虎出没。

  王寿山山势雄奇,高出云表,风景壮观,为附近群山之冠。登主峰棋盘石鸟瞰,左右百里尽收眼底。有诗云:“上看汀州八角楼,下看潮州湘子桥;汀江飘带绕山脚,梅江滚滚向东来。”山中名胜古迹引人入胜。八景“阳持笔、冈甲湖、棋盘石、半天炉、真武殿、隆武岩、风髻石、仙人迹”,惟妙惟肖;“祥光寺”远近闻名,更有多种奇形异石,或如螳螂爬壁,或如金龟窥探……栩栩如生,让人不得不感叹大自然的鬼斧神工。有的岩石,还残留着古人游览时所作诗句。清代爱国志士、诗人丘逢甲于光绪二十一年(1895)抗日保台义举失败后,回祖籍地上杭,据传曾登临王寿山,意欲择地建营,重整旗鼓,可惜壮志未酬,只留下游“祥光寺”时的亲笔长联:“此山处闽粤之交,自成丘壑。任仙人灶冷,帝子岩寒,群峰拱揖尚依然。看残世界空花,万柄青莲,九品台高开宝座。我佛以慈悲为念,何惜津梁!幸西竺经遗,南宗砵在,末劫挽回原易事。留得英雄退步,一龛黄叶,三生石古证情禅。”土地革命战争、抗日战争、全国解放战争时期,刘安恭、刘永生、马发贤、范元辉等革命前辈,曾先后在王寿山一带从事革命活动,至今仍可看见游击队员当年所挖的炭窑和住过的地窖、地洞。

  山上有一条清澈的涧流,在山谷间跌宕成多姿多彩的瀑布群,它时而在游客前恣意倾泻,时而又只闻其声不见其踪;时而訇訇然震耳欲聋,时而又清脆如珠落玉盘,演绎着“高山流水”的古韵……

  复杂的地形使山中气候变化莫测,从而造就了王寿山独特的气象景观。烟雨时节,拾级而上,一条条白练,从山脚裹至山顶,雾绕云涌,如入仙境;晴朗晓晨,日破云涛,跃出重峦,流霞飞彩,美不胜收;夕阳西下,落霞辉映,飞鸟归巢,千山幽静,令人遐思。寒冬,山顶常雪花飞舞,银装素裹,形成了南方人难得一见的美丽雪景。

  棉花滩水电站建成后形成的龙湖,就在山脚下。站在王寿山顶朝东南方远眺,碧波荡漾,鱼跃莺飞,湖光山色,尽收眼底。

  东华山

  东华山,位于永定县城东边约30公里的抚市镇东安村,主峰高1034.8米。山上嵯峨千仞,石峰攒簇,云缭雾绕,是旅游避暑胜地。旧志有载:“当秋深乍晓,白雾弥漫,久之,山尖微露,如圆笋茁生,俄顷骤长。及阳曦上吸,又茫如海洋矣。”

  从东安登山,穿过茂密森林,越过丛生翠竹,攀登九弯十八角,仰首即可看见石碑上“第一名山”四字。传说,清干隆年间,青坑(今坎市清溪)有18位童子在东华山读书,后来全中了秀才,消息传到朝廷,干隆大加赞赏,即赐东华山为“第一名山”。继续前行,拐过一个小弯,旁边兀突一峰,中间一张平整的小石桌,四周列小方石,可坐数人,这就是“棋盘石”。再往前几米,有一块石突出于悬崖上,似石椅,便是“交椅石”。坐在石椅上,清风拂过,心旷神怡。鸟瞰山下,公路宛如白带绕山麓而过;远眺前方,群峰俯伏山腰,村落点点,呈现眼底。再往前行,就是东华山庙。据传,此庙为清干隆四年(1739)道士黄华音所建。庵内清幽舒适,神像姿态万千,石壁留有许多文人墨客的诗对。庵左有石壁罅裂数丈,斜透日光,便是“一线天”;又向左,有山穴,穴中有一石墩,敲捶似鼓声,人称“石鼓”;庵顶有“鲤鱼石”。此外,还有“鹞婆石”、“仙人凿字”、“燕子岩”等,统称“东华八景”。山顶的“天池”,旱年不涸。池上有“猴王冢”,据康熙版《永定县志》载:“每届清明,众猴揭他冢纸,环挂墓巅,百十为群,采果以祭。其或逐队嬉游,悬崖走壁。有时佛性如人,合掌听经。”

  猴儿的踪影今天已无处可觅。但山上古木参天、青藤凌空,水声潺潺,清幽古檏,一年四季慕名登山的人仍是络绎不絶。永定民间还流传有“不游东华山,枉为永定人”的说法。

  紫云山

  紫云山位于培丰镇长流村东北部。整个紫云山风景区呈“丁”字形分布,一条山路从山脚弯弯曲曲蜿蜒到紫云庵.扺达山顶后,向左右两边延伸,东边,是寨背炉林区,北边是斜内林区,它们共同组成一个美丽的风景区。而我们通常所说的紫云山,是由一个紫云庵,和通往庵堂的山路,及其三个凉亭所组成的狭隘景区。山路在山谷旁,依山赋形,树木阴翳,山谷遮蔽着古木老藤,一条溪涧常年淌着清澈的水流,落差使然,陡峭处或有小瀑布,而平缓处则成了凝碧,水声因为流量和缓急而不同.叮叮冬冬,潺潺湲湲,与涧上树丛中的鸟鸣构成了天籁声。一年四季,山峰峡谷间时常烟雾蒙蒙,雨后乍晴时,偶有彩虹呈现,将山谷云霞映成紫色,紫云山由此而得名。

  紫云山上的古刹,名为紫云庵。据考始建于清干隆四年(1739年),与抚市镇东华山东华寺同年建造,是永定县最早建立的四座古刹之一,从开寺住持算起至今已传至二十四世。该庙坐东朝西,而大门又面向南边而开,大门很是大气,红色的琉璃瓦,红色的大理石,汉白玉的雕龙柱子,门上左右两边各有一个门神把关,手持斧戟,门额上“紫云山”是镀金的大字,两边山西黑石楹上有对联:紫气涵光开玉路,云程直上步莲台。步入大门,是一个宽阔的水泥坪,雕栏、院落呈现于前,心胸顿时豁然开朗,倚栏回望,田野、山峦、溪涧、古道、村落,尽收眼底。大坪尽处有道白墙,墙上题有陈雅年的《紫云山纪游》七絶八首: (一)紫云高耸人苍穹,石级凌空气势雄。独立山巅何所忆,振衣千仞乘长风  (二)树杪亭亭刺碧空,悬崖侧畔倚青松。逥风卷雾飞面急,人在烟云第几重。(三)杯下相逢趣亦真,清泉小饮胜香茗。世情说道忘机处,更与山头卧白云。(四)山内曦明山外幽,蝉芦躁动满山秋。彩云推落天边月,万里烟波浪抛球。(五)千山秀色落峰前,无限晴光眼底开。松影婆娑摇碧落,天风飘动紫云来。(六)庵前对奔兴何浓,卧马横车慎守攻。炮隔河朝岸放,风云满局变幻中。(七)玉笛飞声八九霄,情怀万种曲中描。凄清邀落山前月,陕意弥陀暗点头。(八)短句吟成月满衣,飞鸿过后总迷离。焦琴莫起清商音,留待中郎自品题。字是张如忠书写的。其实,整个紫云山以及三个凉亭上的诗词对联,几乎都是陈雅年作的。而字也都是张如忠书写的。紫云庵古刹洋溢着红色基调,庙内字画众多,木雕精美,金碧辉煌。该庙还有不少古代文物,最为有名的是大明宣德年制黄铜香炉,精美絶伦,已经有400多年历史的经书数卷,在紫云庵内还挂着吴瑞瑄住持在光绪二十六年立的“紫云堂”牌匾紫云庵,连同周遭的梯田,大约有10000平方米。四旁,是浓密的森林。

  从山麓到紫云庵,有三个凉亭,分别是清凉亭、半山亭和乐善亭。

  清凉亭位于紫云山麓峰回路转处,亭边有峡谷、石壁,涧水从浓密的溪谷缓缓流淌,而另有一管泉水,则从石壁上泻出,四季不断。到了清凉亭,就有了置身山中的感觉。清凉亭为六角亭,有六根柱子支撑着亭盖。每根柱子上都书有对联,而对联和书法就是这个亭的文化内涵。清凉亭正面的对联是:清秀岸边花自照,凉风亭外鸟相呼。其它对联有:闻流水弹琴不息,看彩云捧日而来。幽亭尽揽山间趣,善人可观世外天。清风明月本无价,凉水遥山却有情。清泉润肺腑,凉水洗烟霞。琴临泉水弹明月,客至奇峰贺白云。

  半山亭历史悠久,早在1740年,也就是紫云庵开寺的次年,庵里的住持和长流善男信女,就在半山腰山路最陡峭的地方,修建了半山亭,亭子是泥砖砌的,承受不了岁月销蚀和风吹雨淋,自然颓塌了,塌倒后,人们在原地再重建,如是往复,从未间断,最近一次修建是在1976年。亭子修好后,培丰文人雅士相约到了半山亭,吟诗作对。当时一同登临的有陈雅年、郑昌时、简东文、简焕常、陈上洲、张如忠等,所作的对联有:半岭苍松鸣好鸟,山亭修竹伴闲云。半岭竹松摇碎影,山岩泉水奏鸣琴。半岭清幽亭阁雅,山川锺秀紫云深。半岭寻春回眸流莺涧底,山亭览胜再步玉宇云端。目前,我们只知道最后一副对联是陈雅年作的。诗歌有陈雅年的五律《题紫云半山亭》,其一:将到灵山地,游人暂歇踪。山花开冷艳,啼鸟转玲珑,树杪浮清霭,亭前挹远峰。仰观寻宝刹,疑在白云中。其二:欲上登高处,逢人说紫云。巍峨千级石,隐约半山亭。在昔崎岖险,而今步履平。临巅舒望眼,山水亦清音。郑昌时写了一首《游紫云山即景》:节近清明访紫云,风光满眼笑近人。千株古木参天立,几曲莺歌隔岸听。嫩笋支支破土出,野花簇簇漫坡生。观山赏水须尽乐,莫负韶华一寸金。简焕常先生也写了一首七律诗:紫云山上紫云峰,雾锁云封路通。登高絶顶日照烈,步入树林月朦胧。蝉声鸟噪寻芳径,蛰语虫鸣送晚风。无边佛梦谁能解,禅灯斜照影摇红。

  乐善亭在半山亭与紫云庵宝刹之间,建筑格局模式与清凉亭很是相像,只是晚盖了几年而已。乐善亭对联不多,主联是:乐水乐山小坐亭中其人似玉,善缘善果谈经石畔妙语生花。另两对是:风吹緑竹鸣清籁,云拥青松入画图。红叶万山非是醉,白云千载有余情。建造乐善亭时,陈雅年老先生已经八十九岁了,还兴致勃勃地重游故地,在紫云庵上住了一个晚上,第二天写就一首七絶《紫云山即兴》:八九登山兴尚豪,凌云殿阁鸟争高。雾里灵光开世界,他年再拟觅仙桃。写完后,诗稿交给同在紫云山的张如忠,张如忠随即把这首诗写在乐善亭上。

  上紫云山的路,原来是石头砌的,一阶阶连着,直扺紫云庵,那弯曲处,陡峭处,景致幽雅,分外迷人。20世纪90年代后,有热心人士用水泥浇筑台阶,整齐划一,蔚为壮观。

  燕子岩

  位于培丰镇孔夫村西山侧,是永定、新罗的界山,以“洞中多石燕”而得名。它以造化之奇巧,山形之妙设,岩石之磊落,洞穴之深邃,寺庙之精美而著名。

  从孔夫村向燕子岩遥望,只见壁立的岩石、层叠的山峦、苍翠的树木。身入山中,却疑入蓬莱,美不胜收。山形似狮的“狮宝岩”首先跃入眼帘;步至老洋坳,只见一座山峰有如狮象相戏,名曰“象子峰”。

  “狮宝岩”与“象子峰”对峙间有座狮宝岩庵。在庵内以杖击地,蓬蓬作响。庵后危崖壁立,可见三洞并列,各具特形。左为“仙人洞”,右为“天灯洞”,中为“龙宫洞”。“仙人洞”,相传因仙人寓居而得名,洞大且宽,洞顶平,洞中有三个锥形壁:中称“雨伞”,左为“漏盐”,右唤“出米”。传说是仙人撑着伞,用杵捣盐舂米,作为炊爨之用。

  灵岩洞庵,依山势砌石墙,叠成平台而建成。站在庵前,但见千峰万峦扑面而来。因云雾变幻莫测,飘绕山间,碑载“常有紫气出现”,迷迷蒙蒙,缥缥缈缈,似“李太白天姥之游,梦想非真境也”,故曰“灵岩洞庵”。庵之左有“仙人吊龟”,右有“象牙岭”。在“仙人吊龟”右侧庵背山上,从一片月形壁岩中伸出一怪石,泉水滴滴,有如“巨龙”拉长颈脖,口垂“龙涎”,珍珠般滴落在玉盘上,故有 “龙涎玉盘” 之称。若盛夏酷暑,掬“龙涎”入口,顷感沁人心脾,顿释暑渴之苦。“燕子深宫”为燕子岩最大最深的岩洞。岩顶苍松挺立,翠竹丛生,洞旁老松虬蟠,青藤攀缠;从洞口向山顶仰望,层层峭壁错立而起。洞中有道,道中有洞;洞中有洞,明洞暗洞,互为相连。洞顶形状不一,如啮齿,如虫蝎…… 盘旋洞内,不知上下高低,全忘来去之路。自古以来,寻踪问迹者络绎不絶,无不为景好洞奇而赞叹不已。

  南华山

  南华山位于古竹乡瑶下村,与南靖、平和接壤,是一座风景秀丽的历史名山,也是一个驰名八闽大地的佛教胜地。

  南华山风景怡人,山峦叠秀。一条石径蜿蜒而上,路边树荫蔽日,芷兰丛生。几个峰回路转,便入山腰,南华山寺映入眼前。寺庙巍峨险峻,浮云缠绕,色彩艳丽,雍容华贵。循寺庙而上,山景更似仙境,山间有“蝙蝠挂壁”“峭壁古诗”、“宝殿雄姿”、“仙塔远眺”、“清泉溢香”、“池塘鱼跃”、“竹影婆娑”、“林海听涛”、“笔峰挺秀”等景致。

  南华山风景醉人,佛缘悠长。据传,唐宋年间,有一僧人行脚至此,见此景观优美,气势非凡,宝气氤氲,山林深幽并有灵光闪烁,便凿孔架梁,依山而建大雄宝殿、弥勒佛宝殿、明星塔、九仙塔;另凿古井一处,取名“长生井”,井旁栽有许多仙桃,树下是众仙集会之所。至明清时期,南华山寺香火甚旺,盛名远扬,八方信徒慕名而来,络绎不絶,一度成为永定乃至闽西南的佛教重要联络中心,被誉为“东南第一寺”。时寺庙规模宏大,又精雕细凿,令人叹为观止。

  东福山

  东福山位于大溪乡大溪村,风景秀美。大溪翰林巫宜福《大溪八景》中“东岽松涛山上海”的“东岽”指的便是东福山,寥寥数语写出了山上林涛如海的壮美景象。山上有座胜因寺,是善男信女们的朝拜胜地。山顶的和顺村,是省港大罢工领袖何耀全的故乡。

  站在山顶上,大溪全景尽收眼底,“三条圳水倒上流”的奇特景观更是一览无遗,金丰溪、莒溪、坑头溪三条溪流在梅子潭汇合后,向北蜿蜒而去。

  胜因寺坐落在半山腰上,始建于清康熙元年(1662),已有300余年历史。寺院周围古木参天,清泉潺潺。“文化大革命”期间,该寺被毁坏,僧尼被迫下山。1980年复修。寺内僧尼发扬“一日不作,一日不食”的作风,开荒造田,在寺院周围广种果竹,美化环境,增加收入;同时,顺山势扩建观音殿、大雄宝殿、宿舍、厨房、花园等。殿内供奉各路神仙,一年四季,朝拜者络绎不絶,香火十分旺盛。

  仙湖洞

  仙湖洞,位于龙潭镇联中村西坑岩山腰。据民间传说,洞中出现过“狐仙”,因名“仙狐洞”,1987年加以开发,改名为“仙湖洞”。该洞属石灰石溶洞,洞深约1300米,洞内大洞套小洞,有10多个洞厅。最小的洞,人需匍匐而行,最大的洞则有1万多平方米,可容纳千人。洞中还有3个地下湖,大的湖面积近万平方米。洞内有石笋、石锺乳,千姿百态。有的似“鸳鸯戏水”,有的似“雄狮翘首”。尤其奇特的是,用手轻轻敲打洞壁,会发出铜钟般的声音。湖中有一支高达10余米的擎天柱,壁上有一条形同帛带的痕迹,宛如一道无水瀑布从高处直泻湖中。

  仙湖洞正在进一步开发中。

  茫荡洋

  位于县境西北的虎岗乡,是永定著名大山之一。主峰海拔1447米,与上杭交界,绵延百里,是一座湿雾层云,非晴霄秋霁不可见之茫茫大山,故名“茫荡洋”。

  山脉由中而入,顶有竹子洋、草洋、湖洋,统称“三洋”,平衍各四五里,设有水准点,为旧时军事重地之一。洋中水泽有倒生竹(也称倒插竹),本小末巨,有如倒垂,是罕见之竹类珍品。

  山之南有双峰对峙如山门,又十里牛牯扑峰,山势雄伟,端横如笏,是永定、上杭两县之天然边界。山中有棋盘石、燕子岩洞,其洞深且宽,可容几十人。另有一地势高耸且凸,如立一指挥官,传说为王母点兵之位。在此可见周围百余个小山头。

  北山关帝庙

  北山关帝庙坐落于高陂镇北山村南部水口右岸的河坝上,始建于明朝万历八年(1580),清干隆末年被洪水冲毁后,由张姓族众扩建,于嘉庆三年(1798)落成。

  该庙为土木结构,坐东南朝西北,由门厅、天井、拜亭、正殿、左右回廊和后院组成,面阔20米,进深43米,建筑面积890平方米。大门顶上持着一块四周雕有浮花并贴金箔的“关帝庙”竖木牌,石质门框前有一对石鼓。门框两边对联“一嶂青山悬义胆;双溪碧水映丹心”。大门左右两侧各设拱顶小门,门楣上方灰塑横匾分别墨书“允文”“允武”。正殿立面呈“昌”字形,三层,通高19.8米,面阔五间,抬梁式梁架,歇山顶。自外墙体外延,西北1015米、东南20米、东北10米、西南25米。

  北山关帝庙为研究我省明、清阁楼式建筑提供实物资料。2013年1月,该庙被福建省政府公布为第八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金谷寺

  金谷寺,位于金砂村,建于清干隆五年(1740年),寺前有池塘,后有青山。占地300平方米。砖木结构的庙宇建筑,由上下两厅、内外天井和两侧廊房组成。屋栋镌有燕尾和翘蛾。飞檐有花艹、飞禽等,柱及悬梁有龙凤及民间流传的“水漫金山”的故事图画。这里是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永定县党组织开展革命活动的基地。1928年6月,中共永定县委和张鼎丞在此领导了闽西最大规模的永定暴动,建立了福建第一支地方红军部队,暴动后成立了溪南区苏维埃政府,开展土地革命,是福建省最早实行土地革命的地区。1931年12月,永定县苏维埃政府迁设于此。今已辟为永定暴动陈列馆和张鼎丞纪念馆。

  凤山

  凤山,即今天的凤山公园,在永定县城。因“是山端整舒秀,中隆一脊,两翅匀拱,有翙羽腾骞之势”而得名。又称卧龙山、北门山,卧龙之名得于山势“迤逦蜿蜒,蟠若龙卧”,今人已很少用,通称北门山。

  凤山不高,但山上古树参天,松涛阵阵,空气清新,风景优美,是颇受人们欢迎的休闲活动场所。山顶有座望月楼,每天清晨,一些交谊舞发烧友都在这里跳舞健身,悠扬的音乐响彻山间。近年,县政府将凤山城市中央公园建设列为为民办实事项目之一,至2014年底已完成一期工程,新修了栈道、健身场地、广场、山顶景观平台等,成为城区市民健身休闲的好去处。
最佳浏览模式:1024x768或800x600分辨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