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目分类 出版社分类



更详细的组合查询
中国评论学术出版社 >> 文章内容

第一节 土楼的形成与发展

  伴随着中国社会历史发展进程,永定土楼的形成与发展经历了一个漫长的时期。

  永定客家先民大多是从中原地区南迁的汉族移民。东晋以降的“五胡乱华”“安史之乱”和“靖康之变”,造成中国北方地区一次次剧烈动荡,大量中原汉人背井离乡,举族南迁。这便是历史上中原汉民三次大规模南迁。

  南迁汉民中,一部分先后来到被当政者称之为“草莽之墟、险衅之地、闽之絶域”的上杭县南部。一方面,依照先到为“主”后到为“客”的顺序,他们占有土地等生产资料和其他自然资源,形成对土地和自然资源的再分配。这引起了当地土著畲民和其他先住民的不满,主客之间经常发生摩擦。另一方面,封建王朝腐败,封建统治者层层剥削压迫,再加上社会动乱,县境内群盗四起,流窜抢劫,使得客家先民既要防御自然灾害、山林野兽的侵袭,又要与先住民进行生存竞争,还要抗击盗匪的劫掠、朝廷的压迫,其处境之窘迫可想而知。长期颠沛流离的生活中,客家先民饱尝战乱、流离之苦,于是他们舍弃了原来木构架的房屋,建造既能栖身又可防御的居所。当时设在湖雷下堡的上杭场署(后迁到秇梓堡,即今高陂北山)的土堡、军寨等建筑形制,给客家先民以极大的启发。而当地随处可见的生土和木材,为他们建造这样的居所提供了条件。勤劳智慧的永定客家先民就地取材,运用古代中原夯土版筑技术,仿照用于防卫的土城土堡的模式,夯筑土墙,建筑土堡、土围,建起具有防御性能的楼堡,并在居住过程中,根据需要不断改进。他们根据夯筑木构架房屋和土堡围护结构的经验,从夯筑土墙方面下功夫寻求解决的办法:选用山上田间随处可见的黄黏土,并作一些必要的加工,使之适宜于版筑;同时,改进版筑技术和工艺,如夯筑时埋入长竹片或杉树枝以增强墙体拉力,增强扺御风雨和防震的功能;准确测定土墙厚度与高度的最佳比例。经过长时间的实践,最终形成以版筑土墙为主体承重结构的建筑格局。这便是永定客家土楼的雏形。

  早期的土楼多为方形,四周封闭等高,中间一般设有天井,土墙没有石基,外墙一二层不开窗。其中以版筑土墙为主体结构,是生土建筑发展史上出现的具有划时代意义的创举,是生土建筑史上的一场革命。特别是可作承重结构、架构结构和围护结构的版筑高墙的出现,使永定出现一批高大的楼堡,至今仍有迹可循的,是建于南宋时期的高头乡高北村承启楼后山的金山圆寨(今仅存遗址),建于宋末元初的湖雷下寨馥馨楼,建于元大德年间(1297-1307年)的湖坑奥杳日应楼,建于元末的高头高东振兴楼,建于明永乐年间(1403—1424)的湖坑洪坑崇裕楼,建于明弘治年间(1488—1505)的湖坑洪坑南昌楼,建于明正德年间(1506—1521)的古竹大旧德楼,建于明嘉靖早年的高头高东华封楼、永固楼等。

  明成化十四年(1478),永定建县,这不仅提高了永定的政治地位,也为永定经济、文化的发展创造有利条件,客家人崇文重教之风因此得以盛行,一时“文风檏茂,甲第巍科得为数郡之冠”(《永定县志》民国版)。清代,条丝烟业兴起,永定烟草种植和加工业迅速发展,永定条丝烟以其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和先进的栽培、加工技术而风靡全国各地乃至海外,更为土楼的建造提供坚实的物质基础。事业的兴旺,人口的发展,人们对住宅的要求更高、更加迫切。正是在这样的政治、经济和文化背景下。县内居民大兴土木,大量建造土楼,土楼建造进入鼎盛时期。随着土楼建造数量的激增,建筑技艺日臻成熟,人们对住居要求日高,永定客家土楼由粗放而精细,由简陋而精致,功能也日趋完善,并经历从无石基到有石基,由方至圆再到方圆及各种变异形状幷存。至此,方形、圆形、府第式、混合式等造型的土楼异彩纷呈,各领风骚。现存规模较大的土楼,如湖坑南溪衍香楼、洪坑奎聚楼,高陂富岭裕隆楼、上洋遗经楼,抚市新民永隆昌楼、永豪楼等,都是在这一时期建造的。

  其中,土楼从无石基到有石基,还有一个过渡期,其间或为半石基(即石基不露出地面)土墙,或沿墙根加罩1米高的石裙遮护。如高东的永固楼石砌墙基在地面以下,俗称“暗脚”;奥杳的日应楼没有石基,但墙脚部位罩着石裙。

  此外,从17世纪到19世纪的200年间,永定还涌现了不少声名远播的方楼、五凤楼等土楼杰作,如古竹的五实楼(建于清康熙、雍正年间),坎市的燕诒楼(建于清雍正年间)、业兴楼(建于清干隆初年),湖坑的奎聚楼(建于1834年)、福裕楼(建于1880年),高陂的裕隆楼(建于1828年)、遗经楼(建于1821年),抚市的永豪楼(建于1831年)、永隆昌楼群(建于清咸丰、同治年间),峰市的华萼楼(建于1886年)等。

  民国以后,土楼续有发展。其时,永定子弟负笈到通都大邑求学,甚至出洋留学,还有不少人迫于生计到东南亚一带谋生。他们在事业有成之后,大胆吸收和借鉴西洋建筑的技术与风格,回乡所建的土楼更是别具一格,成为中西合璧的精品,著名的圆楼——湖坑振成楼(建于1912年)就是其中的杰作。此外,下洋的德辉楼(建于1937年)、永康楼(建于1938年)等,亦各有千秋,颇具特色。

  20世纪上半叶,战乱频仍,永定许多村庄和土楼毁于兵燹。新中国成立后,这些被毁的村庄、楼房按照民办公助的原则,由政府支持重建。其他地区的居民也先后新建几千座大小不一的土楼。至70年代,学校、机关单位及各集镇街道建造的房屋,仍然普遍采用生土夯墙的土木结构模式。

  20世纪80年代中期开始,一方面,由于人们经济收入大幅提高、新型建材进入建筑领域;另一方面,社会安定,人们发生了观念变化,日渐倾向于单门独户居住。加上土楼有易受洪水侵袭的缺点,土木等传统建材逐渐被钢筋、水泥等现代建材所替代,土楼逐渐退出民居建筑领域。

  但由于闭塞的环境,经济相对落后,以及客家人对祖产的敬重,客观上保护了这一份遗产。至21世纪初,永定土楼共有2万多座,其中圆楼362座,遍布全县24个乡镇。所存土楼特别是规模较大、形式独特的土楼,已经受到政府及民间的广泛关注和保护。2008年7月,以永定土楼为主打的福建土楼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録后,土楼更是得到了国际社会、各级政府和人民群众的保护。
最佳浏览模式:1024x768或800x600分辨率